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通胀预期:是谁在忽悠民众
管理通胀预期:是谁在忽悠民众
管理通胀预期是这次两会热议的一个话题。中国目前还用得着管理这种通胀预期吗?
笔者在三个月之前就撰文指出通货膨胀将在在2010年第一季度末出现。这个预测已经基本上得到了应验。几天前凤凰网的要闻栏目就发布了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报告的要义是“PPI指数即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5.4%”。PPI与CPI双双转“正”,至于部分大、中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因素根本就没有计入进去。这不是通货膨胀还能是什么?
可笑的是,我们的两会代表还在热议这种通胀预期的管理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在忽悠自己的民众。通货膨胀已经发生了,还需要管理这种通胀预期吗?
看一看,我们的两会代表是怎样忽悠自己的民众的?
据2010年3月14日新华网报道,在这次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就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疑虑。对此,xxx答道“我曾经讲过,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处理好经济发展、调整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方才我说我们可以走出一条光明的路,但是这是很难实现的,而且必须实现。”在这个答记者问中,显然在认为中国目前根本不存在通货膨胀,只存在市场上的通胀预期问题。因为如果通货膨胀已经存在,那么再谈通胀预期的管理问题显然就是一个伪命题了。
在接下来的新闻发布和记者提问中,有个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问道:“我想问一个有关中国货币政策的问题。现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中国经济迅速实现企稳回升,中国的通货膨胀也在上涨,几乎已达到了你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定下的今年通胀保持在3%的水平目标……”对于这个记者提到的“通货膨胀也在上涨”的问题,xxx既没有回应也没有否认。不否认中国的通货膨胀也在上涨,实际上就是间接地承认它的存在。既然通货膨胀都出现了,再谈它的预期管理还有什么意义!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应是管理什么通胀预期,而是控制已经出现的通货膨胀了。
通货膨胀实际上有着一种加剧收入分配不公的潜在作用。既然也清楚通货膨胀、收入分配不公、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那么就更不能用“管理通胀预期”之类的清议忽悠自己的民众了。如果老是这样忽悠,这三大引发社会动荡的隐患一旦同时迸发出来,社会如何维稳,政权如何巩固,就真成了心腹之患。
2010年3月14日 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
相关文章
-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
- 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 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 美联储才是祸首
- 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
- 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 ——“通胀治策”论坛精要
- 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
- 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 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
- 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
- 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