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谈官就是官,商就是商!

火烧 2008-08-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批评官商不分扰乱市场规律,指出孟晓苏言论不切实际,房价问题需理性看待。同时讽刺官商勾结、学术腐败现象,呼吁明确职责,维护市场公平。

读“孟晓苏:什么价格都能降只房价降不得老百姓没房的只占2%!”有感  

   

前一段时间,闲来无事。偶逛商场,信马观花之际突然发现一物,名曰:“多功能刮胡刀”。心中大喜,念及虬髯日长,无以应对,此物来得正是时候。不但可以剃须,又可以当电吹风,一物两用,两全其美,当即欣欣然购下。不想,回家通电一试,非但胡子未能清理干净不说,电吹风居然好似烙铁,烫的在下鬼哭神嚎,试了几次,终于灰心,只好打入冷宫,列入另册。痛定思痛,方才明白一物自有一物的用处。如一物可兼数物之功,古人何必又说:欲善工其事,必先利其器呢?  

其实天下之事可笑者又何止是一把“多功能刮胡刀”呢?近日凤凰网上居然登出这样一遍文章,名曰《孟晓苏官商学于一身与李克强同学师从厉以宁》,再看看此文的副标题赫然为“孟晓苏:什么价格都能降只房价降不得老百姓没房的只占2%!”我不禁哑然失笑。须知孟晓苏据称是“从国务院领导人秘书到国务院直属局负责人,从党政官员到企业家,成为220多个城市中430多家房地产企业的领军人物,为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为推动房地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而呕心沥血,屡屡建功立业。同时他还师从厉以宁,毕业时厉以宁把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三位学生的硕士论文整理成一本书,定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厉以宁写的后记题目是《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转自该文)这里笔者不想探讨改革的趋势是不是不可阻挡,我关注的是一个堂堂博士到底明不明白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到底由谁说了算!!  

而当我听到孟晓苏:什么价格都能降只房价降不得老百姓没房的只占2%!”这句话时,我终于明白,厉以宁教出来的学生大脑中居然没有经济规律!古人云:钱如流水,价似浮云。世上岂有只涨不跌的价格?更可笑的是就在孟晓苏大言不惭时,南起广州深圳,东到上海南京,二手房中介纷纷倒闭,开发商如临大敌。就连往日牛气冲天的任志强都失去了三分神气。试问,大势如此,你孟晓苏无视事实,这不是在争着眼睛说瞎话吗?在我看来,中国的市场经济之所以很多时候不反映市场规律,就是因为在市场中有很多官不官,商不商,学者不学者的人上下其手,扰乱规律。即得利益者不但控制了相当数量的经济部门,还妄图垄断市场话语权利。最好的例子,就是这个国家贪腐不穷的股市和证监会本身!  

俗话说得好,在商言商。可是现在呢,很多时候是在官言商,在商言官,在官言学,在学言商!结果是就像鄙人的那把“多功能刮胡刀”,看似牛比烘烘,其实不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就是真正用起来,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已。更可畏者,现在的官商勾结,学术腐败愈演愈烈,长此以往,国家恐怕难有清正廉明之官,奉公守法之贾,修身治学之士。反观国外法治国家,官商分明,各有回避。无形之中就少了很多关系的瓜葛,人情的攀附。我们常说要“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前提就是要各明职分,各有所司。但现在社会上的种种,又岂不每每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  

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但对于那些眼中只有钞票,官位,名誉的人来说,这难道不是对牛弹琴吗?虽然“多功能刮胡刀”在下可以弃置不用,束之高阁。但要清理社会上这些官界、商界、学界的“三栖明星”们,又该是谁的责任呢?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