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中美关系的三个“5”(二)

火烧 2010-08-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本文聚焦中美关系,提出海域防护、陆基突破、远交近攻的外交对策。分析如何应对美国合围,重点探讨与邻国关系策略,强调突破西南方向,对越南和印度采取攻势,以实现战略优势。

第一篇中阐述了中美关系的本质以及美国对中国实施的战略包围,本篇继续分析中国应有的外交对策方略。

上一篇讲述过美国对中国的合围战略包括了东南面的海上封锁以及西南面的陆上封锁。

笔者认为中国目前最佳的对策方略可以称作:海域防护,陆基突破,远交近攻

所谓合围者,除了美国自身军队力量部署在阿富汗,以及各国的军事基地外,主要是依靠其同盟国在中国周边形成包围圈。但是美国在远东的同盟国不同其在西方的同盟形式。这些国家很多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宗教文化,习俗等都有很大的差别。与美国同盟只是为了得到更多利益,或者是忌惮中国的迅速崛起对其造成的心理形式威胁。

而利益驱使的同盟关系是最松散的同盟关系,有奶便是娘,当真的发生大事故,充其量不过是袖手旁观,两不得罪。也正是这种千载不变的思维方式,早在战国时代秦国的伟大战略家范睢就提出了著名的国家战略方案:“远交近攻”,最终帮助秦国瓦解了由苏秦提出的六国合纵策略。

首先的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分别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老挝,越南,问题是“交”与“攻”,和谁“交”,对谁“攻”?

交也有不同的交法:

1. 知交:知交的对象是与中国有着传统友谊的国家,需要防备的指数最低的国家,包括巴基斯坦,朝鲜,缅甸,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不丹这些与中国接壤但不会对中国构成威胁的国家,也包括伊朗,古巴,委内瑞拉等这些传统的反美国家,以及非洲的一些关系良好的国家。

2. 财交:就是用钱财可以稳定住的国家,从亚洲,非洲到美洲会有很多选择。

3. 暗交:某些国家不敢明里得罪美国,但是暗地里还是可以说话的,也要说好。

所谓交,并一定是成为同盟,只要他们不会联合起来成为中国的敌对方就行了。

而攻,对谁攻呢?选择的攻击目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能够直接突破美国的合围计划,

2. 能够得到实质的地域优势利益,

3. 能够对美国及其合围同盟发挥足够的震慑性效果,

在与中国接壤的14个国家中,东南方向是海域,而中国海军看似更适合作为战略防御部队,就算中国的航母建成,但是要组成多兵种熟练配合的航母战斗群则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

那么突破的方向就只能考虑西南方向了,这个方向与中国有利益冲突的主要有越南和印度,而且这两个国家也属于合围国家之一,同时考虑到陆基作战和历史上交手的优势,中国解放军在这方面应该把握性更加大。

越南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其狭长的海岸线正面对中国南海,因此是美国重点拉拢的合围国家之一,最近美国的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就是在南海的越南海域巡航。

印度与中国有传统的领土纠纷,而最近印度疯狂增加军备,又大规模在中印边境增兵,极富挑战意味。

笔者觉得中国应该把首“攻”的对象锁定印度,一方面印度是金砖四国之一,在经济上与中国是竞争对手,同时也与中国争夺在南亚区域的话语权。而军事上,今年印度积极与美国和俄罗斯合作,购买,开发新技术和武器装备。所有这些,实际上都是为了应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对其的威胁,竞逐地区霸权的准备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老美频频向印度示好,甚至开展核技术的合作计划。

在中国与印度接壤的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左有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右边是喜马拉雅山脉和尼泊尔,中国占有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而且自青藏铁路建成开通后,中印边境解放军的后勤补给问题也迎刃而解。

这场设想中的中印战争相信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问题,中国的目标应该主要有四个方面:

1. 打通从中印边境到印度洋阿拉伯海的陆上通道,与巴基斯坦相互呼应,形成战略互补通道,一方面保障中国能源的陆上运输线,另一方面在印度洋建立出海口,彻底瓦解老美所谓的海上封锁线。

2. 印度购买了部分美国的先进武器装备,中国可以趁机夺取一部分进行研究,对于自身武器的自主开发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3. 彻底解决中印边境几十年的领土纠纷,夺取麦克马洪线以南本应归属中国的领土。

4. 保护和争取在印度国内经营的中国商家企业的利益。

因此,可以说打赢这场仗,不但可以彻底压倒印度这个地区竞争对手,夺回失去的领土,更对那些跟在老美屁股后面对中国进行战略合围的国家具有震慑作用。这便是“远交近攻”策略的第一步,如果考虑中国长远的国家安全,这场仗的确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美国不可能任由中国实现如此重要的战略目标,这也是为什么他宁愿撤出在伊拉克的驻军,但同时要增兵阿富汗,而阿富汗就像一根铁钉,钉在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的三角腹地。但是依靠其在阿富汗的驻军以及巴基斯坦的军事基地,他并没有足够力量对中国形成实质威胁。而刚刚提到的“交”,便是由俄罗斯,巴基斯坦和伊朗对老美形成牵制作用,甚至塔利班也是可以“交”的对象。

如果老美调动其他区域的部队,一个是时间问题,二是介入的方式,他都需要考虑。

能够将印度拿下的话,区内的国家战略形势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对中国的合围态势被彻底瓦解,中国可以藉此一战确立在南亚和东南亚的领袖地位,东盟将会向中国靠拢,上合组织将会发生质变,从一个小规模的反恐联盟逐渐演变成地区性的安全协作组织,将会有更多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加入组织,逐步发挥更大的协同作用。

这样的有利的区域环境可以让中国全力准备下一个目标:越南。此时只要软硬兼施,把越南金兰湾军事基地拿下,那么就可以直接把南海的控制权真正的,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马耀邦:深度剖析美中关系的现实--美中峰会是谁的胜利
  • 大道国学:地球将是谁的私家庄园
  • 让导弹飞(2)——东亚货币的战国时代(一)
  •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 美国在东亚向谁挥舞“大棒”
  • 苏杜:中国醉了——“没有人能包围中国”像煞醉话
  • 文锋:“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从毛主席光辉实践能学到什么
  • 美国挑动东亚战火的阴谋与结局
  • “货币战争”会在东亚重演吗?—不能小觑“朝韩热战”影响中国
  • 萧规曹随、一贯政策与应有之义--切莫混淆美中关系的敌对本质
  • 忠言:各方东亚博弈中国或成最大输家
  • 美国,快了?带路, 快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