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厅级别墅群”权力不干净,曝光如浮云(2则﹞

火烧 2011-04-0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厅级别墅群因超标严重被曝光,但处理拖延,内部分赃,反映权力腐败与政府失职。违规建筑未被处理,引发公众不满,凸显权力不受制约的问题。

“厅级别墅群”权力不干净,曝光如浮云
新华网 2011年04月04日 09:23:51  来源: 红网  
鈥溙侗鹗衡澣Σ桓删唬毓馊绺≡
鈥溙侗鹗衡澣Σ桓删唬毓馊绺≡

  2008年7月,河南信阳市“厅级别墅群”被曝光,此后一直无人居住。时隔两年多,官方对别墅的处理结果仍无定论。知情人透露,别墅已经分下去,房主多为副厅级或厅级干部。但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状况,未给出解释。(4月3日《中国新闻网》)

  据媒体此前报道,信阳市这些“别墅群”属违规建筑,并涉嫌侵吞国有资产。据河南《厅以上领导干部住房问题的通知》,厅级干部的住房面积为120平方米;而据记者调查,这些“厅级别墅”的面积均为583平方米,是“厅级”干部住房标准的近5倍!可见其超标之严重,权力自肥的本性昭然若揭。

  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引起人神共愤的违规建筑,在被媒体曝光后的两年中,不但没有得到处理,反而一直逍遥至今,并被内部“分赃”。不过,公众也不必惊诧,类似的事件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多有所见。譬如,前段时间媒体就报道,成都市政府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曾承诺将拍卖当年新建成的政府大楼给震灾区,但在随后的两年时间内,不但未能兑现承诺,反而悄悄入驻。

  事实上,从信阳官方当年对被曝光的“别墅群”的反应来看,如今这种“未处理”的结果,自然顺理成章。据报道,当年“厅级别墅”遭媒体曝光后,的确是“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注”。但请注意,“关注”并非等于“解决”,很多时候仅仅是“观望”而已。比如,当年记者向信阳市有关部门进行反馈,得到的答复是“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目前不便表态”。而到如今,“厅级别墅”仍处于“正在处理状态”,官方对此事依然讳莫如深,三缄其口。这怎能不让公众失望!

  对违规别墅的处理,原本并不复杂,正如有人称,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拍卖。如此直接而简单的方法,当地政府却未采纳,而对公众大打太极,念拖字诀。说到底,其根源在于权力者并不打算处理这些由特权而产生的“福利”。当权力自身并不干净时,媒体的曝光只能是浮云。只要低调处理一段时间,喜新厌旧的舆论总会将其忘掉的。只要避过舆论风头,权力便依然在其小王国内逍遥自在。这大约是所有不受制约的权力集体行动的逻辑。在这种背景下,你要问权力者从“正在处理”,到“已经处理”要多长时间,很多时候,也许就是一个“天问”。

  这正是这一事件中让人忧虑的地方。当上级监管部门失语,甚至与下级沆瀣一气,结成利益同盟,而舆论监督原本有限的威力也显得捉襟见肘,徒唤奈何时,公众还会相信谁?面对引起民愤的违规建筑,当地政府这种拖拖拉拉、躲躲闪闪的姿态,不仅是对民意的背叛,而且也是对其公信力的自我蚕食。“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一个丧失了民众信任的政府,还能走多远呢![苗蛮子]

    “厅级别墅群”曝光2年后咋仍未处理

    别墅群曝光2年后仍没有处理,只能说明人家不想处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这种不处理其实也是一种“处理”,一个“拖”字决,时间足以冲淡一切。

    "厅级别墅群"岂成无言的结局?

    时光飞逝,气派壮观的“厅级别墅群”已然略显旧痕,由此引发的轰动效应也成过眼云烟。然而,别墅的命运却如同相声里讽刺的“另一只靴子”,迟迟没有落下,令公众倍感纠结。

    建议“厅级别墅群”由省委省政府查处

    到底谁才是“厅级别墅群”的始作俑者?事件背后到底存在多少猫腻?媒体曝光后迟迟不作处理,算不算失职失责?甚至有没有人故意为其提供“地方保护”?这些都必须给老百姓和全社会一个交代。

 
 
建议“厅级别墅群”由省委省政府查处

 

新华网 2011年04月04日 09:14:55  来源: 红网 

  2008年7月份,被河南信阳市民称为“厅级别墅群”的政和花园曝光后,一时间舆论哗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那么,这群别墅将何去何从?时隔两年后的今天,对这群别墅的处理结果却迟迟没有定论,面对记者的采访,当地政府缄口不言。当地政府对“厅级别墅群”处理结果不知还要拖多久?相信不会是一个无言的结局。(4月3日《中国新闻网》)

  曝光已超两年,“厅级别墅群”却至今未曾受到处理。奇怪吗?一点也不。提起“厅级别墅群”,当地尽人皆知,而且都说是信阳市委市政府的家属楼;另有知情人透露,目前这些别墅已经分下去了,房子的主人“多为副厅级或厅级干部”。在一个小小的地级市,谁都知道“副厅级或厅级干部”意味着什么——那简直是“大佬中的大佬”啊。面对如此“顶级大佬”,当地谁敢处理?谁能处理?!惟一的可能,只能是某些“大佬”良心发现,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处理”自己。而这种可能性又有多大呢?如果有这种觉悟,当初就不会搞这劳什子“厅级别墅群”了!

  其实,对“厅级别墅群”来说,不处理何尝不也是一种有“智慧”的“处理”方式呢。这是典型的“拖”字诀——先避避风头,等风头一过,别墅该是谁的还是谁的,领导们就能悄悄搬进去“快乐地生活”了。如果没有媒体和群众继续关注最好,即使有个别“好事者”非要讨个说法,也完全可以拿出“打太极”和“踢皮球”的高超功夫一推了之。事实证明,某些部门和某些人确实是这样做的:为破解“厅级别墅群”悬而未决原因,记者到信阳市政府办采访,其工作人表示不清楚其中的情况;随后,记者和信阳市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该工作人员说,房子是在羊山区建着,应该去羊山区采访;可是羊山区的工作人员面对记者也没有给予解释。问谁都说不知道,你还能有啥脾气?

  “厅级别墅群”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政府和官员的形象,其背后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更为严重的问题。而曝光两年得不到任何处理,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巨大伤害。到底谁才是“厅级别墅群”的始作俑者?事件背后到底存在多少猫腻?媒体曝光后迟迟不作处理,算不算失职失责?甚至有没有人故意为其提供“地方保护”?这些都必须给老百姓和全社会一个交代。或许,在“厅级别墅群”事件的调查和处理上,当地的“相关部门”是指望不上了。我建议,河南省委省政府应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调查组严肃查处此事,不能任由“厅级别墅群”和某些歪风邪气继续招摇——这不仅是维护群众利益和尊重民意的需要,更是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救赎。(乔志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