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晚期的张国焘为何能对毛泽东公允评价 晚期的张国焘为何能对宿敌毛泽东公允评价?

火烧 2011-05-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38
文章探讨张国焘晚年为何能对毛泽东做出公正评价,分析其思想转变与政治信仰,强调其对毛泽东的深刻理解与认可。

晚期的张国焘为何能对宿敌毛泽东公允评价?

                     温靖邦

中国诞生以后,毛泽东曾通过第三者劝说张国焘回国。

张国焘拒绝了。

以他过去在党内的地位,以他一向的自负,回国后难免扮演二、三流甚至四、五流角色,显然颜面上难以下得去,很难接受得了。这是可以理解的。

历史问题他至死也坚持认为毛错张对;但他对毛并未全盘否定恶言加之,甚至在某些问题上还给予某种程度的理解与肯定。

经济上捉襟见肘的张国焘雪里送炭。

当时,张国焘沉吟良久,严肃地问道:“你们是希望听顺耳的,还是真实的?”

美方人员恳切地回答:“当然是真实的。”

张国焘又默然了一会儿,说:“外界对文革的解读,大都以为是个人之间的权力之争,是毛泽东夺刘少奇的权。这实在是想当然而然!以我对中共延安以后历史的了解,毛泽东可以说是越来越牢固地掌握了党的权柄,没有人动摇得了。他要谁下台,不过就是一纸红头文件的事,用不着大动干戈,更不必发动全国人民来帮忙。”

美方人员困惑了。但兴趣也更浓了,大睁着眼睛等待他说下去。

张国焘接着说:“以我对毛泽东的了解,他的意图恐怕是哲学思考多一些……具体而论,也就是让人民来参与所谓反修防修,以便在他死后也能辨别什么是修正主义,从而自觉地起而反对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恐怕是意识形态的隔膜吧,美方人员一头雾水,仍感到不得要领。而我们却从张国焘这片言点评感到震惊;看来他对毛泽东的了解也不浅泛,对毛泽东的理解之深也不差于国内的红卫兵!

另外,我从张国焘《我的回忆》下册也发现,中央红军初到陕北,毛泽东及时纠正了原陕北红军内极左分子的过火行为,多年后,张国焘忆及此事时,给予了明确的肯定。他写道:“徐海东对毛泽东一到陕北,便纠正戴继英、聂鸿钧(极左分子)的错误表示钦佩”,“在毛泽东干预下,高岗、刘志丹等都释放出来,官复原职。”张国焘说,“这样做的结果,陕北的气象为之一新。”

我想,张国焘晚期能对宿敌毛泽东作出公允评价,基本不带个人恩怨,原因有二:一,经过岁月长河的冲刷,张国焘头脑里意气的东西洗掉了很多,故能得以冷静地思考很多问题;二,他晚节有亏,负气出走,失足于戴笠麾下,可以推知,一定非常痛苦,一定有过不小的心心理波涛。越到后来,越有深刻的反省,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不然就无法解释它在回忆录里情感倾向依然在中共一边,而对国民党依然充满仇恨。应该说他的政治信仰并没有改变。唯其如此,对于新中国,他虽然心情复杂,却难以掩盖其感情依归。对新中国与毛泽东的种种举措,他暗中充满期待与祝愿。

然而,当年大错已然铸成,他也只能孤悬海外遥望北斗星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