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蓝羽:拨乱反正寻联合,我做当头炮!

火烧 2015-04-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78
蓝羽呼吁左翼群体凝聚共识,推动大联合大发展,强调在不同派别间寻求共同利益,支持运动中的正确事件,促进政治团结与进步。

 作者按:在看了“北京左翼形势分析会议”的各位老师发言后,内心一直在心潮澎湃。近日复兴网上又刊登了白阳同志给张宏良同志的一封信,笔者看后感到了是该将“共识”凝聚起来的时候了。为此,仅对当前形成这来之不易的“共识”热度,为实现范景刚同志所提出的“大联合大发展”之目的,笔者自告奋勇先打冲锋;将“大联合大发展”的诉求预热;以期为后面的理论大家更高起点的进入添柴加火。

 

 

“底色”与派别的不同;不能妨碍对运动着的某个正确事件有最基本的认知态度;更不能成为否定一切的理由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提出一个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具体情况是笔者在微博里就即时的新闻事件;当批判和揭露修正主义频率较多时候,会遭到某些拥派的疑惑和反感,以为这是在推墙反习,是负能量,有极左倾向,于是极左汉奸的帽子时刻憋着准备出手。相反在批判和揭露汉奸公知频率较多时候又会遭到反派的质疑与不屑,说是为特色维稳,骨子里有添派倾向,添菊保皇的帽子也时刻憋着出手,实际上这个帽子已经被许多人扎扎实实地扣上了。而还有些同志把辩证法当中互通运用的认识简单地称之为“骑墙派”(此方面不做阐述)。围绕此现象展开阐述如下:

 

如果回到十八大以前的那些个岁月里,极少数极端主义者的“推墙派”们或许在众多红友里通过自己的不断游说;兴许还能有一定的市场。如果是仅仅停留在认识上的争论而不妨碍对运动着的;正确的东西采取客观上的承认、鼓励和支持的态度,也可以把其当做在那时的情境之下;一种较为固执的观点认识;想做学问的人哪一个不会固执呢?这里就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可以接受学术上的对立争议,甚至是同志之间的较为激烈的争吵,哪怕一不小心的“骂娘”;只要心里牢牢记住这是同志之间的;学术上的争论就可以,这样就反而会实现在斗争中求团结的目的。但这最大的前提是必须要做到这种学术上的争议;应当不能妨碍承认、鼓励和支持一切正在发生的;属于进步性质的具体事件。那么何为进步性质的具体事件?简而言之就是对时下人民群众有极大利益上的事情。比如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在几次围剿战中造成我军长征的前后损失是那样惨重,这不能讲不是血海深仇;不能讲不是敌对意识形态。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董振堂将军放下屠刀与红军合作这一运动着的;前后各细节事件采取了承认、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当然包括后期白崇禧等军阀“送客式”的举措,不论其动机和政治底色;但至少客观上是正在作出对红军和广大苏区人民有极大利益上的事,共产党就这件事否定过吗?同理,那么多抗日国军将领和广大士兵,尽管与我军存在血海深仇;尽管存在主义之争锋相对。但我党否定过他们具体的抗日举措吗?比如长征途中的国民党将军薛岳,那可不是一般的血海深仇。但对其具体的几次长沙会战我党有否定过吗?更别说戴安澜将军,毛主席对之态度大家也众所周知。这就是即使保持认识上的差异或者是对立,但不妨碍对正在运动着的事件作出是否正确;进而根据正确与否采取反对或是承认和支持的态度。哪怕是对日军,只要他正在做着有利于人民利益的事,比如终于想通了准备放下屠刀,决定投降的过程,包括解放后对待日军战俘事件上的态度,就这些事本身我党也均是采取了鞭策、促进、承认、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当然这同时也不妨碍和动摇我们对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任何事情都是运动着的,包括人的思想,思想决定了其后面之行为;但正确的某单个行为反过来又可以逐渐促进形成正确的思想,如何捉住某单个正确的行为机会呢?依靠的手段基本就是促进、鞭策、鼓励、承认和支持。过去我党基本上是在敌对阵营里主动去寻求这样的机会,有了这个主动寻求也就自然训练出来了不同一般人的政治敏感度。毛主席的统一战线思想难道不是最好的例证吗?可笑的是,我们中许多所谓的;自己标榜的左翼思想者,在面对对方主动出现的某些有利于人民群众正确的行为举措;如果没有那个政治灵敏度那也理解,但总是反过来去鼓动他人去抹杀;去歪曲;去彻底否认,不接受自己的说法就棒打一锤;这是一个左翼政治参与者所应该做的吗?当然对敌对阵营里发生的“某一件正确的事情”所采取的支持态度与程度;如果到了过于联想夸大到超越阶级利益;或是失去自身斗争独立性原则的性质,那我们也应该据理反对。比如对蒋介石的某一阶段真心的抗日举措,就拿血战台儿庄来说,中国共产党能做到假装没看见而无动于衷吗?甚至还联想去大发指责血战台儿庄里的阴谋论吗?如果能;那就不是毛泽东主席领导下的共产党了。但有些号称“毛派”人之表现;倘若真回到过去按照他们的逻辑表现;恰如面对现在习王轰轰烈烈反腐整肃的态度一样,可能就会当着全国人民的面装大尾巴狼没看见。这样一比,就会发现很可笑。如果还不领悟反省,那就是政治上的愚蠢,行为上的短视,人格上的自私,如此最后就只能是落得个孤家寡人的结局。当然我们也反对因为蒋介石付出了极大代价打胜了台儿庄,马上就把支持这件“具体事件”上升到;统一战线一切要通过国民党的程度。

