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地产无需调控需要改变制度

火烧 2010-04-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当前地产调控政策效果不佳,需从制度层面改革。提出一套房制度、集资建房、租赁房政策等建议,强调只有变革制度才能解决房地产深层次问题。

           新的地产调控政策正在如火如荼的执行,效果如何尚无定论,但在很多开发商眼里必定仍是“空调”,大胆预测两年之后必将暴涨。纵观政府若干年来的调控政策,效果如何暂且不论,有种政府“自抽耳光”的感觉,因为没有一次调控政策真正发挥过作用,有的政策甚至是重申上次的政策。反而倒是出台的刺激政策使地产犹如吃了猛药,猛的甚至几乎找不到发泄对象,于是政府又不忍看着地产猛的难受,赶紧给点药降低一下它的热度。

   现在很多人估计和以往的调控政策出台一样,没有报什么希望,反而是地产商又看到了美好的未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抗。政府每次出台调控政策无论是其有真实调控意愿还是在百姓面前做做样子,注定不能发挥作用,因为房地产病的太严重了,维持它的只能使用激素,没有可医之药。之所以说它病的严重,是因为这个制度设计本来就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在不合理不科学的制度下成长起来的房地产注定是不健康的,无论给它吃什么药也不会起作用,因此,如果政府真为百姓的住房问题着想,只能从变革制度下手。

   提一点思路:

   1、实行全国范围内的一套房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每个家庭(夫妻及未成年子女)只能享有一套住房的权利,如因缔结婚姻等原因家庭有了两套住房,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出售一套,如没有人购买,由政府按照建筑成本价减去折旧后收购,作为政府的租赁房源(已经有多套房屋的适用此种方式)。如果找不到买家又不愿意出售给政府的,政府可以征收高额的物业税,如果用于出租,租金不得以高于政府指导价。    

   2、允许单位或居民集资建房。特别是大型企业、事业、机关或入驻科技园区、规划商务区的单位允许其在单位附近或集中集资建房。

   3、引导民间资本建造租赁房。此种租赁住房主要建在科技园区、规划商务区、大型批发市场、商贸市场,租户主要面向在园区、市场工作的人员(包括进城务工人员),政府确定指导租金水平,甚至给予补贴。(参照一个家庭一套住房原则,包括政府提供廉租房在内的租赁住房也实行一套房制度)

   4、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如果采取以上措施,

   1、解决百姓住房问题,节约土地资源;

   2、不会出现炒房族;

   2、永远不会产生房地产泡沫;

   3、根治大城市里的交通拥堵;特别是在北京等大城市里,一定不要再采取现有住房供应模式,否则交通拥堵是死结。

   4、集资建房照样拉动钢材、水泥等上游企业发展,不影响整体经济发展;

   5、打击开发商利用金融杠杆投机,不敢再说房价永远上涨。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