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美国为何要结束伊拉克军事行动

火烧 2010-08-1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美国结束伊拉克战争,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引发中美关系调整。文章分析撤军影响、未来军事目标及伊朗问题,探讨美国在中东的持续影响力与战略意图。
美国的战略重心正加快转移到亚太地区,结束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重要指标

  中美关系正在进入新一轮的调整和摩擦的阶段,美韩军演和南海主权的争议只是表面的热点,因此,双方都必须回应一个问题:为何奥巴马总统在去年首次访华时提出中美共治的主 张,到了今夏,双方竟然从人民币的币值争议、贸易争端,升级到海上军事力量的对峙?包括对于天安舰风波的危机处理,双方是否对对方的战略企图有误读?   国际社会必须看到,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正在加快,结束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美国总统奥巴马承诺,8月底结束长达7年多的伊拉克军事行动,未来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将转变为“外交主导”。全球舆论都认为,奥巴马履行竞选承诺,按计划撤出伊拉克,是要营造守信用的政客形象,遏制下挫的民意支持度,争取国会中期选举胜选。虽然奥巴马强调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有进展”、“很成功”,但是,美军在伊拉克中止军事行动,就是以婉转的方式承认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失败,仗打不下去了,打下去也打不赢。

  当然,世界不要误解,好像美国就此把伊拉克利益全数拱手相让。奥巴马在8月底将9万美国军队送回家之后,美国仍然维持5万军队在伊拉克,训练当地军事警察力量,协助反恐事宜,保护美军军事设施和平民安全,换句话说,美国仍然要竭尽全力,支撑美国在伊拉克的影响力。这当然会给伊拉克的政治和解、国际社会参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带来消极而又复杂的因素。

  关键中的关键是,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后,其下一个军事战略的目标到底何在?

  自二战以来,美国从没有停止过寻找或者确定军事行动的目标。从战后历史来看,美国民主党政府在发动战争的决心上,比共和党更加铁腕。奥巴马高调坚持美国将打赢在阿富汗的战争就是一例。当然,他能否如愿把伊拉克的失败转化成阿富汗的胜利,或者,阿富汗是否会成为他的“伊拉克”,这些都还在未定之数。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伊拉克的军事失败,是美国的耻辱,也让奥巴马承受军方强硬派的压力。要缓解这方面的压力,奥巴马肯定会有所作为,除了强化阿富汗军事行动之外,还有两个热点值得关注:

  一个当然是伊朗问题。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向媒体公开透露,美国确实制定了攻击伊朗的计划,只是目前仍然会以外交手段为主。美国攻击伊朗的可能性非常大,首先因为伊朗一旦拥有攻击性核武,将改变中东的军事力量平衡,并威胁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同时攻打伊朗也是出于维护美元霸权统治大宗商品结算的需要;第二,美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犹太集团,而以色列遭遇威胁,犹太集团将游说美国发动攻击;第三,攻击伊朗,不会采用领土占领模式,而且以色列可以代为完成攻击,不会发生伊拉克战争那样的泥沼困境,美军伤亡也会相当有限。

  观察攻击伊朗何时发生的一个点,就是以色列不同寻常地缓解对巴勒斯坦的敌意,那就是减少敌对面,转移攻击目标的前奏。

  另外一个点就是在中国沿海区域的炫耀武力,形成围堵中国海上崛起的联盟之网。美国不会与中国发生战争,但却可以通过升高区域紧张的氛围,收获战略利益。因为这个区域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秩序重组的关键,美国全球战略利益的重心正转移到此地,扩大中国军事崛起的威胁,有利于美国在这个地区寻找盟友,建立军事同盟,继而争取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最明显的就是,遏制朝鲜缅甸扩张核武,鼓励台湾坚持不统,争取东盟较少依赖中国。

相关文章

  • 马耀邦:深度剖析美中关系的现实--美中峰会是谁的胜利
  • 大道国学:地球将是谁的私家庄园
  • 让导弹飞(2)——东亚货币的战国时代(一)
  •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 美国在东亚向谁挥舞“大棒”
  • 苏杜:中国醉了——“没有人能包围中国”像煞醉话
  • 文锋:“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从毛主席光辉实践能学到什么
  • 美国挑动东亚战火的阴谋与结局
  • “货币战争”会在东亚重演吗?—不能小觑“朝韩热战”影响中国
  • 萧规曹随、一贯政策与应有之义--切莫混淆美中关系的敌对本质
  • 忠言:各方东亚博弈中国或成最大输家
  • 美国,快了?带路, 快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