 

把理说透彻了,那么就来说说文章前面所说的普遍现象。因为后者下面还有涉及就不在此详述,重点谈谈拥派里表现出来的普遍现象。目前拥派里表现其拥护的行为大多数都是以正面讴歌的方式进行着。体制内的左翼基本就是这个方式,而体制外的似乎也主要是用了这种方式,区别就是体制外的更加真诚。但体制内这种方式已经严重“变异”, 从党媒、官媒和其他媒介对待反腐战果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普遍都知道只要学习毛泽东去真心依靠群众抓贪腐;这些反腐战果完全是可以预估到的。但恶心的是明明是内心心知肚明的结果,硬是要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要么故作警醒,要么假装歌功颂德;把反腐战果说成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却就是不提毛泽东时代的何以清明?提到毛泽东就羞羞涩涩,扭扭咧咧,遇到反毛反共反社现象就习惯于默许的;显现出软弱无力的样子,在这样状态下自然就每每提到腐败根源个个隔靴搔痒,装大尾巴狼的旁侧敲击,拼着命地往技术、政策、制度、设计上靠,偏偏不往马列毛主义立场上靠。中央每往深处进了一步,底下就又集体排山倒海地装一次,如此反复(选自《蓝羽:“新闻热点”微评下的改开足迹》)。此“伪拥护”在体制内就像传染病一样蔓延,这种情况下我们体制外左翼更应当要用鞭策和深批的方式;促使和促进社会真实状况之本来面貌的上传;从而倒逼着整肃等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方针在最需要的领域内;形成习式正确政策下达执行的强大市场需求,如此就能达到上下互动促进的螺旋式发展状态。然而拥派本身这一时下的“拥护”之思想认识没有错,但由于大多仍然是采取了正面的真诚讴歌;并对这种方式产生习惯以后,问题就出来了,许多同志以为目前批判和揭露过多的修正主义社会现象就是等于推墙的嫌疑,就是反习的嫌疑,甚至出现过激者乱用极左和汉奸帽子。笔者认为,批判修正主义与推墙没有关系,反过来是恰恰为了真正保护这面墙,这不是反习而是真正有效地拥习。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正面大力支持反腐整肃,作为体制外的左翼思想者更应该有高层次的觉悟,在媒介前沿通过批判地斗争方式,使用鞭策、揭露、促进、倒逼、鼓励、承认和支持等手段;将改开的反思共鸣而不是推墙;引导上升到政治路线上来。揭露批判修正主义改开路线,本质上就是要与修正主义集团争夺群众,以促进他们向着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分化。因为不如此就会拱手让自由派以资产阶级伪民主的方式获取争夺群众的机会,从而促成修正主义集团向着不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分化。按照某些拥派同志的逻辑,目前习近平主席的反腐整肃也有“负能量”的嫌疑,根本不利于党和政府的稳定,某些势力已经在这方面有所表现,说什么反腐会亡党,会损害党的形象,应该适可而止等等。实际上这种短期看似“不稳定”恰恰是通过斗争来求稳定的辩证法的表现。客观地说;也正因为习近平主席目前看;虽然还暂时是整个特色修正主义集团的底色,但居然能够有这样的表现,我们才更需要加以支持和拥护,而且只要他做的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越多,我们就支持和拥护的越多。如文章前面所说,思想也是运动着的,思想决定行为,但正确之行为的数量积累反过来又可以促使形成正确的思想,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多行善”的要义。通过我们对其正确行为的支持鼓励与鞭策促进,特色朝着最好前途的;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分化转变之目标我们先不说,但这样至少可以延缓修正主义继续深入变质的脚步,为有可能的改良成功奠定了基础。比如张宏良老师的文章对修正主义恶果表现在房价、医疗、教育、养老、金融、文化、法制等方面的深刻批判还少吗?其批判的素材不正是从各大媒介的即时新闻里来的吗?难道说张老师也有推墙派的嫌疑吗?这样的结论可定会在同志们之间笑掉大牙。说到底还是因为不太了解笔者,因为能力有限,贡献就微不足道,如此真正了解也就甚少,从而引起拥派里许多同志的怀疑也好,观察也罢,都均属正常。

 

极端“推墙派”的数量与表现强度为什么会出现比十八大前还要增多与激烈这一反常现象?

