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发改委的解释难以令人置信  发改委的解释难以令人置信

火烧 2010-08-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质疑发改委对油价高于美国的解释,指出国情差异、进口依赖及税收政策等因素,认为其理由不充分,强调普通民众消费实际并不高。

 

发改委的解释难以令人置信

   

关于中国的汽油零售价高于美国,一段时间以来民众有很多质疑。负责定价的发改委迟迟不做解答。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是他们所作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  

一.国家发改委表示:“我国油价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国情客观上要求中国的成品油不能像美国一样实行低税负和低价格的政策。”

   

请问什么国情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美国人均收入远远高于我们,换句话说即使美国的汽油价格与我们相同,他们每个人在这方面的负担占他们的收入比重也只有我们的八分之一左右。即使这样他们还在那里嗷嗷叫呢!  

另一个不同是美国政府向消费者征收的汽油税每升比我们低近两元人民币。而我们高出来的两元各种名目的税收,正是2009年以后加出来的。说穿了,就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左手花的钱右手又从老百姓手里拿了回去。说起来,美国财政要比我们困难得多(今年有高达上万亿美元的赤字),即使这样美国政府也没有向老百姓的这个环节开刀。

   

  

二.国家发改委还说:“2008年我国石油净进口2亿吨左右,占全部石油消费量的51.3%,而且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还在逐年升。”

   

这段话想告诉我们,由于进口比例高,成本就高,价格就会高。这个观点听起来是有些道理的。但是美国的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远远高于我们,按这个道理理美国的石油成本会更高。  

据统计,美国的石油年消费量大约为9.5亿吨到10亿吨,占世界25%,是中国消费量的2.5倍(我国约3.5-4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到10%左右)。  

美国进口约6亿吨,我国大约进口1.7亿吨左右(*我们进口2亿吨中包含了是为了增加石油储备追加的3000万吨左右,不应计入我们的正常年消费量,发改委给出的上面数字是不准确的),美国的年进口量至少是我们的三倍。美国的进口量约占全部消耗的64%,远远高于我们的50%。按照发改委的理论美国的汽油成本应远远高于我国。

   

  

三.发改委给出的第三个理由是“需要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尽早引导石油合理消费,通过适当合理的价格,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

   

这段话讲得很清楚,价格高于美国是为了让持车人合理消费,避免浪费。试问:除了用公款报销的官僚们和国有垄断企业那些收入成百万、上千万还用公车的大员们,普通市民没事儿浪费汽油玩儿的到底有多少?北京为例,每天在外面跑10几个小时的6、7万出租司机可能是用油量最大的一群人,你问问他们有钱乱烧么?真有点无稽之谈。  

发改委为了支撑需要用高价抑制消耗这个观点,还特意举了一个例子:“我国大排量车有增无减”。  

今年以来所有的新闻都在讲我国小排量车卖得最火,大排量车销售在下降,怎么到这里就又变了呢?  

退一步,我们假设发改委这位发言人的说法成立,那凭什么让大家为少数持有大排量车的人买单呢?  

显然这个说法是牵强的。

   

  

  

我这里倒有两个汽油涨价的理由。  

第一,国家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通过涨价和提高税收让老百姓“多做贡献”。直说就完了,何必绕那么大圈子还编一大堆理由。  

  

第二,我国由一批官僚领导的垄断石油企业,管理水平差,经营水平低,运营成本远远高于美国,他们离开价格垄断没别的本事赚钱,涨价是他们生存和发财的唯一手段。

   

  

奇怪的是,我国的人工费用和综合折旧都远远低于美国,而且进口石油的比例也远远低于美国,怎么成本就那么高呢?钱都花到哪而去了?  

  

相关文章

  •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
  • 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 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 美联储才是祸首
  • 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
  • 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 ——“通胀治策”论坛精要
  • 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
  • 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 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
  • 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
  • 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