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邹纪平元月10日“科学革命与医学革命”讲座提纲

火烧 2010-01-05 00:00:00 中华文化 1027
本文围绕科学革命与医学革命展开,探讨生命本质、疾病起源及医学误区,提出生命第一定律,批判西方医学局限,强调思维突破与科学框架创新的重要性。
科学革命与医学革命(讨论提纲)  
  邹纪平  
  人类社会发展极快,错路走下去很难回头。前人的错误不应当再去误导后人,我们要有勇气高举真理的旗帜。  
  西方科学与西方医学是在自我功利主义精神下催生出来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人类社会内部之间的功利是瞬时小利,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功利才是长远大计。  
  人类进化仍处于婴儿期,我们的思维仍残留着动物思维特征,还未完全达到人的理性。以人类为中心的主观科学框架经近500年的改造进展缓慢,21世纪是科学框架创新的冲刺时代。  
  人类思维要跳出地球,站在宇宙高度,以生命亿万年历史为整体,高瞻远瞩,克服人类居于大气层内的井底之蛙情结。  
  生命和医学革命就在一回首之间——介绍生命第一定律。  
  克服动物性思维(自我)后可解决:生命是什么?为什么会活?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以及思维的起源与发达。  
  认清大脑靠血路后可解决:人体生理本质是什么?什么是疾病?心脑血管病的病因是什么?癌症是一种什么病?  
  遗传学——是人类在误认基础上建立的一门重要科学。  
  进化论——150年来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几乎都是歪曲。  
  发育学——是一门还没有找到自己科学位置的学科。  
  基因——生搬硬套信息论概念,导致理论的宗教性倾向。  
  西方医学——错误的焦点在“临床病灶”。错误的性质不是科学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缺失人性。社会表现:摆弄临床病灶赚钱成为社会传统;临床治疗黑洞已发展成世界性医疗危机。  
  举些例子:生物进化的背景衬托;遗传定义的误区;这条命几岁了;细胞膜究竟是几层;五元液的客观性;阳光是思维起源的根原;病因从起始找还是从末尾找;临床诊断与网眼捞鱼的比喻;地球生命是以细胞为中心的生命世界,人仅是后来者;血液循环中的“侏罗纪浓度”问题;生命三次大爆炸的深远意义。  
  革命的意义:减少疾病、战胜疾病,使每个人健康长寿;人类借“生命境大爆炸”跳出灭绝,这关系到子孙万代的福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