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些思想

火烧 2017-01-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核心思想展开,分析当前社会商品经济对上层建筑的影响,强调其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指出偏离经济基础将导致社会偏离航向,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些思想

  张志敏

  马列主义一向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最核心的问题,那么今日社会乃至人类历史最核心的是什么呢?

  对,我认为就是哲学界、社会学界的王冠思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建筑!我们看人看社会看历史,如果不把它带在身边、当成最核心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在自己踢了乌龙球的时候反而认为自己赢球了。

  对,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放在最核心的地方才能够使我们做事有的放矢。

  那么我们现在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呢?对,也只有弄清这个问题,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不至于偏离航向。

  现在我们的经济基础实际上就是商品经济,如今整个社会已经被流量竞价排名所主宰,中心城市高昂的房价和房租、主流媒体的高价的广告费、阿里百度的高价的排名费使得这个社会有钱、有资本就有一切、钱就能生钱,而这一切和过去的旧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这和资本主义的法权的一套是没有实际的区别的。

  当年毛主席对于没有办法摆脱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是万分焦虑的,他认为这样下去社会主义的革命命运是非常让人担心的,毕竟斩断不了旧的草根,那么就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今看来毛主席确实太远见卓识了,他是始终把经济基础当成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核心的法宝的,而这些也是让人懂得社会经济的最本质的东西。而离开了它们,那就如同人瞎了眼睛一样了。如果整个社会不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去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而去对准航向,那这个社会就必然会偏离航向的。可以说任何的人、组织、国家都没有办法去对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发展规律的力量的。如果哪个人、哪个组织敢说自己改变了这个发展规律,那将成为历史上最大的笑话的。

  发展规律面前只能利用而不可能改变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一个不能够改变的发展规律。但是经济基础却可以改变的,也因此马克思才会以计划经济、公有制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去替代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因为只有让经济基础和从前的完全不同,那么才会让新的上层建筑出现,这就一如资本主义经济一旦确立其统治地位的时候,那它就迅速让封建社会的那一套上层建筑成为无水之鱼那样了。所以,假如哪一位不看到这种发展规律对发展的巨大的作用,而宣布说经济基础就是一种手段、是不能够决定社会性质,那么大家就恭喜他了:因为他超越了马克思的思想智慧了、突破了万事皆受规律支配的宇宙真理了,他就成为一个和创造宇宙的上帝一样的人物了,也只有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才能够突破自然的力量支配下的法则自然发展规律了。但是遗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这样强大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但凡为这个世界所生所养的人,那他就是一个凡夫俗子,所以绝对不可能成为统治世界的上帝的。

  因为我们不能够超越自然,所以我们依然在自然的法则下生存发展,所以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尊重自然法则去生存发展,而主导社会的法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谁也没有办法去否认和挑战的宇宙真理。我们做不了超人,因此我们也只有老老实实地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去办事了。

  当年毛主席的文革,其实说白了就是对旧的经济基础的革命,要去建立新的经济基础,毛主席认识到了:一旦旧的经济基础没有办法把被彻底革命掉,那就意味着林彪之类的人上台以后必然会搞修正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的一套。

  确实,毛主席走的时候是带着深深的遗憾而去的。因为他认识到了在当时旧的经济基础根本就难以清除掉的,因此社会一步步地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也就在所难免了,尤其是当我们不再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层是最核心的法宝去指导经济政治工作时,那就更加加剧了恢复以前那种发展的速度。而这样发展下去,到了现在也就让这个社会形成了吡必中国,在网络上、高校上为马列主义中共说话竟然会被群起攻击。这当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巨大的威力作用具体的体现,而这种发展局面让清醒过来的人大喊大叫: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了五十年了。

  我们是等到发展明朗的时候才不得不相信原来毛主席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前一段时间和我的姓名只差一个字的张志坤同学说的就很直白,他说七十年代的两个估计让人感到这是杯弓蛇影,但如今高校的现实让他直感叹:如今看来,当年的防范还是必要的。

