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杨明远:否定毛泽东的文革不能否定中国文化需要革命

火烧 2015-08-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否定毛泽东文革与文化革命的关系展开,探讨文化堕落现象,如巫术化、社会乱象及精英阶层焦虑,强调文化革命的重要性。

  否定毛泽东的文革不能否定中国文化需要革命

  ——读郑永年先生的博文引发的思考

  杨明远

  拜读了郑永年先生8月5日发布的博文《文化的墮落为何让精英阶层如此焦虑?》一文后,产生了一些想法,今分四个方面简述如下,供网友们分析讨论,也欢迎批评指正。

  一、郑永年先生在《文化的墮落为何让精英阶层如此焦虑?》该博文中,写了些什么呢?

  下面这些括号【】里面的文字,就是我摘录的郑永年先生的博文原文。

  【文化堕落当然有很多形式,但最显著的莫过于文化的“巫术化”。】

  【“气功大师”王林涉买凶杀人案成为近来中国社会的一大话题。一个昔日穿梭于政治人物(不乏高层)、富商、大牌明星、著名学者中间,并为这些人所崇拜的“大师”,今日则成了另外一个群体嘲笑、谴责和怒骂的对象。同样,在后一个群体里面也不乏政治人物、富商、大牌明星和著名学者。】

  【类似王林那样的“气功大师”的例子,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倒一个,又出来一个,他们的故事都非常类似,结局也大同小异。在大多情况下,都是官(权力)、商(金钱)、色(性)、学(知识)和巫(术)五位一体得到有效的结合。如果不具备背后强劲的权、钱、色和学的推动,很难想象“巫术”会如此有效流传开来,并被人们推崇备至。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权力、金钱、明星,甚至知识这些群体需要“巫术”呢?】

  【从深层次看,这种现象既不新鲜,更不足为奇,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有很多时期就流行过“巫术”。今天“巫术”又流行起来,只不过是当代中国文化堕落的其中一个表象。文化堕落当然有很多形式,但最显著的莫过于文化的“巫术化”。】

  【当然,当代文化的堕落远远不止于宗教或者类似于宗教的“巫术”活动,它表现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社会行为乱象,难计其数:官员和有钱人“包二奶”(甚至妻妾成群)、大吃大喝、焚烧非传统性冥纸(电视、手机、飞机、美女模本)祭献给先辈、大众炒股、公知骂人等等,不同现象或多或少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文化的堕落。】

  【如果看看机场的一些书店,就知道今日中国的文化之殇。大部分机场书店都堆满了心灵鸡汤、八卦风水、赚钱之道、人际关系、性知识、公知的作品,一些角落里或许还有一些半色半黄的杂志。而电视屏幕则是那些宣讲者的声嘶力竭,犹如布道,仍然是心灵鸡汤、赚钱和八卦。……其实,不用说是机场书店了,各大城市的大书店的情形何尝不是这样呢?】

  【乱象与文化堕落紧密关联】

  【中国社会的种种乱象是和这种文化堕落紧密关联。文化堕落了,人们的行为便仅仅停留在本能的阶段,再也提升不上去了。而本能的思考和行为,就为类似于“巫术”那样的东西的流行开来,提供了理想的文化环境。】

  【放眼去看,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文化的“巫术化”。术数等传统命理学和道观、佛寺香火大量复兴,并且这种复兴绝不是近年来国学热的插曲。……在当今世界的知识体系中,“命”学早已经无法登上大雅之堂。但在中国,无论是“命学”的回归,也是术数的回归,统统被当作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命理和佛道中的一些“邪门学说”的复兴;各种民间“巫术”不仅占据底层社会的各个角落,更登上精英文化生活的舞台(王林的“气功”就是如此)。】

  【文化的“巫术化”是同科学背道而驰的趋势。在科学看来,凡事都有原因、有发展过程、有解决之道等等,但“巫术”则把事物(或者社会现象)归之于一种神秘、似是而非的超然因素。历史上看,当社会成员对其所处环境感到不理解、不确定、不安甚至恐惧的时候,“巫术文化”就会兴起。】

  【文化的“巫术化”确实能反映当今社会,尤其是精英阶层对于中国社会的焦虑。这种焦虑的原因在于,既有的社会理论,无论是官方所认可的,还是流传于民间的各种本土版,或西方进口版,都无法对当代中国风险社会的遽然兴起做出合理解释;或者即使可以从学理上解释,也无法在个人情感层面消除不确定感和恐惧感。于是,这种极大的不确定感造成了无法满足的知识需求,只好去救助于“巫术”。】

  【的确,有太多的因素促成今天的中国很多人感到不安,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伴随着社会急剧转型的,便是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衰落甚至解体;官方正统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的完全脱节甚至背道而驰;通过各种途径而获取的巨大财富缺失正当性;巨大的社会分化导致着穷人的“仇富”心态;公权力的傲慢使得社会有理由“仇官”;法制和法治的缺失使得社会没有有效的方法调解矛盾等等。】

