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贾大爷不假,真数据不真

火烧 2022-06-25 00:00:00 社会民生 1025
贾大爷看到人均住房面积数据后,发现自家住房并不算差,却得知儿子因烂尾房和租房问题陷入困境,引发对住房现状的思考。

  贾大爷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在上海打拼多年,小儿子博士毕业后留在郑州。

  这天,贾大爷看见一条新闻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41平方米。

  抬头瞧了瞧自家70平的小破旧,贾大爷莫名有点儿骄傲。

  他老伴儿去得早,两个儿子虽然都不在自己身边,却都懂事孝顺上进,生活安定,事业顺遂。

  一个人住免不了有点寂寞,但好歹生活有盼头——好日子还在后面儿呢。

  吃完饭,几个老街坊坐在一起聊天。

  隔壁老王掏出手机:

  “现在年轻人真不容易,你们看,上海一个两室两厅的房子,里面竟然住22个人。”

  贾大爷伸头过去,好奇地看着手机上播放的视频。

  不大的房间里,摆满了高低架子床,天花板如丛林般密密麻麻晾晒着衣服,地板上几个拖线板纠缠在一起,上面插满了电风扇、电水壶、手机充电器等插头。

  衣服上的水滴下来,再倾斜一点就会滴到插板上。

  贾大爷啧啧叹着:“哎呀,这万一发生短路引起火灾,可不得了。”

  突然,他的心里咯噔一下——

  视频里那个坐在下铺的小伙子,怎么那么像自家老大呢?

  正准备给老大打个电话问问情况,老二的电话却先一步打了进来。

  一接通,第一句话就是:“爸,能不能再借点钱,要还房贷,还要交房租,实在扛不住了。”

  贾大爷心里又是一咯噔:

  “咋了这是,你新买的精装房不是年初就交了吗,怎么还要交房租?”

  老二叹了口气。

  原来,之前郑州为了留住高质量人才,出台了包括购房补贴、发放生活津贴在内的系列补贴政策。

  在综合考量的这些因素之后,老二找父亲借了一笔钱,选择在郑州安家落户。

  谁成想,补贴是享受了,最后却买到了烂尾房。

  现在房子已停工大半年,自己一边租着房,每个月贷款还要继续还着。

  听完这一切,贾大爷心急如焚,却也只能安慰儿子不要着急,房子没了就没了,大不了再回来住。

  老二幽幽地说:

  “我现在想回也回不去,因为去银保监反映烂尾房的事儿,我健康码也转红了,好像是说跟什么银行储户有关系。”

  挂断电话,贾大爷顿生挫败,深深感到自己拖了国家的后腿。

  两个儿子到现在没一个有房的。

  自家房子不过70平,70除以3,人均才23,再算上公摊,可能也就十几平。

  他颓唐地打开电视,看到久未现身的马爸爸一身白衣,手持高尔夫球杆,悠闲地出现在西班牙某度假海岛。

  海岸边,静静停泊着他价值13亿人民币的超级豪华游艇。

  贾大爷怔怔地想,这游艇肯定不止41平吧?超过平均数了呢。

  叹口气,换了个台,又看到主播一脸兴奋地播报着:来自中国江苏的33岁神秘女富豪,买下地中海顶级豪宅。

  总面积4公顷,一次性支付8000万欧元,既不分期付款,也未采用任何常规避税手段。

  仅这一笔交易,意大利撒丁岛地方政府就可以收几百万欧元(数千万人民币)的税。

  疫情折磨下,经济低迷了这么久,突然喜从天降,意大利人简直嗨翻了。

  但是贾大爷却激动不起来。

  他忽然明白了,他们一家有房或者没房,对数据报告都没有影响。

  总会有人匀给他的。

  想必大家看出来了,贾大爷是假大爷,故事也纯属虚构。

  但引用的数据是真的。

  统计局的专家们公布数据,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1平方米,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

  这些数据既然被费心费力地计算出来,我相信它肯定还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但由于脱离实际,对老百姓来说,它们就是一堆无意义的数字,或者更像一则笑话、一个谎言。

  就好比姚明身高2.26米,我的身高1.62米,两个数字相加再除以二,好家伙,我的人均身高也到1.94米了——

  这不鬼扯么?鼓励大家都当鸵鸟?或者当代阿Q?

  所以,真的想拜托这些统计学砖家们:

  以后这种数据,就没必要公布出来了,拿去给上面看看就好。

  如果非要公布,建议刨去尚未还清的房贷面积、公摊面积、农村荒废房面积、富豪闲置房面积......最后给个中位数出来。

  再实际一点,统计下人均房贷和人均烂尾楼面积,以及人均买到烂尾楼还不得不继续还贷的面积。

  有那功夫写些花团锦簇歌舞升平的文章,整些虚头巴脑歌功颂德的数据。

  不如多研究研究,如何让人民的41平真实地耸立在土地上,而非躺在虚无缥缈的数据库里。

  画出的大饼吃不饱肚子,别把人民当傻子。

  一件实事,比1000个漂亮数据都来得鼓舞人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