 

 

众所周知,习近平主席主政还是两个年头,相信左翼中个人或是整个左翼没有与其有什么深仇大恨,事实上反过来还比前几任做得又好些。证据是过去没有谁敢动的右派大v,至少他动了,彻不彻底是另外一回事。这是否是对左翼和人民有利的事?他提出四风八项、反腐整肃、群众路线是不是前几任没有如此高调的提过?这是不是对左翼和人民有利的事?再来看他从提出到现在,有没有用实际行为来支撑其所言?毫无疑问全国民众现在都感受到了,至少在这个方面相对以前那是言行一致的,这算不算对左翼和人民有利的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具体事件,对这些具体事件和其正在深入的持续;某些“毛派”为何要装大尾巴狼不承认?以标榜自己为左翼队伍那又为何不对正确的;有利于人民利益的事情采取客观正常的承认、鼓励和支持?反过来却又在全国民众面前和左翼面前装沉默,这算是代表群众利益的;传统左翼思想者的正常表现吗?必须说明的是,支持这些正确的事情并不代表;或者强迫每个人失去自己独立的认识,认识上有些人说习是代表特色修正垄断集团利益的;在目前的认识上这个我也同意,而且笔者本身就是基于这样的看法,甚至认为从三十多年改开结果上看;从邓开始都是蒋;汪精卫只不过是其集团分裂而出的一个类似于今天的“西化”集团,但本质上都是剥削和压迫阶级。当然我确信笔者在他们眼里估计就是他们所说的极左余孽。这些都没有关系,事情都是运动着的,包括思想意识,这不妨碍彼此对正确的某一或某几个事件的发生所客观拥有的支持态度。因此有了这些认识就不能搞一刀切,仅仅因为他暂时是修正集团的底色性质;就去否定人家正在作出的一些对左翼和人民有利益的具体事情。打个生活上较为通俗的比方,比如当今生活中那些深深受过婚姻情感伤害的极少数女性;整天抱怨世上没有好男人,看到和提到男人就将“放大镜”武装到牙齿,从而最终落得个孤家寡人,这与看待修正集团是铁板一块或是静止不动的认识是一个道理。所以固执地不成熟起来就会显得很要命;如果把自己搞成了一个“怨妇专家”而不自知那问题就更严重,至少是生活中不适应社会才跑到网上消遣;来满足那点自身过于强大的虚荣,建议需要看心理医生。否则就真只有一个结论:左右合流!

 

为了把更多同志的大脑打通,笔者系统地举出一个宏观上的逻辑现象以供大家思考、辨识与反省,那就是按道理十八大以前;出现的推墙论者无论在数量上和表现强度上;用采取所有各种能想得到的方式来对比;其数量与强度都应该是要远远多于和强于今天;才比较符合我们左翼一贯公认的表现逻辑,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应该的局面似乎刚好颠倒过来。按照这样的逻辑推断,就完全无误的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极端主义推墙者更加拥护过去,这就反过来证明不是所有的极左底色都干净。二是颠倒过来的反逻辑、反左翼自然发展规律的现象只能证明是主观人力的“主观作用力”所形成的。这两点结论进行重叠归纳就可以进一步得出;的确有“左右合流”共同推墙的判断。必须强调一点的是,纯粹是思想认识上支持推墙观点的同志,因其认为此gcd与毛主席领导下的gcd早已变了性质,所以固执的认为a通过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变成了b,但他就没想过b实际上也能通过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再回到a,二者的条件都是经济基础与当时的上层建筑呈现相反的状态(改开提出之时经济基础是国有占绝对优势,目前假设是要整肃回归,那么其经济基础是私有占主流);这也就证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是完全适用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支持习王全面整肃的深刻原因。而顽固认识者把这后面一段演变要么没想到,要么就是违反相互贯通的原理而一概否决。因此固化下来的认识又因为是的确要认真;所以反而往往会不太声张。因为真正绝望之人是知道这是需要实力、策略、条件和时机来支撑的,但这类同志大多数暂时应该不会出现与极右跑到了一块,因为这种绝望却恰恰是来自于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和对修正主义彻底痛恨。如此就得出一个结论,真正想推墙的固执派在他们还没有醒悟和想通之前必须要沉下心来壮大发展红色力量,并试图创造和准备条件,然后再寻找时机,没有这些基础过程;就永远是内心中的设计图稿。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还没转向极右的极左思想,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应当加以团结和挽救的,理由是其底色还没变质,而且都共同有对修正主义者的痛恨,也都有被共同打压了那么多年的感受,这个心情与感受是需要理解的。相反那些已经转向极右的才是需要彻底分离出去的,因为其底色已经全部更换了,说到底就是汉奸,没什么客气可讲。

