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防外交

解放军报评论:真正的军人连发梢都应是硝烟味

火烧 2013-03-01 00:00:00 国防外交 1025
文章强调军人应具备强烈的备战意识和忧患意识,用实战标准要求日常训练,摒弃和平积习,确保随时能战。

  毛主席说:“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对于这一点不能有任何的误解和动摇。”凡胜利之师,总是绷紧两根神经:一为警惕,二为备战。所谓“有备无患”“宁可千日无战,不可一日不备”,强化的是忧患意识,提升的是备战质量。真正的军人,连发梢都应该是硝烟味。

  眼中无敌情,心中无忧患,乃兵家大忌。二战前夕,法国国内没有丝毫备战的气氛。面对德国的突然进攻,法国措手不及。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打仗观念的淡漠、忧患意识的淡化,往往比武器装备的落后更可怕、更危险。

  用打仗的心态抓工作、抓训练、抓准备,实际上就是用战时牵引平时,用战时标准要求平时建设。如果只满足于平时看着好看、管着好管、用着好用,就可能导致方便了平时,贻误了战时。心中有了打仗这把尺子,就可以分清哪些工作是与战斗力无关的,哪些做法是与打仗要求相悖的,从而使工作思路与实战需求更对接,演训标准与实战标准更贴近。

  用不打仗的心态抓打仗的准备是假准备,用不打仗的心态抓平时的训练是假训练。比如,有的急功近利、哗众取宠,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有的自我迁就、自降标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甚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坚决摒弃这种看问题的“和平眼光”、干工作的“和平标准”,未来战场就要付出惨痛代价。

  能打胜仗,是部队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广大官兵只有不断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让每根头发都充满硝烟味,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相关文章

  • 黄尔文:谁将中国引向战争?
  • 解放军报头条:准备打仗,先向“和平积习”开刀
  • 论古代兵学中军人核心价值观及其意蕴
  • 华盛顿广场前的补偿金大屠杀
  • 边防军人
  • 美削减国防预算并非简单的加减法
  • 印度霸占藏南疯狂备战
  • 美国谋求网络空间的霸权指向
  • 抗美救国•转型备战推荐书目
  • 同胞被杀,我们怎能忍气吞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