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乱争”的“国民性”
近日,同济大学的柯文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认为改造鲁迅当年批判的国民性没有过时,批驳当下许多人的“过时论”。
联想到不久前,摩罗先生到多所大学做演讲,讲题中就有《历史虚无主义与逆向种族主义的起源与流变》《中国国民性批判的殖民主义陷阱》等题目。在演讲中,摩罗先生用宏富的事实、坚实的论证,阐释了历史虚无主义和逆向种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的起源与流变,指出了其对中华民族的严重危害。并讲解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可歌可泣的奋斗历史与辉煌成就,驳斥所谓的“国民劣根性”为伪命题,指出其中的殖民主义陷阱。摩罗先生的演讲得到广大听众欢迎,并使他们深深信服摩罗先生的结论。
柯文先生所说的“很多人”,大概是指摩罗先生之类的人吧?现在这样的人多乎哉?不多也。从前段时间辽宁日报上所刊文章《老师,请你不要这样讲中国》引起的反应看,“呲必中国”、逆向种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所谓国民性、崇洋媚外等思想,依然垄断市场,霸占高校、媒体等主流舆论,顽固地盘踞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摩罗先生的演讲与辽宁日报的那篇文章,只能算是“弱弱”的出了一声,哪里有“好多人”呢?
要讨论今天是否还有无必要批判国民性,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鲁迅先生批判的国民性。大体有愚昧、麻木、逆来顺受、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等几条吧。相比于鲁迅这样上过学、留过日、见过世面的文化人而言,祥林嫂、华老栓等自然是愚昧的。但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性,只是他们没有鲁迅先生这样的知识与学习的机会罢了。那些常年在苦水里泡着的中年闰土之类的底层人,见惯了饥饿、疾病、死亡、卖儿鬻女,对发生在别人身上或自己身上的苦难,也就麻木和逆来顺受了。 这也不是他们的本性,只是他们经历的苦难太多了。国家受洋人蹂躏(阿Q当然想不到这些),自身受赵太爷呵斥,受假洋鬼子棒击,受地保勒索,生活在最底层,没有翻身的希望,要活下去,不“精神胜利法”地自欺欺人一把,如何调节心态呢?难道要一头撞死才算没有国民劣根性?我们看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和平桥村的双喜、阿发等小伙伴们,他们有没有国民劣根性呢?它们聪明,活泼,机灵,勇敢,勤劳,能干,乐观,友爱,比迅哥儿强多了。长成中年闰土,反倒有所谓的国民劣根性了。可见,这国民劣根性也不是固有的,并没有长“根”呢!在我看来,只能说是当时世道变了,国家衰落了,社会不好了,生计艰难了造成的。
但在当时的情形下,一味怪罪客观原因,也于事无补,只能唤起同胞们起来抗争。从这个角度说,鲁迅先生批判国民劣根性,有其合理性。摩罗先生也表示对那个时代的学人是保持敬重的。爱之深,责之切,将之上升为国民劣根性,虽可达到警醒国人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免有妄自菲薄之尤。
鲁迅先生还将造成这种国民劣根性的原因,归结在“吃人”的仁义道德上(到底是仁义道德本身教人去“吃人”的,还是有些人假借、篡改仁义道德来“吃人”的?)从而否定了忠、孝、仁、义、礼、恕、智、信,廉、耻等所谓的封建思想,无比推崇西方的学说与思想。其后,继续持批判国民性一说的学人,承鲁迅衣钵,并推向极致,继续抨击所谓的封建礼教、仁义道德,进而否定了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把中国的历史看成一片黑暗,声称要为祖宗赎罪,把中国文化说成是口大酱缸,中国人都是其中的酱缸蛆,批判儒家文化只会培养出中国人奴性……渐渐,由批国民性,演变成历史虚无主义与逆向种族主义,并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与普通国人的意识。依据是中国近代被西方列强打败了。而中国几千年的强盛、辉煌、绵延不绝,中国近代不屈不挠的抗争取得独立,艰苦奋斗逐渐壮大等事实,则完全被忽略了。
摩罗先生等少数人,面对这一强大、一统天下的思潮,发出了自己的质疑,仅仅从学术自由与思想独立上来说,也是极为可贵的。
柯文先生没有与摩罗先生正面探讨这个问题,而是举了两个例子以说明今日国民劣根性依然存在。一是中国游客在飞机上大打出手,一是医闹围攻医生扬言要逼其喝尿(诚然柯文先生所言为事实,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中国上演),但是,我们仔细去分析就会发现,柯文先生所举的两个事例与当年鲁迅先生批判的愚昧、麻木、逆来顺受、自欺欺人的国民性,已经完全不同了,而是截然相反的。柯文先生也自知心虚,所以他在文章中写道:鲁迅如果活到今天,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要“哀其不幸,怒其乱争”了。
为什么会“乱争”呢?不就是批判国民性的先生们“怒其不争”而使他们“乱争”起来的吗?不就是先生们将中国的仁义道德等传统文化全批光了,所以中国人从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起来,所以中国人从此寡廉鲜耻起来了,所以中国人从此不恕、不礼起来了吗?这能不大打出手吗?
好比有一个人,当年比较肥胖,医生说这是肥胖症(把肥胖说成是肥胖症,多少还不算太离谱)。在医生的批判下,这个人努力减肥,减得过头了,变得极瘦。可医生还说这是肥胖症,还要按治肥胖症的方法治,这不是可笑吗?
