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峰落马,难改澎湃新闻的舆论导向!
澎湃新闻董事长程峰落马后,许多人对该媒体充满期待,认为此事有可能改变其错误导向,恢复“党媒姓党”的原貌。愿望虽好,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新京报》原社长戴自更落马后该报的导向看,如果大环境不变,仅抓一个程峰,很难改变澎湃新闻的导向。
戴自更从2003年11月至2017年8月,长达14年担任《新京报》社长,是该报的灵魂人物,后于2017年8月担任北京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2019年6月10日官宣落马。戴自更被抓一度举国振奋,许多人以为《新京报》的舆论导向将彻底改变,但事实很快证明,大家高兴的太早了。
如2019年10月12日,《新京报》发文《诺奖热门作家残雪:对我没什么影响,还是每天在写作》,为热衷抹黑中国的残雪鼓噪。
2020年5月17日,《新京报》在其微博账号中,将台湾殖民时期称为“日治”时期,显示其立场接近“皇民史观”或“日本军国史观”,遭网友质疑后,又傲慢地关闭评论功能。
2020年5月31日,《新京报》发文《骚乱和暴力何时何地都绝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竭力为美国站台。实际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早出自美国众议长佩洛西之口,她曾对香港2019年的非法集会和骚乱做出如此评价,华春莹对此回应说:“我们希望这样的‘风景线’在美国越多越好。”2020年5月,美国部分城市发生骚乱,国内网友采用“以牙还牙”的方式称之为“风景线”,没想到《新京报》发文谴责。可当佩洛西1年前将香港骚乱称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新京报》干吗去了?为何不谴责佩洛西?
2021年,《新京报》又网暴刘学州,他被骂 “心机婊”、“快去死”、“恶心”、“娘炮”,于2022年1月24日自杀身亡。2022年5月,刘学州舅妈实名举报刘学州亲生父母、人贩子和《新京报》。此外,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新京报》还曾碰瓷钟南山,多次被曝光误导舆论。
种种迹象表明,《新京报》并未因戴自更落马而改变,大概因为他被抓后,还有很多“戴自更”隐藏在该报。由此类推,即便程峰落马,也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澎湃新闻的舆论导向。(202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