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六月三日关于绵阳市安县安昌镇帐篷学校的报告

火烧 2008-06-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绵阳市安县安昌镇因地震导致学校危楼,部队建立帐篷学校,教学条件艰苦,师资短缺,物资匮乏,子弟兵积极支援教育,展现无私奉献精神。

关于绵阳市安昌镇帐篷学校的报告

陈三省

六月三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在安昌镇刚建立的帐篷学校。镇上的楼房很大一部分成为危楼,这其中学校的教学楼也都成了危楼了,小孩子们放了羊。帐篷学校就是这样情况下而成立的。

帐篷学校是由济南军区机械装甲师某连建立的。起因是连队驻地离当地定居点很近, 很多小孩子在闲逛。有次两个小朋友拿着书本来问问题,连指导员辅导了这两位小朋友。第二天是十几个小孩,第三天到了八十多个。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决定办一个帐篷学校。

帐篷学校一开始在选在一个垃圾场上。通过一天一夜的奋战,终于平整了一块空地出来。学校主要是三年级到八年级(即是初二),一个帐篷里是一个年级。条件比较艰苦,现条件是三个孩子一起看一本书。因为地震时大家急忙地往外撤退,课本都留在教室里。

现在正是夏天炎热的时候,孩子们都挤在帐篷里(里面的最高气温达到四十度)。但大家的兴致都很高涨,教的很认真,学的也很认真。这里要提一下这些师资的问题。当地的小学没上课。有一部分老师因家里受灾的回家帮忙了,有一部分的是没什么大事,还留在学校的。

我们一行四人去了安昌镇小学,看到那一些老师无所事事地坐在那里。和他们聊天中知道他们在等新规划的学校。问他们是否知道帐篷学校,他们也表示知道。

在安昌镇小学出来,我们才到的部队组织的办的帐篷学校。一位排长跟我们说:那些老师早上来过,说好下午来带孩子。但快到五点了,还是没见人来。现在主要在带学生的是连指导员,有一些文化水平的士兵,还有一些志愿者。

帐篷学校基本属于物资非常缺乏。尤其是书本。

还有一个情况是部队的精神娱乐也很少。地震发生后,连队一接命令就出发了。除了带上的自己的生活用品,就什么也没带了。前天才送来一份报纸。因为等不及看了,战士们把报纸撕成一张张巴掌的的“豆腐块”,分开阅览。

我们和指导员一商量,决定建两个图书室。一个为这个帐篷学校建立的,一个是为我们的子弟兵建立的。这次事件中我们的部队也牺牲很大,甚至有为了老乡的三块腊肉而白白失去了三个年轻士兵的性命。这次我是好好地认识了我们的子弟兵。

所谓的人民教师正在闲呆着,而我们的部队一刻都没有停过。大家想象一下刚刚放下了救人的铁铲,立即拿上教小孩的书本。

向我们的子弟兵致敬:你们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相关文章

  • 我对四川灾区重建的“资金使用合理性”不抱信心
  • 反对“北川23亿地震博物馆”的五点理由
  • 汶川地震百日祭
  • 地震亲历,朴素的事实,朴素的英雄——灾区归来谈感受(14)
  • 地震前一天,猪从奶奶的头上飞过去—灾区归来谈感受(11)
  • 反官僚主义与“文化大革命”
  • 卢周来:“重建”一个没有开发商的世界?
  •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地震保险普及率世界第一
  • 曹建海:我曾试图阻遏开发商介入汶川灾后重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