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杨明远:通过因果关系来认识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 通过因果关系来认识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

火烧 2016-01-11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通过因果关系探讨历史、现实与未来,结合哲学、社会学与心理学视角,分析因果关系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强调其客观性与普遍性,为理解现象与预测趋势提供依据。

通过因果关系来认识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

杨明远

 

  一、认识因果与因果关系

  因果:因,是能造成、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所以因果,是指原因和结果。比喻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佛曰“因缘果报”。“有因,必有果”,简单的阐明了因果的本质。

  因果关系:是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及其相互关系。对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探索,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于人类的活动,就建立了因果观念的基础”。从概念来源上考究,史料考察表明,因果关系的概念,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关于事物联系和生灭变化的基本法则,通过在历史和实践中的长期应用与检验,进而不断完善,成为人们事实推理和认识未知的指南。 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一种因果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看,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缘之串联而引起的现象。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用实践观点论证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建立起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观。

  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往往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强调因果联系的各个环节。哲学上,因果关系的研究与考察,是以事物的发展变化为对象,为的是探寻事物的成因及其现象的发展走向,做出合理的解释或预测,意在认识运动的普遍规律,发展趋势,从“偶然”中去发现“必然”,由“已然”把握“必然”,从世界的大千变幻中抽象出相对固定的规律。

  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探究,要求尽可能剔除主观因素,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去考察因果关系,因为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特点。

  哲学上的从因到果是一个系统转化的过程,是多因多果的状态,因果关系的范围非常宽泛,甚至可能是无止境的。

  从社会学角度看,因果关系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引起了另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表明这两种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我们常用不对称关系来界定。

  心理学家将其归纳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

  佛教则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易经》等书上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报应,如影随形。”

  ……

  对于原因和结果的判断问题,即“此果为何因所结”或“此因会导致何种结果”的问题,它是人类求知思考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

  因果关系具有以下的特性:

  1、客观性。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

  2、普遍性和必然性。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也必定是另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永无休止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都是因果!

  3、特定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为了了解单个的现象,我们就必须把它们从普遍的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一个为原因,另一个为结果。

  4、时间上的顺序性。在客观事物不断更替的运动中,一般表现为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结果不可能在原因之先存在。二者的时间顺序不能颠倒。

  5、相对性。在整个客观世界中,各种现象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无数的因果链条。一种现象相对于被它引起的结果而言是原因,而它本身又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结果。

  6、复杂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因果联系复杂性。既存在“一因一果”,这种简单的因果关系形式;也存在一因可以同时引起多种结果即“一因多果”的因果关系形式;还存在“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等等表现形式。

  ……

 

  二、通过因果关系认识历史

  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纵观其过程,不难发现,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时时、处处都有因果关系的发生与存在,也正是这种因果关系,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制度的更替。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又出现了社会主义社会,还曾形成过社会主义阵营,占据过世界的半壁河山,这些都是“果”。那么,是什么“原因”结出的这些“果”呢?是人类认识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广大劳动者阶级的觉醒和斗争,才促使结出了生产关系不断改变这个“果”。

  历史周期律。社会不公,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倍受压迫与剝削,被迫起来反抗与斗争,是出现历史周期律的“因”,改朝换代就是其结出的“果”。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苏联、东欧的內部看,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他们背弃了马列主义,使得苏联共产党不再姓马列了,国内,造就了一批富翁及为富翁服务的精英,对外也走上了社会帝国主义的道路。从外部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集团,长期的、软硬兼施的对苏联及东欧各国,实施颠覆、渗透,乃至于破坏活动,……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经受不起內外的折腾,最终通过来自上层的“革命”,因而变质了。这是“多因一果”的表现形式。

  ……

 

  三、通过因果关系观察现实

  中东乱局,是各种矛盾全面爆发的反映,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多因多果”的关系。其中,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民族、以及教派之间的恩恩怨怨是“因”。叙利亚局势的恶化,难民危机、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地发生,……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大国都已无力保持与维护中东的稳定,这是前因结出的一个“果”。中东的乱,巨大的难民潮的湧入紧邻中东的欧洲,引起欧洲全面的动荡不安,这是前因结出的又一个“果”……

