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大肆反对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大人物”是谁?
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后,中共、苏共两党就产生了分歧。1958年11月30日,赫鲁晓夫在与波兰领导人哥穆尔卡会谈时,表示了对人民公社的反感。他说:“中国人现在正在组织公社。在我国这在30年前就曾有过,对这个我们腻了。可是中国人嘛,就让他们去尝试吧。当他们碰得头破血流时,就会有经验了”(《党史文苑》2005年21期《赫鲁晓夫三次访华始末》)。赫鲁晓夫并于1958年12月1日会见美国参议员汉弗莱时及于1959年1月在苏共二十一大的报告中不指名地影射攻击中国内政,开创了一个党不指名攻击另一个党的恶劣先例。
1959年9月15日至27日,赫鲁晓夫对美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访问。下飞机后,赫鲁晓夫表示:“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挡我们两国的关系建立成睦邻关系” 。“在和平的环境中,我们两国人民更有理由、更有可能友好合作”(《赫鲁晓夫言论》第十三集)。赫鲁晓夫从美国回国的第二天就赶往中国。
195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纪念日。9月30日,赫鲁晓夫带着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委托,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不满,匆匆赶到北京来。这时的赫鲁晓夫觉得自己的地位已经稳固,不再需要中国的支持,而中国的日益强大倒是对自己的威胁。本想控制中国,但也没有达到目的。于是他决定联合美国对付中国,并不断指责中国,给中国颜色看。10月2日,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人与苏方赫鲁晓夫、苏斯洛夫等人进行会谈,会谈成了激烈的辩论。面对赫鲁晓夫的指责,毛泽东和中共还是为了避免关系破裂,保持了极大的容忍。
1960年6月19日,以彭真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到布加勒斯特参加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中共代表团一到布加勒斯特,就受到全面封锁”。“24日,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团举行会议,即苏共提出的所谓‘会晤’。‘会晤’一开始,就对中共代表团进行围攻。赫鲁晓夫又一次对中共进行激烈攻击,涉及中国内政、外交各个方面。彭真给予反击,单批评赫鲁晓夫,批评他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年谱》1960年6月23日注[1])。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片面决定立即招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中苏两党和两国关系,专家撤走、偿还苏联债务,使正在经受严重旱涝灾害的中国人民又雪上加霜。
中、苏出现了矛盾,越南劳动党主席和第一书记胡志明从中劝和。1960年8月10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见胡志明、黄文欢、阮春水时说:“你劝和,是和平使者。中苏不和是不堪设想的。我们惹祸,无非是为了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修正主义。修正主义不反对,很危险”。“中国也有修正主义者,但他们是少数,在干部中和社会上不过占百分之十。他们的思想代表资产阶级。二十年、四十年后还会有修正主义。我们不每年整风,将出中国的赫鲁晓夫。如果中国以后有赫鲁晓夫,修正主义成了潮流,希望你们整我们”(《毛泽东年谱》)。毛泽东还是想团结的。
1960年8月19日,胡志明从莫斯科到北京。当晚,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就会见了胡志明、黄文欢、阮春水及武元甲一行。“胡志明介绍了他到苏联劝和的情况,他说:苏联同志对中国的一些内政的问题和中国同志的某些提法,有不同的看法,如东风压倒西风、百花齐放、人民公社、大跃进、纸老虎等等”(《毛泽东年谱》)。毛泽东、周恩来对苏共讲的问题做了解释。但最终中、苏关系没有好起来。
伴随着中共、苏共两党的斗争,是赫鲁晓夫最早地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赫鲁晓夫的路线也导致了苏共的解散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
品行相同的人,其行为往往相似;性质相同的事,其过程往往相似。
1979年1月29日,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历史时刻。此前不久,中美两国刚刚结束了近30年的敌对和隔绝,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起过关键作用的邓小平,此刻又作为中国人民的代表,开始增进两国相互了解、友谊和信任的访美之旅。在短短8天访美时间里,邓小平以超凡的外交才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成熟心态,以及中国必将实现现代化的充分信心。
1979年2月17日,也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中国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1981年6月27日,还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01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