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环球时报社论:美打压中国企业应受到报复

火烧 2011-02-20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指出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华为等中国企业,要求其撤销收购,引发中国反制。强调美国对中资企业设置不公平障碍,中国将采取报复性措施,以商业规则应对政治打压,维护自身利益。
美国国会要求中国华为公司撤销对美公司的收购,理由与商业规则无关,而是为了美国“国家安全”。华为拒绝撤销,现在决定权被递到了奥巴马手中。如果收购最终被搅黄,中国不应罢休。我们有必要对美国公司在华收购进行报复性限制。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压制中国公司已不是第一次,从阻止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开始,美国给其他国家限制中资公司收购做了很坏的榜样。不仅中国国有企业的“国有”身份被当成拒绝的理由,连华为(民企)董事长任正非20年前曾在中国军队服役也被当成美国安全的隐患。奇怪的是,美国只对中国国有银行购买美国国债敞开供应。


  按照美国的安全标准,不知有多少美国公司对中国构成了“威胁”。美国很多在华经营企业都有军工合同。中国的大部分电脑都装着英特尔芯片,如果说这是电脑商在缺少国产芯片情况下的被迫选择,那么微软的视窗系统在十几年前完全有被中国操作系统替代的可能。至今互联网的根服务器都在美国,如果患得患失,中国人还睡得着觉吗?


  中国的软饮料市场、化妆品市场、快餐市场,美国企业都长驱直入,中国只在2009年少有地否决了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但那是对市场垄断的拒绝。中国从未有一家公司在美国占有过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庞大市场份额。


  美国国力远强于中国,它的国家安全系数比中国不知高出多少倍,但还贪得无厌。美国国会似乎要把全世界的安全资源全部垄断到美国,让世界各国的利益都变成美国安全机器上的螺丝钉。


  当然,华为收购能给美国的安全捅出个洞,美国的反对者未必真这么想。在很多情况下,“国家安全”只是限制中国公司在美国正当发展的借口,在商业规则导致中国公司收购水到渠成时,通过政治斗争强行修改商业程序,将中国公司在美竞争的各种优势归零,不仅简单,而且美国人总能把坏事干得像做“好事”。


  华为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拿到了大量订单,它是让一些欧美企业感到竞争压力的中国高科技公司。美国国会的决定涉嫌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竞争设置不公平障碍,与中国对美资企业提供的种种优厚待遇严重不对称。


  华为正在就美国国会的禁令提起申诉,中国商务部大概也会为中国企业的遭遇进行抗辩。但对美国国会光讲道理是不管用的,中国大概还得用那些美国人听得懂的语言,促他们认真考虑改变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做法。


  中国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针对美国的报复性措施,如果华为等中国企业在美国受到打压,就必须有美国企业付出相应代价。美国人讲商业规则,我们就以商业规则还礼;美国人搞政治小动作,我们就用同样的手段还以颜色。唯如此,美国人今后才会在意中国人脸上的表情。


  中国民营企业向外走,符合中国全体人民的利益,运用各种力量保护它们在境外受到公平对待,是纳税人对中国政府的期待之一。

相关新闻:华为迫于美国政府压力 放弃收购美国三叶系统公司资产

环球网记者朱盈库报道,据英国路透社2月19日报道,中国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表示,该公司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将放弃收购美国三叶系统(3Leaf)公司。


  华为公司周六称,“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然而,我们已经决定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建议,撤销收购三叶系统公司特殊资产的申请。”华为方面还表示,“将继续保持在美国进行长期投资。这起交易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受到的关注不是我们想要的。相反,我们的目的是走完所有的程序,披露所有关于华为公司(此次收购)的事实。”


  与其4天前的立场相比,这个声明是华为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态度大转弯。华为此前表示不会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建议,自愿地放弃去年5月提出的以200万美元收购三叶系统公司专利的交易。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负责审查外国在美国投资的国家安全风险。

报道认为,此举是中国企业全球扩张和一些国家政府所持怀疑态度之间戏剧性冲突的最新变化。一些国家政府担心,允许中国企业进入会使其受到日益强大的中国的攻击。


  这个事件是华为在向美扩张的长期努力中的最新插曲。2008年,在受到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阻拦之后,华为就曾放弃了对美国主要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厂商3Com的收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