  IS的崛起。IS在伊拉克起家,在叙利亚做大,并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就是源于西方对伊拉克的军事侵入和占领,使迷茫的群众陷入到极端的宗教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情绪之中。对于许多穆斯林来说,被压迫的现实,和IS重现伊斯兰帝国往日荣光的愿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断地证明着伊斯兰国的合理性,从而成为了IS招兵买马的可靠来源,并吸引了许多外国战士的到来。这样就结出了IS这个“果”,也是使这个“果”不断能做大的“因”。

  2016年1月6日,朝鲜宣布成功地进行了氢弹试验,这是“果”,那么“因”又是什么呢?朝鲜宣布氢弹试验取得成功的声明中是这样说的:【朝鲜实施氢弹试验,是针对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变本加厉的核威胁和恐吓,为彻底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生存权,坚决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地区安全而采取的自卫措施。】……

  中国A股四天之内,出现四次熔断,数万亿财富蒸发,这是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引进美国熔断机制的人,没有学习好,使中国的熔断机制设计得不合理所造成的。

  ……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遭凶必报。上述列举的一些例证,只是一种现报与速报而已。

 

  四、通过因果关系展望未来

  要准确的认清社会的未来走向,首先必须弄明白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今社会的动荡不安,是不是一种《文明的冲突》?第二个问题是,当今社会是不是《历史的终结》?

  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在其代表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已经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表现为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非洲文明)的冲突。如果当前世界的动荡不安,真的像萨缪尔٠享廷顿所说:是属于“文明的冲突”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将永远不得安宁。在“文明的冲突”中,各种“文明”互相残杀,各自都想压倒对方,争取世界文明的领导地位,这时的“文明”,就背离了“文明”之真缔,变成了反“文明”的不文明。所以“文明的冲突”是个伪命题,是为动荡不安的制作者蒙上一块遮羞布而已。其实,不同文明之间是可以融合的。冲突的实质:不是文明,而是利益。美国著名智库人物布热津斯基,对美国的国家大战略贡献了一条原则就是:“宁可面对伊斯兰世界的破碎化和恐怖主义,也好于面对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挑战性国家。”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和不平等才是出现冲突这个“果”的真正“原因”。

  同样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先生,在《历史的终结》中,只看到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突变,以及资本主义的所谓自由民主制度在世界各地一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个“果”。他看不见,培育出这个“果”的,仅仅是苏联来自上层的百分之一的精英,为了自己的一已私利,而对广大劳动者的背叛和出卖这个“因”。福山先生也看不到厎层占百分之九十九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意愿、觉醒和反抗。

  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并不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也不是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因此构成不了“历史的终结”。世界乱局说明世界上还有很多重大的问题尚未解决,构成历史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还得继续向前发展。这就是历史并未终结之“因”。

  在当今社会里,除了所谓的“自由、民主”外,还缺少最重要的一个要素,那就是“平等”。人与人之间没有平等,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平等,国与国之间也没有平等,……政治上不平等,经济上不平等,人格上也没有平等可言。所以,社会还将继续向前发展。历史没有终结,也永远不会终结。人,也不是最后的人,而将是朝着更高级阶段进化的人。

  “文明冲突”的论者,“历史终结”的论者,都只是站在资产阶级少数人的立场上,站在全世界百分之一的富翁及精英的立场上,对历史和现实的片面看法而已。

  少数人剝削、压迫多数人的社会,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而且也是永远都不得安宁的。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斗争理论,才能看清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华尔街运动打出了“我们是99%”的标语,深刻地反映了自由民主国家经济上的不平等。作为自由民主制度标杆的美国,至今既无法解决那99%的人的问题,也没有办法解决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问题。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伦敦市民又抬出了马克思,《资本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又加印了。……

  展望未来,各种文明,必然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下,团结起来,与各种不文明乃至反文明的思想、制度作斗争,经过漫长的、艰苦的奋斗和流血牺牲,一定会结出共产主义之硕果。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等于社会主义的终结。也不等于历史就将终结于自由民主制。只是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曲折的。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

 

  五、中国应如何面对未来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面对未来,中国怎样才能为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做出应有的贡献呢?

  1、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谋福利。

  2、选拔姓“马”的、愿意全心全意为99%的劳动者服务的精英,参与顶层设计和治国理政。

  3、让人民有机会监督政府,让工农兵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

  4、尽快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5、既要争取物质国力世界第一,更要争取精神国力世界第一,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人类做出表率。

  ……

  以上,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欢迎批评指正。

  注:本文的参考资料除注明出处的外,主要来自百度搜索。

  2016年1月11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