  而我们结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规律来看,大家就会发现这一点也不奇怪。当我们的经济基础和西方没有实质上的区别的时候,那么任你再怎样努力也是没有用的、也是扭转不过来的。

  现在和从前确实已经是两样了,当年毛主席在苗头刚刚冒起的时候就想扭转,可是依然没有办法,也因此他会说:如今除了政权在我的手中、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现在有这两项有保证以外,其余的和旧社会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如果林彪之类的上台中国会退回到资本主义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是那么难以去除的呢?确实难以去除的旧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让我们面临着一个难以改变它们的巨大的难题。确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真理没有错,但是如何革命旧的经济基础、让它彻底变成如无水之鱼,这是一个巨大的学问。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你就是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是没有用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头去看,去看看人类社会在这方面的发展演变史。

  我们往前看,我们看资本主义是如何去更替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要我们看到这其中的奥妙,那么就能偷师于他去打败他了。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演变,我们大家粗一看,可发现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当然这是入门级的思想,自然也没有错。而深层次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借助科技去做大蛋糕,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就让商品经济这个古老的经济形式得以更替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发展模式成为统治社会的经济基础。因为做大蛋糕发展模式在科技的帮助下让生产力极为发达,形成了就业、消费的良性循环发展局面出来,这样也就让人类一步跨入到了工业文明当中了。这个文明的强大的力量让封建社会的旧势力根本就没有办法和它抗衡,也因此也就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发展到像后来的马列革命那样难以割除旧的经济基础这样一个现象,这样资产阶级的革命也就彻底成功了。

  我们看这段历史你会发现核心之处在于做大蛋糕的发展模式、在于工业革命,也因此,当没有出现更好的经济基础的时候,那是没有办法更替旧的经济基础的。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发现信息技术导致的信息革命让新的经济基础有了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了,也因此过去人为强行改变导致强扭的瓜不甜的现象也就不会在这个社会出现了。而且我还发现正是信息技术让生产力高度发达,这导致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而这就让生产关系发生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化。

  机器替代了人参与了生产,这样粗略一看,这解决了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了——越来越少的人参与生产,那么他们敢和我老板做对吗?过去那种生产关系对剥削阶级的反作用力也就小了,但实际上生产关系变成这个样,机器替代的人的岗位的结果是,这不但加剧了两极分化,还让资本主义赖以为生的经济基础再也难以维持下去了。

  确实大家不再参与生产,而资本家又不是慈善家,所以失业大军的出现就从根本上让资本主义的做大蛋糕、消费经济的基础、核心(消费)被边缘化了,而这也是时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一个根源。

  如今的这次经济危机是远远超出了从前了,而且这也只是刚开始而已,然而资本主义的这种自毁长城的发展趋势让过去毛主席苦苦要得到的革命旧的经济基础演变成为条件成熟了。确实条件不成熟的时候,那经济基础是难以更改的,而今信息化的发展让工业文明的基础被迫要让位于信息文明了,这就一如农业社会有农业社会独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社会有工业社会独有的发展模式,信息社会也一样,凡是要发展它,那么它就会形成自己独有的发展模式的。

  确实正是信息化发展让社会主义得以枯木逢春了,而且我还发现信息化能够彻底做到了解人的行为价值,这样只要让社会财富和社员的个人行为价值紧密相关,那么这样的一个利益分配模式也就让我们拥有了一个最科学的经济基础了。只要贯彻了这样一个经济基础,那么我们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难以去除的问题了。一旦这一经济基础得以执行,那么享受到这个经济基础巨大好处的人民是绝对不会再回到从前的,也因为大家坚定地走这条信息化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那时就根本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这一新的经济基础给干掉了,这样旧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也是回天乏力了,这样一个真正理想的大同社会也就到来了。

  这个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具体模式,前面多次说过我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确实只有抓住发展规律才能发展,也只有透彻悟解未来才能抓住未来。为了明天更美好让我们努力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