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俊:在麻栗坡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发言
尊敬的霍连军队长、鲁战勋区队长、亲爱的同学和战友们、默默奉献的军嫂们、亲爱的王强老弟、尊敬的朱孝悯老弟:
今天我们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聚会,隆重纪念我们参加对越老山自卫还击作战40周年,深切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纪念我们亲爱的同学、战友王伟烈士。
40年前临战训练期间,我和王伟、王书军三人在大连陆军学院海滨游泳场路边散步时,我曾经说,不要因为我们参战对未来有过多的奢望,比如立功受奖、提职晋级。如果牺牲了人们会悼念一下,但不会永远记得你。我们只需要用三年的学习训练在实战中检验自己、锻炼自己,为未来保家卫国积聚能力和力量。不幸的是,王伟牺牲了,王书军身负重伤。
40年前的9月18日,王伟烈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用英勇的战斗精神把自己的热血撒在了南疆,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祖国。40年前,我们曾经在这里集会深切地悼念和告别他,也告别为国捐躯的英烈们。
40年前的海滨散步,我说对了,我们的确没有躺在卫国参战的功劳簿上,我们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也说错了。40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惦记王伟,无法忘记王伟。我们二队的同学只要碰面、聚会必然都要想起王伟、怀念王伟。我们参战学员队的同学更是常常想念这里,想来看望王伟。
2014年11月2日,我们第一次以大连陆军学院赴滇作战学员队集体的名义在这里聚会,看望和纪念王伟和先烈们。这是我们30年的首次相聚。2019年,参战35年,队长霍连军、政治教导员宗可正带领参战学员队第二次在这里聚会。今年是参战40年,我们第三次在这里聚会。
40年里,我们作为参战集体来了三次。我们还有参战的、没有参战的同学个人前来看望过王伟。但我们还是来得太迟、太少。40年里,更多的是以朱孝悯为代表的麻栗坡人民、烈士陵园的全体工作人员为我们默默地守候着他。40年里,更有无数关心这场战争的--我们素不相识的人们,无数次来到这里,纪念王伟及英烈们。我们感谢他们,他们不仅在战斗中给我们无私的支援,而且在战后替我们陪伴着王伟,陪伴着先烈们。这让我们无法不对他们感恩戴德。
这是一个令我们刻骨铭心的地方。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们曾经在这里战斗,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实践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实践了军人保家卫国的誓言。
我们今天纪念王伟,纪念英烈们。我们没有眼泪,没有哀伤。王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英雄。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王伟的英雄行为正是我们战斗青春的见证。
在这里我还要和王伟说,王伟,队长、教导员已经70多岁了,鲁战勋区队长和我们也已经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年龄和身体的原因,咱们参战学员队以后来看望你的人和次数可能越来越少了。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你,祖国和人民不会你。国家将永远在这里供奉你们。因为你们是这个国家、民族的英雄。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一点精神,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缺少血性的军人。台湾还没有解放,祖国还没有统一。我们周围仍然是外敌环伺,不断对我挑衅。没有理想主义信念的军人,没有钢铁意志的军队,祖国靠什么守卫,和平靠什么实现?我们纪念王伟,就是要让他的勇于牺牲和大无畏精神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留给我们的子孙,奔腾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保卫着伟大的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王伟烈士永垂不朽!
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为我们伟大民族奉献出自己生命和热血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