 

通过以上正反两方面的阐述,笔者发现除了极右或者是少数极左已经转化成的极右,其实大家的共同点就是:围绕壮大,才要联合,只要有了联合才能赢得各种可能和有可能朝各种方向的;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发展机会。如此我们整个泛左翼才能掌握主动,难道不是这样的吗?而这个过程就是被“斗争”填满,与谁斗争呢?当然不是相互斗争,内部只能采取正常争议而且前提是不能为了争议而去放弃对准以下目标对象所展开的战斗。具体斗争对象应是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利益;一手大力支持习王反腐整肃和打压极右,而与修正的斗争底线是坚决保卫剩余的国企,并想办法通过鞭策、鼓励和促进的手段将社会矛盾和危机;引导和上升到反思改革的修正路线上去;以此实现将左翼存量真正的毛主义化。同时另一手又要坚持不懈的打击西化派体制内外的汉奸,自由派公知,并主动挤压他们活跃在传媒、经济、文化、娱乐上的意识形态阵地,以此实现扩大左翼的增量

 

这两手都要过硬,倘若能真正形成这样的共识,那么基层里的那些只对争议感兴趣,不对战斗感兴趣的现象就会在大多数同志之间逐渐产生抗体,当这些同志一旦参与了上述针对两个方面的战斗过程;就会理解和知道张宏良老师果然不容易,那种基本用90%的精力与时间始终战斗在“敌人集中”的媒介前沿,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试问有几个?即使他的文章的确出现了有些过于夸张的现象,甚至出现过不是很严谨的错误现象,但这绝不能成为推倒他和搞臭他的理由,那些试图推倒和搞臭他的人;现在正与一般持正常批评和批判态度的同志混在一起;由过去的暗箭变成今天的公开投匕,甚至还出现了比极右还要恶劣的针对性行为。其目的就是妄图把左翼本身固有的存量从这里拉向自己,从而达到孤立他的意图,客观上满足了极右遏制左翼壮大发展的战略意图。这样的结果到底是有利于左翼还是右翼,只要不装糊涂是很容易做出正确选择的,希望某些向张发起猛烈进攻的同志能够想通这个问题,如果真有什么委屈先暂时搁置;赶紧投入到战斗中去,我相信左翼的大整体是不会冤枉一个好同志的。

 

反过来讲,不得不指出的是张宏良老师在媒介前沿常年如一日的通过自己的实际战斗;努力的实现了并正在继续实现着向左翼圈外来扩大左翼增量的目的,而这个工作目前是无人能达到如他一样强悍的战斗效率。扪心自问,有吗?而目前有的是“人家栽树辛苦施肥,自己坐看只等摘果”之人倒是不少。从这个“公”的角度上看,像张宏良一样的同志不是太多了而是真的太少了,当然我必须公开地讲,左翼内部神话张宏良同志我也反对,这实际上对张老师是有害的。实事求是的讲,笔者其实也很努力的想达到他觉醒民众的作用,但光努力还不够,比我努力的大有人在,得实事求是的承认技不如人,哪方面都不如人,人家是实实在在通过辛苦和劳作才获得壮大左翼力量的“重型坦克”称号。而本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根牙签,但精神是同在的,尽管某些方面我与之有不同看法,甚至是很激烈,但他的精神是值得我向其学习的。

 

如果说向张宏良老师的战斗精神学习;这一提议能够获得共识的话,那么剩下的就是要找准对象进行斗争,同时还要找对战场,把自己的优势特长发挥到媒介上,然后对准所要对准的目标尽情地发起自己的猛烈反击!这就是战斗中的亮剑精神。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这种精神用错了对象,找错了战场;那么结果肯定就是那些“坚守qq阵地,其他一概不管;专盯争议裂口;全神贯注;不上战场;聚精会神又多快好省地将争议进行到底!”的某些还未开化的同志们一样,而且还会大大扩增这个现象的存量。总而言之,批评的话总归是不那么让人舒服,但为了真正的实现大联合大发展,笔者最后再次提议向张宏良老师的战斗精神学习,只要去深入各媒介去战斗,即使出现了客观上的错误那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战斗经验。让我们向着敌对意识形态集中的媒介战场上去,那里才是活跃我们身影的地方。如果想要成为战场上的“神枪手”,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开赴战场;全身心的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战斗中去。同志们!去百花齐放,各自争艳吧!

 

 

蓝羽

 

2015.4.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