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鹏云:也谈如何对待毛泽东遗产问题——评杨继绳在日本应庆大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也谈如何对待毛泽东遗产问题
也谈如何对待毛泽东遗产问题
——评杨继绳在日本应庆大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倪鹏云
2月4日,科学网上聂广老师转载一篇杨继绳在日本应庆大学《毛泽东主义:半个世纪以后的视角》的研讨会上的发言,题目为:文革后中国怎样对待毛泽东的“遗产”。杨继绳发言中涉及有关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时代的许多重要认识与观点,也涉及新中国建国66年以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基本认识,我对有关问题也谈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是濒临崩溃还是飞速发展?
杨继绳对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与人民生活做了一团添黑的描述,如:
“中国的农村一贫如洗。不仅农民家中一无所有,连村子周围的树木都被砍光,成了光秃秃的“和尚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极端恶劣”,“工人工作环境很恶劣”,“工人劳动保护很差,职业病很普遍”“和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显然不符合事实,毛泽东时代无论是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提高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辉蝗成就。经济与综合国力发展速度无论与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相比也是空前的。这我在博文“从事实与数据看毛泽东时代的辉煌”已做了基本分析,不再赘述,这里仅对扬继绳为什么对毛泽东时代经济发展情况的认识与我们有如此大的分歧做些讨论:
(1)发展相对的观点。毛泽东时代的经济与人民生活,按绝对水平比较可能不及一些发达国家,但相对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底子,增长的程度确实是史无前例的,增长的速度与世界各国相比也是空前的。
(2)发展全局观。新中国初建时期,不仅我们自己底子一穷二白,而且世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军事上包围威胁、经济上封锁,为了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在林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站住脚,国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相对而言,轻工业、农业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和速度会受一定影响。但这一战略,在我国自力更生较快地建立起比较完整地工业体系以后,也很快推动了农业与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3)夸大错误问题。毛泽东时代,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道路上,我们确实走过一些弯路,犯过一些错误,如大跃进、大炼钢铁的高指标,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平二调,确实造成1960-1961年期间经济与人民生活的一定困难,但这些问题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都得到主动与及时地解决。把这些一时与局部地问题夸大为全局地整个毛泽东时代的问题是没有道理的。
(4)根本立场问题。杨继绳在把毛泽东时代污蔑为“极度贫穷”以后,直接指出贫穷的原因:“是因为:消灭了私有经济,实行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直接生产者和管理者没有自己的独立利益,没有自由活动的可能。懒惰之风盛行,进取心和奋斗精神被挫伤,智慧和才能被窒息,创新精神被压抑,经济机体失去了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我们与杨继绳看问题如此大分歧的根本原因所在:也即中国走公有制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私有制经济体制的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在中国进行建立公有制经济体制、消灭剥削的社会主义革命,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为自己、为国家劳动,具有最大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因而能最大限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达到劳动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的,我们亲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炼钢铁、大兴水利,广大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与干劲,历历在目,这是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立场:杨继绳则污蔑国有经济为主体的计划经济懒惰之风盛行,进取心和奋斗精神被挫伤,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体制才能使生产者与管理者能为自己的利益去自由奋斗才能获得发展经济的最大动力,他们完全掩盖了私有制经济体制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劳动价值的最大不公,混淆了资产阶级为追求最大利润的积极性与无产阶级出卖劳动的被迫性。完全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看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封建专制还是人民民主专政?
杨继绳在关于毛泽东政治遗产的发言中,集中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比封建皇朝更为专制,是产生官僚特权的根源;攻击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与阶级斗争学说是垄断真理、全面否定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此也做一些分析:
(1)共产党领导的阶级性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政党,它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政权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公有制经济体制过程中,要推翻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与抵制资产阶级的反抗,必需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与专制,这与封建王朝为维护皇权而对劳动人民群众进行的封建专制统治具有本质的不同。混淆两者的根本区别也是不同阶级立场的反映。
(2)专制与民主关系问题。专制与民主是一对辩证关系,也是具有阶级性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对一切反对社会主义的阶级与势力进行专政与专制,但对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拥护社会主义的民主党派,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及政治协商会议等形式给予充分的民主,文革中的大民主则更是世界任何国家难以相比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政党无论叫什么社会党、民主党、共和党……都是要维护私有制这个最大不公的剥削制度,他们吹嘘的宪政、议会、选举、多党轮流执政,表面上似乎很民主、自由,但都不会改变基于私有制的剥削制度,因此也不会改变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受剥削与被压迫的地位。
(3)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革命的关系问题。杨文指出“政治遗产的灵魂是理论遗产。毛泽东的理论遗产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共产党已经掌握政权之后、特别是在经济上已经消灭了阶级以后,还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断开展阶级斗争。”这本来是对的,但杨站在资产阶级立场指责毛泽东继续革命理论是垄断真理,封锁了来自境外的一切理论……,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看,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与创新,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主席逝世以后,私有化改革造成当今中国走向资本主义复辟与前苏联解体资本主义复辟的事实,都充分验证了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正确。真理,尤其是社会科学方面的真理,不是也不能由任何人主观垄断,而是由长期的社会实践来验证的。当然这也有一个立场问题,站在不同立场对同一历史进程或历史事件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将走向何方?
新中国建国66年以来,党内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斗争一直非常复杂、尖锐。杨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他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凡是否定毛泽东、毛泽东时代以及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他都支持,如胡耀邦批“两个凡是”、真理标准讨论,邓小平主持搞的彻底否定文革的历史决议以及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改向私有制的私有化改革等;凡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他都反对,如1989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等。站在不同阶级立场,对建国66年以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历史同样可能会有非常不同的看法。
杨在分析文革结束后的中国政治光谱有四种政治力量决定中国未来道路,与我们通常分析的三大政治派别基本一致:
第一种派别,毛派(又被称为极左派、保守派)。主张政治体制坚持马列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消灭剥削、劳动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毛泽东时代走的道路:
第二种派别。邓派(又被称为改革派、特社派)。主张政治体制仍坚持马列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体制实行把公有制改向私有制,大力推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是当前中国正在走的道路,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种派别,西派(又被称为民主派、宪政派)。主张政治体制按西方民主宪政体制,取消共产党一党专制,经济体制则完全实行基于私有制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这是国内外一切反社会主义的势力竭力期望与推进中国走的道路。
中国未来道路的走向,取决于上述三派政治力量的角逐与斗争,目前看来,执政的邓派力量可能仍起主导作用,邓派执政三十多年以来,虽然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保持全国社会基本稳定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引起当今中国社会许多严重问题:如官场腐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道德沦丧、资源破坏……等,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对此,三派似都有基本共识,但对于产生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三派的观点却非常不同:
毛派认为这是背离毛泽东思想,私有化改革走资本主义复辟道路的必然结果,必需扭转私有化改革方向,回归毛主席革命路线与社会主义道路来解决;
西派认为这是仍然坚持共产党专制领导,没有法治与民主的结果,必需按西方宪政民主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来解决:
邓派则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发展中的问题,只有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但对这种共产党领导下继续私有化改革的道路,始终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与问题,例如:指导思想的混乱、共产党性质的质疑,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等等,都需要进一步认真分析与思考!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究竟走向何方?可能还有一番复杂、尖锐的斗争!
有关链接:
杨继绳:文革后中国怎样对待毛泽东的“遗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