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毛泽东85年前在一个县城搞调查,他当时最想了解啥?

火烧 2018-12-05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毛泽东在江西寻乌县进行深入调查,首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通过实地了解城市商业状况,指导红军正确处理地主与资本家区别,体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与实践意义。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句话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提出来的,很多人恐怕未必清楚。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上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过多地调研,五月份在浙江调研时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调研,在实践中深化规律性认识,努力在调研中吃透情况、把准脉搏,在调研中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穿越历史,提起调查研究就不得不提江西省寻乌县这样一个地方。85年前,也就是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做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调查,并且在这里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85年后的今天,我们开始追寻,这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调查?

背景:红军不明白地主和资本家的区别 结果出问题

  1930年4月10号,红四军打下江西信丰城以后,不明白农村的地主和城市中的资本家的区别,把信丰县城的十几家商号全部没收。但这样做的结果是给城市的贫民生活带来不便,出现了买不到东西的现象,引发不满。

    这一次经历,让毛泽东开始反思,后来他在《寻乌调查》中写道,“这不就是由于不了解城市是什么东西才弄成这种现象吗?对于商业的内幕始终是门外汉的人,要决定对待商业资产阶级和争取城市贫民群众的策略,即是非错不可的。”

  江西赣州市委党史办副主任胡日旺说:“应该用什么的政策来指导规范红四军,如何正确处理细分城市资产阶级和农村地主之间的区别。既有利革命的发展壮大,又不至于引起一般贫民群众的不满,所以他迫切需要进行一次有关城市商业状况的调查。”

细节:让参加调查的人坐上席 虚心向大家请教

  .

  1930年5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江西会昌到达寻乌。寻乌位于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交界之地,是商品流通的主要集散地。在毛泽东看来,了解了这个县的情况,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于是,趁着部队到附近各县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的时机,他开始着手调查寻乌城的商业。

  今天在寻乌老城区的马蹄岗,有一处不同寻常的建筑--寻乌调查纪念馆。85年前,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前委书记的毛泽东,就是在这里连续开了十多天的调查会。有个细节值得一提,那就是在调查的时候,他把参加调查的人当朋友,甚至奉为座上宾。寻乌调查纪念馆副馆长冯扬说:他往往坐在下席,把这些参加调查的人当作朋友,让他们坐在上席,客家人的习俗是把尊敬的人放在上席。主席当时坐在下席,把自己没有弄清楚的、没有把握的东西全部一一地梳理出来,虚心地向大家请教,直到找到答案为止。

目的:了解土地问题 力争为革命赢得更多农民的支持

  ..

  寻乌调查到底都查了些什么?有什么样的结论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指出,到寻乌调查,毛泽东开始重点了解商业问题。《寻乌调查》对于寻乌城里的主要商品货物是如何往来流通的,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载。而且寻乌调查报告还做得非常细,细到妇女的首饰,都有记载。寻乌调查还详细调查了当时寻乌的阶级、土地状况。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卢洁指出,毛泽东的调查是从详细占有材料开始,然后把一个地方搞透,把一个麻雀解剖开,了解到底。

  专家表示,寻乌调查通过分析旧有土地关系,了解到了各阶级和阶层的政治态度和力量对比,目的就是要搞清楚中国革命到底要依靠谁、团结谁、打倒谁。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说,毛泽东做寻乌调查,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地问题。比如说富农,对富农的政策,在当年是一个很突出、很尖锐的问题。怎样在争取富农对革命理解支持的情况下,确定土地政策,力争得到最大多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这就是寻乌调查的重要目的之一。

价值:最成功最典型的调查 对革命的胜利有意义

  寻乌调查对于革命胜利和后来的执政都有重要意义。谢春涛认为,毛泽东做过很多调查,最成功、最值得称道、最典型的莫过于寻乌调查。无论从革命指导的意义上,还是从科学研究的意义上,这都是一个范本,一个范例。

  不仅如此,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上,有一件珍贵的石印本,它就是毛泽东1930年5月在寻乌写下的另一篇著作《调查工作》,后来改了一个题目叫《反对本本主义》。正是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说,没有寻乌调查,很难写出《反对本本主义》,这是他认识的一个升华,一个飞跃。在这篇5000多字的文章中,它提到了后来被总结为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么明确的思想,此前都没有。

现实意义:实现中国梦 建成小康社会 也要走调查唯实之路

  寻乌调查穿越时空,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八十多年后,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在从这一场伟大的调查中汲取精神营养。2011年1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讲话时谈到了寻乌调查。他说,“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卢洁表示,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就是从调查研究开始的。解决中国的问题,要从了解中国的国情开始。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要走这样一条唯实的道路。

预告

  5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江西寻乌第一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那么,当年的寻乌调查到底是如何展开的?毛泽东为什么会在寻乌提出这样的论断呢?明天请您继续关注新闻频道七一特别节目《重返寻乌调查》。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宣明栋 主编/张竣

  编辑/王兴栋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个道理历久弥新,但说易行难,为真正的调查、实事求是的作风点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