若要不争,那便要恕,要礼,要仁义道德,要肯定(至少部分肯定)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这就让批判国民性又批判传统文化的先生们难于自圆其说了。当年批判传统文化又“怒其不争”的是他们,现在怒其“乱争”的也是他们。真不知柯文先生的逻辑在哪里。
抑或柯文先生的意思是,既要“争”,又要“争而不乱”。像孔子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那样,柯文先生,肯定是不赞成的,那么柯文先生所要的“争而不乱”,无非是指“法治”了。只是我等升斗小民,每日柴米油盐,这等小事官家只怕不屑于受理。纠纷往往事起突然,等我状纸写好,那人早不知道哪去了,还怎么“法治”呢?再说,见到大盖帽,上了法庭,没钱请大律师辩护,没关系疏通关节,有理也没法气壮。谁有耗得起那时间、精力呢?我等小民可请不起代理人前去奉陪。既“怒我不争”,我等只好“乱争”一气了。还请柯文等先生勿怪。
各位批判国民性的先生们都主张学习西方,西方教育可是主张“表扬为主”、“快乐教育”的,为什么对中国人却一味的骂,一味的批呢?连你们批判的中国儒家都认为“人人可为圣贤”,并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加风,必偃。”先生们不能“风行草偃”,却怪中国人有国民劣根性,这可算不得君子。
毛主席带领人们争取民族独立,革命造反,从不抱怨人们愚昧、麻木、逆来顺受、自欺欺人。并不认为中国人有什么比外国人更“劣根”的“国民性”,反而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毛主席早年立下的宏愿是“改造中国,改造世界”。在他看来,世界与中国一样需要改造,改造中国是改造世界的前一个步骤而已,这正合乎儒家所说的先修身,再齐家;先治国,再平天下。
毛主席的这种判断是正确,所以毛主席取得了成功。带领人民创立了新中国,在这片饱经西方列强蹂躏掠夺的国土上,建设出了一个强大、昂扬、和谐的国家。鲁迅先生再也不用为中国人之“不幸”而“哀”了,为中国人之“不争”而“怒”了。不管是侵入我领空的美国U2飞机,还是觊觎我国海域的越南军舰;不管是美国纠集的十六国联军,还是苏联在边境的陈兵百万;不管是印度阿三的台前跳梁表演,还是美苏两霸幕后的魅影重重,但凡侵犯我国领土领海领空的,威胁我国安全的,中国都予以坚决彻底全部干净的消灭之。在对外“争”的同时,又有对内的“不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干群关系和谐,军民团结如一人,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人人学雷锋,处处很祥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支持援助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与建设,倡导大国小国一律平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划分“三个世界”,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一致拥护。广大穷兄弟们将我国“抬”进了联合国,成为了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用万隆精神、五项基本原则改造了联合国,一改这个世界上“大国吃小国”“强国吃弱国”的“吃人”规则,初步实现了“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宏愿。
这总该让人满意吧?不,有人不满意。他们扯起鲁迅先生批判国民性的往事做虎皮大旗,大肆鼓吹逆向种族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河殇》的拍摄,《丑陋的中国人》的出版,宣告了“历史的转折”的到来。对外变得韬光养晦,“三和一少”了。中国使馆被炸,不争;侦察飞机被撞,不争;钓鱼岛被日本国有化,不争;南海被小混混霸占,不争。国有企业白菜价送给外人、个人,优质国有资产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矿藏鼓励外人、个人狂采滥挖,拼命掏光稀土以满足他国“配额”。财政补贴出口,给西方送去低廉的物价,把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留在国内。中国人辛苦挣来的外汇,用来购买美国不打算兑现的国债,再让美国用这些钱到中国来收购优资资产、宝贵资源。用优惠、倒贴的政策招商引资,挤垮国内的民族企业。让他们榨取中国人的血汗,耗尽中国的资源,污染中国的环境,拿走产生的利润,给中国政府留下他们唯一感兴趣的GDP。加上官僚买办资本攫取的巨大利益,留给中国人民锅里的饭是越来越少了。对外“不争”的同时,却鼓励内部的“争”。开展“先富”竞赛啦,打破铁饭碗啦,竞争上岗啦,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啦,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啦,释放人口红利啦,把老百姓住房问题交给开发商啦,把看病问题交给市场啦,把教育办成产业啦……一面鼓动中国人发家致富的欲望,一面给中国人制造巨大的生存压力,一面又告诉中国人“解放思想,去摸去抓”,把个中国社会生生变成了一个丛林世界,让人与人时时上演生存竞争。那个焦虑,不安,狂躁,疑心,冷漠、残酷啊,哪还顾得上社会公德?哪还在意良心?怎能不为一点小事而大打出手?怎能不为医疗纠纷而围攻医生?怎能不为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女人出卖贞操,男人出卖血汗,官员出卖权力,商人出卖诚信,偷、抢、拐、骗、劫、杀、奸到处时刻上演……于是就演变成了今天的“乱争”了。
然而我们的先生们又不满意了,非让中国人坐实了就是“劣根”,就是劣等的国民性不可。给中国人套上逆向种族主义的枷锁,将中国人骗进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让中国人像猫一样,追着一根所谓“国民性”的尾巴兜圈子,自卑,自虐,自残,永远不能明白现在“乱争”的真实原因,永远不能发现中国人被统治被剥削的秘密,他们才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