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黎亚彬:没有了社会主义,还要土地公有制干嘛?   没有了社会主义,还要土地公有制干嘛?

火烧 2016-05-05 00:00:00 时代观察 1031
文章探讨土地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强调农村改革和农业合作社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避免经济危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径。

  没有了社会主义,还要土地公有制干嘛?

黎亚彬

  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要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农村改革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习总书记的这番政策表态,恰好符合笔者《城镇化的陷阱与良机》一文中的观点和主张:“农民承包的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承包权、使用权,同样也是具有一定的产权和价值的,只需在法律制度上予以明确和规范,一样可以进行流转”。“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组织农业合作社的方式予以更为有效、合理的解决。这即可解决居民收入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负相关问题,可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更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农村地少人多的现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合理、必然选择。之所以中国农业合作社无法发展与壮大,与党和政府的不支持、不鼓励有莫大的关系”。

  毫无疑问,值此今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种“新常态”阶段,发展非常困难,似乎不可避免的要爆发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时,习总书记提出这样的政策措施来,那真可谓是雪中送炭,非常的及时、英明和正确。

  为什么?因为当前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了“饱和”阶段,继续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只能让中国深陷于“中等收入陷阱”中,在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中,迎来一场“灭顶之灾”。现在中国的企业普遍经营困难,政府大幅度的减税和财政刺激措施都无法有效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其实,真正懂经济的人都知道,中国唯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变雇佣劳动方式为劳动者平等合作方式,才能克服和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问题与弊端。在当下中国,只有在更基础的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出崭新社会主义劳动合作制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来,才能从根本上逐渐、稳妥地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这种根本和关键问题,才能避免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彻底崩溃。

  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危机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债务增加、企业经营困难、社会需求减少、生产过剩严重等。这些问题看似纷繁复杂,其实却有一个根本关键的产生因素: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正是这种资本雇佣劳动的生产体系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贫富两级分化,导致了企业经营困难,导致了国家和居民收入相对减少,进而导致了企业和国家的债务增加,导致了社会生产过剩和产品需求疲软现象。毫无疑问,在现有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下,这些问题都是无解的。只有通过一次大的经济萧条,经历大规模的“去杠杆化”、去产能化、去泡沫化、降低工人福利、减少政府收入、向企业让利、减少企业负担等等,才能初步、暂时地缓解一下。而这一切,其实就是一次经济与社会的危机。

  因此,只有建立一种不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而是劳动者自己相互之间平等合作的新型生产体系,才能在长期根本上解决上述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才能让广大劳动人民继续有高的收入,让企业继续成长,让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富强。只有这种没有雇佣关系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才能使企业生产不受工资增长的限制,才能消灭贫富两极分化,让民众们普遍富裕起来,我们的社会消费才能增长起来,进而根源于供给与消费失衡的经济危机才能得以根本上避免或解决。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指出的经济发展政策和思路,为中国经济长期、彻底摆脱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不足及其所导致的贫富差距、经济危机等问题和弊病提供了根本、有效的解决方式,可谓是对症下药。

  习总选择在具有改革先锋标志的小岗村描述这样一种政策措施,至少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要继续深化改革,不能走回过去的老路;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科学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的生产体系来解决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无疑,这是非常英明正确的,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

  但是,令笔者感到非常遗憾和担心的是,在这种政策的描述中,没有突出强调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劳动者平等合作的社会主义性质。“股份合作制”和“供销合作社”更多是对现实中那些挂社会主义羊头,卖资本主义狗肉的所谓“合作社”的描述。笔者担心,这会导致这一非常好的政策措施在具体执行中被各地方部门、管理人员曲解和歪曲运用,被大大小小的资本家们有意无意的破坏掉。就像现实中国社会经济中的那些问题百出、并不成功的“股份合作制”和“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企业组织一样。

  完全的、真正的、有效的和可能成功的社会主义合作社,必须是以按劳分配为基础的,劳动者平等合作的生产关系。就是说,这种合作不能是“资本合作”,只能是“劳动合作”。资本合作生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只能是劳动者的平等合作。也就是说,不能是“股份”合作,也不仅仅是“供销合作”,而应该是“生产合作”。生产是各种各样的生产,“供销”只是社会生产的一种。在这种社会主义的平等合作中,生产的所有权必须归生产者所有,而不能归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所有。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企业制度上,就是要以没有雇佣和剥削的,劳动者自主联合、平等合作的企业制度、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那种存在剥削和压迫的,资本家自主联合、平等合作的企业制度、生产关系。资本主义企业的所有权归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所有;社会主义企业的所有权归劳动者所有。显然,所谓的国企或全民所有制企业,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只不过是以国家或全民为资本家的资本主义企业。决定企业性质的是企业的生产关系,是企业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关系,而不是所有者本身的性质。

  只有在企业生产的所有权归企业的劳动者所有时,才能消灭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现象,从而才能消灭贫富两极分化现象,进而才能让广大的劳动人民普遍富裕起来,才能有效解决当下中国经济和社会存在的一系列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和弊端。只有这种所有权归企业劳动者平等共有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企业制度,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的阶级对立、贫富两极分化、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等等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只有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这种没有雇佣关系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时,习总书记所提出的这些经济政策才能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来,才让党和国家、人民避免一种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灭顶之灾。

  农民们承包的土地,当然是建立这种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物质前提,但不应作为“股份”投入,而只应作为“租赁”或“买卖流转”式投入。农业资金的投入也一样,可以是“借入资金”,不能是“股份投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作生产,不能是资本主义的股份合作,而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合作。否则,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一旦允许资本可以入股式经营,那么中国的农业生产必然落入资本主义的农业体系,土地公有制将被解体,党的领导也将被取消,中国农村将经历一场“圈地运动”式的资本主义大革命!这是全世界资本家的福音,却会是整个中国的大灾难。

  在讲话中,习总书记特别强调:“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显然,中央领导已经充分认识到中国农村问题的重要和关键。只有农村稳定了,中国才能稳定;只有坚持土地公有制,才能继续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坚持党的领导;只有稳定的农村家庭经济、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才能有稳定的农村。

  但是,种种好的农村政策,如果没有真正社会主义的“农业经营体系”,一切都将是白费,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将摧毁这一切。只有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让农民们普遍公平、合理地富裕起来,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却只能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产生新的贫富两极分化,诞生出新的阶级对立,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不合理与不公平。土地公有制、稳定的农村家庭经济、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党的领导等等显然都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的、自由的、不出卖自己劳动力就无法生存的劳动力,需要的是资本可以决定一切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毫无疑问,只要中国农村的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的,那么中国的农村就只能越来越坏。

  任何一个社会的基本状态,都是根源于这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早已揭示的客观真理。在当前中国,党和政府显然应该理直气壮的去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应再含羞答答的,好像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一件非常羞耻的错事一样。中国社会不应再回避“剥削”和“压迫”、“消灭资本主义”等等的字眼,资本主义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其存在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和客观现实,没什么好回避的;而消灭资本主义及其剥削和压迫现象更应是我们社会文明与发展的基本标志和根本目标方向。这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人民利益实现的根本要求。关键是我们的理论和行动要健康和科学。继续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不就是回到过去,更不是走老路。真正科学、有效、文明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是一条和谐、光明的康庄大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