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柯庆施提议假自首”的说法仍需进一步考证

火烧 2022-12-02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探讨柯庆施提议假自首说法是否成立,指出其疑点,并结合刘少奇年谱与相关史料分析事件背景,强调需进一步考证历史细节。

  关于草岚子监狱“六十一人叛徒事件”,常见的说法是:

  1936年3月,刘少奇被中央派往华北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4月的一天,柯庆施对刘少奇说:关押在北平草岚子监狱中的一批同志,他们的刑期多数已满,但不履行一个手续,就不能出狱。考虑到抗战缺少干部,柯庆施向刘少奇建议,让狱中的干部履行监狱规定的手续,及早出狱。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北方局干部奇缺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日寇占领北平后,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刘少奇闻言,低头沉思,他当然清楚所谓“履行出狱手续”意味着什么。更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后他点点头,缓缓地说:我个人同意。

  《刘少奇年谱》1936年4月份关于该事件的记载如下:

  为开展抗日救亡工作,解决缺乏干部的问题,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要被关押在国民党“北平军人反省分院”(草岚子监狱)的一批共产党员履行敌人规定的手续出狱。刘少奇将这个决定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并交由北方局组织部部长柯庆施去贯彻实施。

  其他史料也有类似说法,即该事件大体过程是“柯庆施提议、刘少奇请示、张闻天批准”。但深究史料,发现“柯庆施提议”的说法疑点重重。

  因为根据红旗出版社1983年4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领导机构沿革和成员名录》和高文华撰写的《1935年前后北方局的情况》一文,刘少奇1936年3月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后,首先纠正原北方局存在的“关门主义、冒险主义”错误,后迅速重建北方局,当年4月,刘少奇即接替高文华正式担任北方局书记,彭真接替柯庆施担任组织部长,陈伯达接替李大章担任宣传部长,林枫接替王林担任秘书长。

  柯庆施提意见的时间是“1936年4月的一天”,当时,身为原北方局组织部长的柯庆施,除了要接受刘少奇等人的批评帮助外,考虑最多的恐怕还是去向问题,没心思也不可能冒昧地向不太熟悉的新任领导提出有很大政治风险的建议,即便提出,刘也未必采纳。

  从情理上讲,柯庆施与原北方局书记高文华相对熟悉且关系密切,如果真有建议,完全可以向高文华提出,而不必等刘少奇到任,因为相对于刘少奇,高文华也许更愿意采纳柯庆施的建议,但至今未找到柯庆施向高文华提议“假自首”的材料。况且,柯庆施因坚持原则一直被某些人抹黑为“极左”典型,不知为何会在1936年4月突然转向,想出灵活性很强、风险性很高的“假自首”提议。

  根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一书,张闻天后来曾向中央呈报书面材料,承认自己批准过刘少奇报送的“履行手续”的请示,但他当时要求北方局实施时“一不能反党,二不能公开”,如果张闻天所说属实,那就意味着北方局没有很好地贯彻他和中央的两条指示。

  关于“履行手续”的请示经张闻天和中央批准后,仍由柯庆施组织实施的说法,也有不同意见,因为如果柯庆施1936年4月卸任北方局组织部长,那他就没机会落实1936年6月才收到的中央批复。

  另据师东兵《秦城冷月》一书,柯庆施夫人曾向毛主席写信如下:

  “……我认为刘少奇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而是一个右倾机会主义者。我可以揭发:一九三六年四月,刘少奇以党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主持北方局的工作后,就一直从宗派的立场出发,依靠彭真,打击柯庆施。他对柯庆施和各地报上来的材料连看都不看,说:‘这些报告连擦屁股纸都不如。’他把叛徒彭真和林枫塞进北方局后,成了他的打手。当时,很多的同志都对他不满,柯庆施和李青玉等数十人联名给中央写信,揭发刘少奇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要求撤他的职,但在张闻天的包庇下给压了下来。后来刘少奇知道了这件事,对柯庆施恨得要死,几次欲置于死地。一九四二年延安整风时,刘少奇让人给他贴大字报,胡说柯庆施是特务,当时彭真是党校的副校长,他们硬把他关了两年多。最后是毛主席给他平了反……”

  实际上,“柯庆施提议假自首”的说法是少奇同志文革期间提出来的,当时,柯庆施已去世数年。至于柯庆施夫人写给毛主席的信,因为是当时政治形势的产物,有较大的历史局限性,一些说法不足为据,也仅能作供参考之用。

  总之,“六十一人叛徒事件”已发生近90年,刘少奇、柯庆施、张闻天等当事人均已去世,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细节无从考证,致使该事件疑点重重,我们仍需通过研判史料继续考证真相。

  (2022-11-3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