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幼稚的CNN们

火烧 2008-05-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37
文章批评CNN对唐山地震的幼稚评价,指出其缺乏历史认知,同时强调中国媒体在抗震中的积极作用和形成的抗震精神。

  国难当头,大家心系灾区,本不想写什么东西,可是眼下的一些情况禁不住又使人动起笔来。首先还是因为外国媒体。

  前不久,当藏独疯狂捣乱并破坏奥运火炬传递时,西方主流媒体几乎是众口一词指责中国,什么专制、不民主、侵犯人权之类;而当前又来个大逆转,对中国救灾行动赞赏有嘉。短短数月,由友邦惊诧到友邦亲爱,一夜变天,幅度之大、之快,历史罕见。原因何在呢?是自身良心发现了?是一夜之间“理性”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正义谴责而幡然悔悟了?还是“误解”消除、“普世价值”起作用了?这些还是等灾后讨论吧,当前抗震第一,赞美总比诽谤好。

  但是,杂音还是有的。比如,据说CNN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总要说什么当年中国唐山地震封锁消息[“……blocked the news a long time as secret even though the death toll reached 300,000……”,翻译过来是“……甚至当死亡人数到达三十万时,仍将(唐山地震)这个消息作为一个秘密封锁了很长时间……”],近年来,西方主流媒体基本就是这个调子。一些中国鹦鹉也跟着洋人做秀,指责三十年前的唐山抗震。

  笔者认为这些CNN们对唐山抗震做出这样的评价比较幼稚可笑,按时间推断,当年唐山地震时,他们要么还是小孩子,不谙人事,要么那时根本没到过中国,只有人云亦云,跟着说瞎话;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世界上CNN还没有成立,他们对中国那段历史的知识几乎等于零。

  事实上,当年国内人民就及时从报纸及广播中得知了唐山地震的消息,我本人现在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年从报纸上读到此消息的情景,以后报道越来越多。当年围绕唐山救援、重建等繁重工作,中国媒体做了大量有益并且极有效的工作,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导向。那时媒体舆论对抗震中出现的社会主义大力协作,人民团结友爱克服震灾等等优秀事迹积极加以报道,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许多报道已扎根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影响至今。比如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这些都是当年唐山抗震时的响亮口号,形成了脍炙人口抗震精神,它就是经当年国内媒体的大力宣传而广为流传的,这些抗震精神今天仍在发挥重要的作用。翻翻当年的《参考消息》,中国老百姓在地震期间表现出的组织纪律性,表现出的无私相助的精神风貌,令那些外国记者佩服不已。(笔者现在仍记得一位共同社记者发出的赞叹)

  再说,当年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资讯技术条件,电视、电话等工具不像现在这样普及,不像现在这样可以即时转播各种消息,有些细节方面的消息来得慢一点是理所当然。

  还有,1976年时,全球冷战仍在进行,“推翻共产主义国家”一直是西方体系国家的公开政策,这一点是当今人们评价往事时必须要考虑的,因而当时有的消息发出就要考虑国家所处的具体情况,并不能以当今的信息公开化为标准来衡量三十年前的情况,特别是那时毛主席病重,邓小平搞右倾翻案(时已遭批判下台),造成一些干部群众思想相对混乱,因此,有的消息发布时要考虑社会影响,进行一些管理,有些数据则要发布晚一些,这也完全有情可原。

  那么,当年对外国媒体采访的范围与权限进行一定的规定与限制,有什么西方主流媒体对此发表过什么报怨或指责吗?起码他们不敢公开叫嚣。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已不是八国联军时代,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没有他们指手画脚的份,这一点当年西方媒体是拎得清的。就那时的国际形势来说,也容不得西方媒体们像当今这样处处对别人评头品足。那时期,美国在入侵越南的战争中碰得灰头土脸,不得不从越南撤军,进行“深刻反思”(这个结果在后来的《现代启示录》《野战排》中也得到体现),美国处于战略收缩阶段,保守的“尼克松主义”代表了当时的思潮;反观中国,那时虽然有挫折,但文化大革命仍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毛主席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与尼克松主义同时期诞生,一个进取,一个保守,形成巨大的反差,中国以及文化大革命在世界基本是正面形象的,完全不是后来总设计师定义的“十年浩劫”。在这种形势下,哪轮得上类似CNN之流那样对着中国颐指气使呢!

  其实,不论是唐山抗震还是这次四川抗震,中国人民都一如既往众志成城。这一点,并不因为当代中国对西方媒体开放而存在,或不开放而不存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基于这个基础,我们的政府,我们的解放军,我们的民众,在大灾大难面前历来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困难。这些本质精神与外国媒体毫无关联。这点,幼稚的CNN们是不懂的。

  我认为,惯于对他人做道德裁判的CNN们(以及那几只鹦鹉)倒是需要继续好生反省——为什么“做人不能CNN”会成为今年的流行语;也希望CNN们(以及那些鹦鹉们)多多学习历史,继续有所长进,使他们自己“不要太CNN”。
  http://junxuewang.blog.sohu.com/

相关文章

  • 怀念毛泽东时代(五)----汶川大地震后的反思
  • 《瞭望》:地震群测群防重新得到肯定
  • 身上的伤口早已治愈,良知的伤口仍在流血
  • 成都网友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周年座谈
  • 点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
  • 忽然之间,天昏地暗--“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 我所经历的两次地震
  • 田文林:汶川地震对中华民族的三点启示
  • 胡锦涛指挥抗震救灾—真本事,不做秀
  • 中国震,震惊世界殊
  • 李世辉:“地震不可预测论”错在哪里?
  • 拿什么来总结这次抗击大地震的精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