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杨帆关于台湾大选紧急评论(之二)——蓝军为什么功亏一篑?

火烧 2004-03-22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杨帆深入分析台湾大选结果,指出蓝军失利主因在于内部结构未革新,而非选举当天事件。强调马迎九若参选或可逆转局势,批评主流派预测失误,呼吁重视民意与改革。

杨帆写于2004.3.20.晚九点

    我在昨天晚上的预测,不幸言中:
    台湾大选揭晓,绿军以6471970万对6442452万票险胜。得票率是50。1%,这0。1个百分点,岂不气死人?难道这里边没有一点戏剧化,偶然性,和"气数"的意味吗?
    连战提出大选无效,理由是有33万张废票,而且选举气氛受到了前晚枪击事件的影响。我以为这是难以实现的,即使为此演绎成为街头冲突,结果也是美国出来"维持民主程序"了结。四年前美国也出现过选举危机,为此推迟一个月才宣布结果,还不是戈尔吃哑巴亏?这也叫做顾全大局。牺牲几个候选人无所谓,"体制"是不能动摇的。
    越是险胜者越强势也是一个规律。身陷绝境,绝处逢生,似乎有"天意"帮助,他也就越发猖狂要孤注一掷。美国平均每届总统打一仗,小布什已经打了三仗,而且在第四年能够把经济搞得上去。陈水扁后四年要铤而走险是肯定的。
蓝军为什么失败?根本在于内部结构没有彻底革新。而不在于昨晚的一枪。
    1995年我第一次访问台湾,6位新党立法委员向我们痛陈国民党没有前途,现在的国民党已不是以前的国民党,被李登辉彻底搞腐败了。国民党内部已经老化,只为个人利益而纷争,年轻人上不来,因此他们要另立新党。我一直相信他们的话,因为他们是国民党高干子弟,儿子说老子不行,大致没有假。我回来以后就建议,趁国民党还没有失败,尽量让步以求统一,否则民进党上台就会走向独立。我的意见甚至不能被反映上去,主流看法是:民进党一小撮地痞流氓上不了台。
    2003年我第三次访问台湾,得出的结论是:国民党和亲民党真正合作的标志,是推举马迎九选总统。连战和宋楚渝很难赢。选举这种事情也是一物降一物,马迎九曾经在台北市长选举中击败过陈水扁,在2003年选举中又以绝对多数连任。但他为什么不能被推举为2004年总统候选人?根源还在国民党和亲民党内部的结构和力量。当大家为连宋配庆贺以为必胜的时候,是否考虑过:那些力促连宋联合的国民党和亲民党骨干,内心里藏有不服气马迎九的想法?而连宋也没有力排众议的能力和胸怀。
    一年以来,我一直坚持认为:马迎九可嬴,连宋配必输-------这在许多场合都讲过,绝非事后诸葛亮,我甚至和一些朋友打过赌。结果如何?1300万人投票,只差3万票,就差在马迎九和连战的区别。如果马迎九参选,多赢20万票没问题。至于在选举失败以后总结经验,重新联合,是蓝军所长,可惜他们总是事后才明白。
    我的预测已多次准确,但那些没有预测能力的"主流派",总是贬低我"没有根据",我看是他们没有灵感,怕说错话,或者是曲意逢迎。民意测验这种西方式的统计,难以预测关键时刻的关键问题,受这种教育的技术官僚在关键时刻也不行。
我看这"主流"的位置,是不是也该换换了?
    他们排挤我不要紧,但是耽误了国家大事,怎么向中国人民和历史交代呢?

相关文章

  • 邱士杰:从中国革命风暴而来--陈映真的马克思主义观
  • 台军南海演习只巡弋不射击 军方透露是美国要求
  • 文汇报:菲冷血傲慢 两岸更应合力反制
  • 孙锡良:中国到底该拿菲律宾怎么办?
  • 台媒:美国影响是台湾不敢对菲强硬的关键因素
  • 马英九发通牒的主要目的是想迫菲谈判
  • 罗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究
  • 为什么菲律宾也敢于出手
  • 岳见勇:美国对华战略透析
  • 邱士杰:台湾人全体的解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