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遭遇60余年来最重旱情:庄稼干旱而死
记者从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7月下旬以来,辽宁气象干旱快速发展,大部分地区无明显降水,全省遭遇60余年来最重旱情。7月以来平均降水量仅为90.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为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
气象部门预报辽宁省8月中旬没有明显缓解旱情的降水,晴热天气还将持续。预计气象干旱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干旱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大部分地区将由夏旱转为夏秋连旱。
8月12日下午,虽已立秋,辽西大地还是骄阳似火。
站在干枯的农田里,眼望着这一片片一点就着的花生、苞米,兴城市碱厂满族乡四间村村民刘文颖欲哭无泪。苞米叶一捻可以成末,花生秧都干了,刘文颖拔出一棵秧没有花生,再拔一棵还是什么都没有。
“我种了20亩花生、10亩苞米,全旱死了。”刘文颖说,“正常年景30亩地纯收入能有2万多元。现在不但赚不到钱,种子、农药、化肥,至少赔进去15000元。”
8月正是玉米花生灌浆、果实成熟的关键期,是乡村最美的时候。在从兴城市区到碱厂乡的35公里丘陵路两旁,一眼望去,本该绿油油的庄稼,都是黄绿相间的颜色,有的全是枯黄色,还有不少树木因为缺水而枯死。
碱厂乡党委书记王德鑫,走走停停,陪记者到路边查看。他说:“有的地块你看着是绿的,仔细一看玉米要么没有结棒,有的结了,扒开一看,也没有多少玉米粒。我们乡镇农田绝大部分绝收,成灾减收已成定局。我们现在抗旱的重点已经转向保人畜饮水、保果树。现在有3个屯子饮水出现了困难。”
路边有老树干旱而死,河道里几乎一滴水都看不到,河床上的草盖不住,裸露着地皮。
“我活了快70岁,从没见过这么旱的天。”蒋家村大屯组村民杨立群说,“水都快吃不上了”。没有水源,自来水断了后,这个屯子吃水靠两口几百年的老井。“往年,水面离井口也就二三米。”55岁的村民小组长杨立华说,“你看现在都至少有10米了,水连水泵都盖不住了,只好每天等水冒出来一点,一早一晚,村民集中来接水。”10多米深的井,杨立华每天都要踩着井壁的石头冒着危险下去,给村民把水桶灌满。
“现在还能勉强应付吃水。再旱下去,乡里就得挨村送水了。”王德鑫说。
“虽然全力以赴抗旱,下发了3000多台水泵。但旱情太重、发展太快。我们这个县耕地面积是80万亩,现在至少有40万亩土地绝收。”兴城市委书记于学利说,“实事求是地说,减产必然减收,今年农民收入减少已成定局。”
“收入减少后,困难农民数量会大幅增加,今冬明春生活会非常困难。我们正着手摸底调查。市里已经决定,压缩政府各项开支,用于困难群众生活补助。”于学利说。
专家:厄尔尼诺系“元凶”
据新华网报道,气象专家表示,今夏辽宁高温少雨主要是厄尔尼诺影响所致。厄尔尼诺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偏南,不利于南方暖湿空气向东北地区输送,从而使得辽宁等地夏季降水明显减少。
相关文章
- 河南大旱曝水利设施短板 机井多中看不中用
- 全国12省区大旱 水利设施缺乏引发“水危机”
- 一句话 一生情 一生行
- 让美国防长参观中国航母,这算示强还是示弱
- 美军披露参观中国航母行程:重要设施均允许参观
- 组图:辽沈人民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
- 解放军少将:美国恶人先告状 辽宁舰历次训练均遭美军机侦察
- 中美日3国4航母齐聚南海 美日一路跟踪监视辽宁舰
- 云南连续四年大旱或现沙漠化
- 辽宁沈阳人民红旗广场纪念毛主席诞辰119周年
相关文章
- 考的甲骨文怎么写 夏朝到底存不存在?甲骨文中为何找不到夏朝的记载?
- 12省区1453万亩农田严重受旱 56万亩农作物将绝收
- 袁崇焕简介 【周延儒简介】周延儒:是忠臣还是奸臣?
- 温体仁评价 奸臣温体仁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
- 全国12省区大旱 水利设施缺乏引发“水危机”
- 云南、四川严重干旱,人民危险! 云南干旱致超600万人受灾 村民为节水卖掉牲畜四川攀枝花连续干旱137天 10万人饮水难
- 读《农夫心中似汤泼,水文局长考察忙》
- 温体仁周延儒 崇祯皇帝当政期间最长的阁辅-温体仁
- 温体仁周延儒 温体仁是如何当上首辅的?他是如何玩弄权术的?
- 皇太极袁崇焕 袁崇焕究竟死得冤不冤?乾隆只用1句话,就揭开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