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救救孩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危险现状
高岩:救救孩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已经接近爆炸的临界点
近年以来、仅仅是一个贵州毕节,先后出现的留守儿童死亡、自杀、他杀就已经使全国公众口瞪目呆;事实上中国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黑色癌变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持续不断发生的变迁,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单亲家庭儿童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最尖锐敏感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普遍社会负面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和关怀,关系到党和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关系到中国国家发展的本质。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其广大乡村中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即没有能够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故又称之为留守子女、留守学生、留守儿童等。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6亿人,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在农村多为留守儿童,在城市则是流动儿童。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留守儿童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湖南、贵州等劳务输出大省。其中,仅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就占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10.73%。
与留守儿童同时存在的还有在城乡的流动儿童,其规模则达到3581万;流动儿童高度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但部分中西部地区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比较突。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而且在少数几个省份高度集中。流动儿童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占全国12.13%,规模达434万,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数量较多的还有浙江、江苏两省都超过200万人,四川、山东、河南、福建流动儿童也都超过150万人。流动儿童最多的这七个省份占全国流动儿童百分比之和为45.71 %,人数之和达1637万人。部分地区流动儿童占当地儿童比例很高,上海市每10个儿童中就有4个是流动儿童,北京和浙江每10个儿童中有3个是流动儿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异常突出,如宁夏、新疆、青海和贵州分别高达41.76%、41.50%、35.79%和34.43%。
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已近一个亿的规模,还在逐年扩大;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殊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面对城乡二元制下的户籍、教育、医疗等壁垒,迫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的将子女留在身边照顾、管理。一方面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高额费用,另一方面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舍简陋,教学质量没有保障,更无法解决升学考试的难题,于是农民工只好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原户籍地交由另一方或者其他亲戚朋友照顾、管理和保护,而这些被迫留守下来的未成年人子女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其基本的家庭生活环境缺失,尤其是家庭中父母的缺位以及其他现实生活压力对儿童成长环境的破坏。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身心发育不够成熟,因此,对留守儿童的监督和保护,就成为影响其健康成长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因素。由于父母监护的缺位和委托监护的不力,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行、学习成绩、身心健康、安全防范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五大缺失”,具体内容如下:
1、 生活失去帮助;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表现在饮食方面,力求吃饱就行,合理膳食和营养搭配不敢奢求。而且,对于年龄稍长的留守儿童往往还要负担家务、耕种农田、饲养家禽等,生活状况实在令人揪心。
2、 安全失去保障;留守儿童人身安全问题存在的隐患是日益突出,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面临着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据中央电视台有关报道,2008年中国大约有2万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而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据相当一大部分。事实上,近些年来,由于疏于监护,安全教育缺位等问题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居高不下,被虐待、辱骂、性侵、溺水、触电、自杀等现象频频见诸于各大媒体。2011年2月,河南嵩县一名10岁留守男孩被村霸殴打致死,并抛尸河中;2010年大年初五,浙江省天台县下路王村五名留守孩子溺水死亡,其中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仅五岁;2006年至2011年期间,安徽寿县某农村小学教师张某以补课之名多次猥亵强奸留守女童。另据有关部门反映,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
3、学业失败;现实的留守儿童教育普遍存在着由于父母监管和亲情缺乏而产生的问题,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成绩和行为普遍出现问题,即使少数学生成绩优异,也由于父母寄予过高的期盼,而负荷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在抽样调查的外出打工家庭子女中,有46%的学习成绩较差,42%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习成绩优秀。由于无人督促和辅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学习没有动力,逃避学习,厌弃学习,甚至中途辍学。在这种教育状态下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目前已经高度形式化的国家各级考试制度、包括高考和后续的各种职业进入考试过程中完全没有胜出的可能;势必造成贫困的代际传承。