  【不过,没有必要过多地抱怨读书少或者不愿读书的人们,因为实在没有多少书可以读。学生、闲逛者、打麻将者、广场舞者,甚至底层社会那些迷恋于各种“巫术”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社会“巫术化”的对象和受害者。他们的本能思考和行为是文化“巫术化”的产物,而非根源。主要的问题都出在精英。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出在文化创造者或者思想创造者那里。】

  【作家只能提供心灵鸡汤】

  【人要读书,但必须有书可读,而写书的人往往是社会的精英群体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群体。中国的这个主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尽管他们也知道社会道德要重建、文化要重建,但是他们写出了什么样的书?一句话,“心灵鸡汤”。中国人写心灵鸡汤已经有数千年了。孔孟的时候,还算原创,并且非常切合社会的实践,所以他们成为集大成者。之后就没有原创的东西了,要不是天下书一大抄,要不搞得玄而又玄,虚而又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心灵毒药。】

  ……

  二、郑永年先生在搏文中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呢?

  1、告诉了我们,当代中国【文化堕落当然有很多形式,但最显著的莫过于文化的“巫术化”。】

  2、告诉了我们,当前中国社会的【乱象与文化堕落紧密关联】。

  3、告诉了我们,当前中国的【作家只能提供心灵鸡汤】。

  4、告诉了我们,中国【文化“巫术化”】是【产物,而非根源。主要的问题都出在精英。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出在文化创造者或者思想创造者那里。】

  5、告诉了我们,当前中国文化需要革命(或者叫改革),不能因循守旧。因为【当代中国人,和其祖先以及其他社会一样,都需要精神领域和宗教空间。没有了科学,也很难对传统文化进行去“巫”化。今天在文化复兴的幌子下,各种低劣的“巫术文化”公然登上文化舞台,并被各个社会群体所拥簇。……人是有精神需要的,如果不能在公开的市场上(例如各类大教)得到,就会千方百计去地下黑市(例如各类家庭聚会甚至邪教)寻找。】

  ……

  三、读了郑永年先生的博文,能使我们看清些什么呢?

  通过拜读郑永年先生的博文,使我们看清了当前中国文化层面的乱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看出了当前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也使我们认识到了,否定毛泽东的文革,不能否定中国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中国还是需要文化革命(或者叫文化改革)的。

  四、需要与郑永年先生商槯的两个问题。

  1、郑永年先生在【《文化的墮落为何让精英阶层如此焦虑?》】该博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中国也的确发生了启蒙运动,但性质很不相同。中国主要是政治和革命启蒙,无论是“五四运动”的启蒙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启蒙,重点都是政治。五四时期,迫于帝国主义的压迫,民族生存面临深刻危机,政治启蒙无可非议。1980年代也一样,也被认为是如果没有政治启蒙,中国人就要被开除“球籍”了。直到今天,仍然有大把人时刻想再兴起类似的政治启蒙。】

  郑永年先生在博文中,避谈毛泽东时代,否定了毛泽东时代的启蒙运动,这就等于将毛泽东在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功绩给抹杀了,这就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毛泽东时代的启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启蒙。【上世纪80年代的启蒙】,是特色社会主义的启蒙。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不论人们是从正面还是反面去评价,其历史地位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浓墨重彩的,任何人都是抹杀不了的。

  2、郑永年先生在6月23日发布的另一篇题为:【《中国的第三个三十年三手段定成败》】的博文中有这样两段话:

  【毛泽东的30年,在前半段从事建设,通过国家的力量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体系,巩固了政权,但是后来进行“继续革命”,转向了政治运动,反而破坏现存制度。尽管毛泽东也在寻求一种新的制度形式,例如他试图把社会运动制度化,七八年来一次,但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政治运动的目标是针对现存制度的,尤其是官僚体制。】

  【不过,毛泽东时代也是有贡献的,这不仅在于人们所说的“消极的贡献”,即文化大革命之后,人们认识到社会运动的破坏性,因此转向了从事经济建设,更在于其“积极的贡献”——毛泽东为改革开放之后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这并不是他所预想得到的。】

  从上述这两段文字中,反映出郑永年先生只看到了毛泽东的文革的“破坏性”,却沒有看到否定了毛泽东的文革后,中国文化的巫术化等等造成的破坏性,而后者的破坏性,比毛泽东的文革的“破坏性”更大,更持久。郑永年先生更没有理解毛泽东的文革,正是为了防止中国文化的巫术化,剷除滋生巫术的土壤,不让巫术重出江湖。所以中国文化巫术化,不是出现在毛泽东时代,而是出现在毛泽东已逝世,否定了毛泽东的文革以后。

  中国文化巫术化的破坏性,将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政权,才会【让精英阶层如此焦虑】。精英阶层的焦虑,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来自对毛泽东的文革的又恨又“爱”。不如此,就不能使中国文化去巫术化,也就保不住他们现在的既得利益。

  2015年8月20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