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百千万年之经典演绎

火烧 2010-10-13 00:00:00 网友时评 1031
文章通过三峡大坝防洪能力新闻标题变化,揭示洪水量级夸大现象,结合黑色幽默分析,探讨中国媒体对极端天气预测的态度与争议。

百千万之经典演绎

    2010年主汛期,我国东、西、南、北“四面水歌”;2010年国庆假期,号称“国际旅游岛”的海南变成“洲级雨游岛”......今年的洪水何其多何其大?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了。有趣的是,锈浪摘录了一组有关“三峡大坝防洪能力”的新闻稿标题,如下:

  2003年6月1日,新华社稿件,标题为《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

  2007年5月8日,新华社稿件,标题为《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2008年10月21日,新华网稿件,标题为《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10年7月20日,央视网发稿,标题为《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内文称“勿把希望全寄托在大坝上”。

  雷人吧?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在逐年递减,先是“抵挡万年一遇洪水”,后来“可防千年一遇洪水”,然后“抵御百年一遇洪水”,最后“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大坝上”......

    更雷的是,此组新闻报道的时间跨度才区区8年!按这个速度推算,再过8年,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恐怕只能“应付零星小雨”了。

    无独有偶,同样是对洪水的量级定位,从1998年的“百年一遇”到2010年的“千年一遇”,仅仅12年的时间,中国的精英学者和主流媒体携手跨越了N个世纪。

    锈浪不懂天文地理,也不懂气象水文,但这并不妨碍俺欣赏幽默----哪怕这个幽默是黑色的。

   囿于水平,我只能这样说:要么是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恶化或已经恶化,导致了洪水泛滥;要么就是故意夸大洪水量级,来遮掩一些东西。

 

另:最新消息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针对近日外国学者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可能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的消息,中国气象局12日表示,人类目前还不具备预测“千年一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仅基于“拉尼娜”事件及全球变暖的气候大背景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科学依据很不充分。

【锈浪按】

1.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影响力之大,连老外也开始盗版“某年一遇”之说。

2.建议将中国气象局领导调任外交部发言人,理由就一点:敢说!


 

我的更多文章:
  • (2009-06-08 12:42:49)
  • (2010-04-04 12:47:59)
  • (2010-04-21 20:30:19)
  • (2010-05-21 10:52:27)
  • (2010-08-29 13:10:49)
  • (2010-09-18 14:16:58)
  • (2010-09-20 14:51:40)
  • (2010-09-26 18:05:32)
  • (2010-09-23 18:33:17)
  • (2010-10-03 13:49:44)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