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飞机”、“捡垃圾”与“分蛋糕”!
“买飞机”、“捡垃圾”与“分蛋糕”
关于“做蛋糕”与“分蛋糕”,这个在30年前已经提出和争议的老话题,今天人们热议源于这样一个基本现实。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已不再是一个口号,不再是许多人希望成为这“一部分人”中一员的梦想,富人买飞机,穷人捡垃圾,已成为一个社会景观。
这“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一个主导阶层和强势群体。
2009年,我国百万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数已达67万户,居世界第三;资产超十亿美元的富翁人数,仅次于美国,名列全球第二。①
这些“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成为社会高端消费的特殊群体。
花四百万元买只“藏獒”,用30辆奔驰车组成的前往机场接受这个宠物检阅的迎“宾”队伍。
“本山”号低调着陆的商用机。
海边泳场迎送家人冲浪的直升机。
进大学校园接女友的私家专用机。
当众多的私家车主堵在路上,困惑于限行、限购、收费的时候,富人们已离开地面拥堵,享受空中畅通。
由于私飞群体的出现,国家空中飞行规则也在及时的制定中。
这些富人们,在改写着中国富人的历史。
另“一部分人”。
中国现有数量高达十亿的人口,属穷人之列,其中1.5亿的人口,属于绝对贫困。①
在北京街头,我常常见到头发花白的的老头、老太——大多为我的同龄人———也是当今国家最高决策层的主体年龄段———40后,提着被轻风吹起的大空袋,少有所获,但仍然,排雷式的搜索着马路边的垃圾筒。
在深圳罗湖火车站前大街旁,我见到90后的妇女抱着昏睡的小孩,在垃圾箱里用黑黑的手指,从打工族扔掉的快餐盒中,掏出残留的白白的米粒,塞进小孩口中。
在菜市场、超市旁边可以见到拣拾菜帮子过日子的群众,媒体和网络上也有在城镇桥洞、农村陋屋发现饿死人和冻死人现象的报导。①
这些未富的人群,也在创造着穷人的纪录。
在云南的一些贫困地区,父母卖孩子成产业,“生娃比养猪赚钱”!有一些“卖儿村”,至少半数以上的父母都卖过自己的孩子。②
他们并不是生活所迫,不是为了致富,而是为了脱贫。
短短的的30年,发生如此差距的两极分化,除了制度性的原因之外,一个政策性分配方面的原因,由于那些“砖家”,“教兽”及一些“知识疯子们”对公众的一个大忽悠︰
先“做蛋糕”!后“分蛋糕”!可一等,就是30年!
这样一个伪命题,误导人们陷于两个概念的争论中。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只要有两个独立合伙经济人,不会存在只“做蛋糕”,不“分蛋糕”———只积累,不分配的现象。事实上30年来,从未停止过“分蛋糕”。
“蛋糕”—— 社会的剩余价值,被少数人拿走了!才有了富人们火箭式的“暴富”。
劳动者———打工仔,只拿到了——维持再生产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保障工资,而没有分到应该分得的“蛋糕”的那个部分,仍然有十亿人口留守在“贫困线”上。
我国的“蛋糕”做得很大了,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二位。
可是︰
“穷人的日子过不去,富人的日子也过不好”!
两极分化,不是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重新调整分配政策,落实“成果共享”,对穷人有利,对国家有利。
富人需要安全和认同。
穷人需要生存和尊严。
薄熙来“边做蛋糕”,“边分蛋糕”的大胆探索与实践,是对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实践的首创与贡献,将会结束30年来,在先“做蛋糕”,后“分蛋糕”的口号掩护下,穷人维持生存,富人拿走“蛋糕”的历史。
重庆模式,符合当前社会现实的需要,符合国情,为“中国模式”增加了新的重要的构成部分。
①、刘国光:中国财富走向:是“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还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共同富裕”?
②、孔庆东:卖儿卖女新时代!
彭振华
原中共兰州医学院纪委书记
《中国●单层28向无交叉立交桥》发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