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的典型至今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毛泽东时代的典型曾经有很长一个时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尤其是70年代后的年轻人,对于毛泽东时代的典型人物、事迹是模糊的,甚至是毫无印象的,这怪不得他们,一是他们没有经历过,无法在脑海中形成感性的认识,二是在以丑化毛泽东时代为荣的改革时代,他们可以获得毛泽东时代正确信息的渠道大都被堵塞了。毛泽东时代的典型,在经历过无限风光后,大都被人为地打压了下去,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销声匿迹了。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大凡有生命力的东西,先进的东西,不是外力所能够压制地住的,愈挫愈勇,愈压愈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些年来,毛泽东时代的典型,又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他们不是以落后的形象出现的,而是仍旧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依旧带给人们的是惊羡。山西昔阳的大寨村,当年的铁姑娘郭凤莲,在经历过多年的沉寂后,把一个富裕、详和、文明、崭新的大寨带到了世人的面前;河南临颖的南街村,毛泽东时代就是个典型村,难能可贵的是,在小农经济盛行的时代,他们却唱着东方红,喊着集体的号子,为自己争取到了“红色亿元村”的桂冠;河北晋州的周家庄,当有人为人民公社的解散而庆功欢呼的时候,他们却坚定地维护着人民公社的旗帜,一直坚持到今天,以成功的典范给了那些仇视人民公社制度的顽固分子一记响亮的耳光。毛泽东时代的典型,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承受的压力绝非一般,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然而这些典型却顽强地挺了过来,他们以自己的独立特行向这个世界证明着一个道理:毛泽东时代的典型是经得住时代考验的,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高举毛泽东集体主义的大旗,就会取得令人仰慕的成就。反观毛泽东时代的落后典型小岗村,守着千亩耕地却吃不上饭,他们怎么能够开启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呢?漫漫30载,尽管小岗村得到了百般呵护,可就是难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实践证明,落后的就是落后的,再怎么包装扶持也不会变得先进起来。
河南南街村这个红色典型在2008年曾经遭到了某些媒体、网络的围攻谩骂丑化,这是毛泽东时代的典型在今天这个社会随时都可能面临的挑战。当南街村在围攻中依然挺立的时候,当各种谣言不攻自破的时候,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毛泽东时代的典型有多么强大,而那些企图扼杀这些典型的人,却只不过是撼树的蚍蜉。
我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多少年毛泽东时代的人,今年已是不惑之年,我对毛泽东时代的典型耳闻的多,感受的少,渐渐地对那些典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他们的信息。前些天从《凤凰网》看到了鲁豫对当年知青典型侯隽的采访,我被那个60多岁的老人深深的感染了,她的人格魄力让我对当年的知青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这就是毛泽东时代的典型啊,这就是知青时代的主流啊。侯隽说她一直没有放弃当年的梦想,她一直在为当年的梦想而忙碌着,要建一个知青村,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二十一世纪,毛泽东时代的典型注定会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企图扼杀这些典型兴起的势力都会是徒劳的,毛泽东曾预言,二十一世纪中国将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会让毛泽东时代的典型如雨后春笋般再次成长起来,势不可挡。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