4、心理失衡;青少年时期处于情感变化、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缺乏和父母情感沟通的机会,而其他委托监护人又不能代替双亲的关爱和温暖,也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会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在实践中,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缺乏安全感、情感脆弱、敏感悲观、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等问题。据国内有关心理专家研究,留守少年儿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自闭型,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二是逆反型,暴躁冲动、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等。
5、行为失去规范;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面临着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由于缺乏家庭学校和环境的有效关怀和约束,留守儿童易形成拉帮结派、抽烟、打架、偷、抢等不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儿童的顺利社会化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正向的亲子沟通使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内化父母的规则与期望,避免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处在托管的状态中,他们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其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发生偏离,同时监护人对儿童的不良行为约束力度不够,有的甚至是不管不顾,以至于很多过错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实践中,行为失范通常表现在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沉迷网吧、吸烟酗酒、打牌赌博、拉帮结派等,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正常社会所能够承受的范围;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涉及到未来中国青年一代的基本素质和思想情感的构成;如果未来中国社会中有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少年在童年时期经历过悲伤、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阶段,而这个问题始终未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各级政府全力介入、以及有效的社会化和救助性的社会资源介入,这些留守儿童内心的伤痛将是他们一生中心灵的阴影,并且会随着他们进入社会而成为全社会的问题。
因此现阶段接近亿级数量计算的中国乡村儿童和他们父母的留守和流动问题,如果始终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将会直接转变成中国下一阶段的社会问题;如果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在各地流动的儿童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妥善处理,未来这一代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个体教育素质、情感素质、社会性素质,甚至对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政治倾向,都令人担忧。
中国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农村问题,已经事实上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社会变化中最大的负面因素和败笔;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有如此众多数量的父母、因为非战争和灾荒的原因而放弃了对自己子女的家庭责任,也从来没有如此数量的儿童在幼年期被剥夺了父母的关怀,而成为事实上的情感和关怀缺失的孤苦伶仃的留守儿童。可以说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未来历史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未来成人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对他们童年时期生活的评价。
如果改革开放和中国的城市化在他们的记忆中只是与父母的惨痛分别、和他们对父母家庭温暖的渴望而又无可奈何的伤痛,则无论中国总体上有什么样的物质、文化和社会进步,这个在数以亿级的留守儿童长大后的群体记忆中是灰色的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童年人间温情的时代,不可能在这些人们的心中得到正面的评价。我们一定要记住历史最终是写在人心的——历史无法将一个亲情缺失到如此规模的时代称为所谓“盛世”。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问题,已经深深地涉及到中国社会的结构、改革开放时代的性质、中国各级政府的本质、以及全体中国人的道德和良心;可以说这个问题已经是中国目前社会最严重的潜在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这个问题的解决意味着中国重新反省自己的道路和现代化的价值,而这个问题的延续则意味着中国发展模式遭遇到无法解决的核心障碍。因此解决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问题,将是中国改革开放数十年后势必进行的下一步社会基本倾向和人们行为和心理变革的试金石和转折点。
如果我们任由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问题蔓延而无动于衷,这意味着中国政治、社会、法律、道德的全面腐败和堕落;无论我们的经济怎样发展、我们反腐败又抓住了多少贪官,而只要中国乡村和城镇还有接近数以亿计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始终得不到解决,我们就始终没有真正抓住这个国家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即人民共和国一切为人民的宗旨,中国社会离最终溃散因此只有一步之遥。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关注国内所谓的“左派”网站,在看到左派们通过各种尖锐的批评实际上在为我们的时代作出另一种贡献的过程中,不能不说多数时候一些“左派”都是一些空谈和坐而论道。我们不仅需要批评和坐而论道,我们更需要改变社会的行动!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现阶段已经事实上成为这个国家未来最大的隐患,我们也知道这个问题涉及到国家总体结构和时代的趋势,但我们即使不能直接治标,我们也应该从良心和道义出发,尽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为改变这个趋势,为中国的下一代和人民共和国最起码的人心和道德基石的稳固作出我们的贡献。其实在帮助全国接近上亿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拯救自己的道德和良心,拯救我们未来的社会。
已经到了21世纪、鲁迅先生当年的呐喊还是那样震撼人心:“救救孩子”!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