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蓝羽:评“王旭光辟谣”新闻

火烧 2015-04-0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王旭光辟谣事件展开,分析愚人节造谣背后的网络舆论反击与薄粉发声渠道问题,解读姜太公文章的机智表达,探讨网络言论自由与法律边界。

 昨日,各大媒介都在传播着一件“王旭光辟谣”新闻。再看原“造谣”文章,内容倒是真的很机智,利用了愚人节之当日;发出了薄粉们自己的声音。可怜的王院长,一个原本只是“照本宣科”的人不幸被当做了反击的炮弹,duang的一声被“被阵亡”;笔者对其甚感同情,这不是地地道道的成了一把黑色雨伞吗?可能是雨太大,终究仍是没有“憋住”,便大喝一声:我很好!结果稀里糊涂地就成了姜太公杆子上的鱼;“愿者上钩”!这位“姜太公”何许人也?一查询,原来并非是新闻里所说的“梅子.红墙梦”,而是叫什么“张麻子”之人,据说快要是什么至x党成员,但此与其文章相比,笔者对其文章内容的“机智”更加感兴趣,这也就明白了梅子先生为何要转载此文了,因为笔者看后亦同感其“机智”了得,若在当时也非得转载了去。这也证明本人与梅子先生以及广大转载的网友倒是有几分心心相惜。下面就分享“姜太公”的机智之处,各位看官看看是否在理。

 1、极敏锐地捕捉到了41“愚人节”这个天赐良机,谁说姜太公就不能过过愚人节?用“250分”宣泄一下自己的愤慨与不平,又没有直接说人家“二百五”,对吧?

 2、“用一把酱油壶装了满满一壶氰化物”;这是作者用酱油壶不装酱油,装的却是氰化钾,来表达案件有“偷梁换柱,狸猫换太子”之观点诉求。

 3、“捏住自己的鼻子一饮而尽”明明是在表达“你怎么对别人的,自己就体会一下‘被捏着鼻子’滋味”的极度不满,宣泄了“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心理动机。

 4、文章里说:“初步判断王旭光是因为患了严重抑郁症而自杀”,严重抑郁症就是指“做了亏心事,所以天不灭你,自己都得灭了自己”,巧妙地利用了当前因众多贪官自杀事实的现象;来完成了自己虚拟的胜利;如此作者的满足感就完整的表现出来了。

 述评:就作者文章事件本身来说,的确涉嫌“造谣”,也的确违反了相关法律。这个必须要承认,但很明显是有意而为之,理由就是薄粉目前的确是处在话语的极弱势地位,无法正常在网络平台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诉求,为了宣泄不满,只能走巧路,因此虽然法理不可但情理尚存。于是愚人节便成了最佳时机,即便是被上纲上线而输了法理,但一定是赢得了情理。只是苦了我们的梅子先生,转载的第二天醒来便从天上掉下个“造谣者”的嫌疑,而且自己还被上了头条,这到底是“躺着中枪”还是“躺着被著名”?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呀。

 好在梅子及时发表了声明,让广大读者很快知道了事情真相,原来她也就是个转载者。但不得不让人奇怪的是,从梅子先生的声明里可以看出,她事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转载会被如此极短时间内广泛传播;而且还会出现王院长声明和其声明的内容被媒介铺天盖地,其行动速度之快是梅子先生自身完全没有预估到的,也是没敢设想到的,更没有预料到自己被头条;并遭到该新闻后台评论里的追剿指责。这里的疑问貌似还是有些深不可测,使得事件有被转移方向之感。

 不过,谈到造谣就不得不说说过去的那些年里,我们的媒介、小编以及各类公知专家的“造谣”可谓是登峰造极,尤其是表现在历史虚无主义方面,表现在对国家领袖方面的污蔑几乎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饿死三千万”谣言到现在都几乎成了一种谁都可以张口而出的东西,那么这样的“造谣”该不该追究呢?而大肆参与传播这种谣言的各大媒介们是否又涉嫌传谣呢?这才是拷问各位良心;而且是当下最需要值得深深反思的考题。

 蓝羽

2015.4.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