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火烧 2015-02-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分析私有化市场经济的弊端,强调共同富裕与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呼吁回归红色精神与共产主义理想。

  中国共产党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改革开放”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旗帜、以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幸福宗旨、以共产主义为目标,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像张思德、雷锋、陈永贵、焦裕禄、王进喜等式的人民群众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动力,以国家主人的热情,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领导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有一个很充分的说辞——发展生产力,有一个很震天的口号——“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什么改革呢?据说“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与“大锅饭”的政策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原因是人民公社的社员出工不出力,产量上不去;国有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企业无动力。在农业上放弃了农田水利和农业机械化,推出小岗村搞“单干”;在工业上实行“内部承包制”、 “减员增效” 、“管理层收购”等,开始了以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度。

  不过,私有化的说法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虽然公有的比例越来越小,那也不能叫私有制。目的是要通过刺激人自私的潜能,调动积极性。特别是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然后“先富帮后富”。

  于是,通过“官倒”(如康华公司)、“管理层收购”(许多是国有资产流失)富了一部分人,也出现了官商勾结抢劫、售假、卖官、走私、贩毒、诈骗、娼妓、拐卖等,也富了一部分人。而百分之九十多的人是不能、或不会如此致富的。

  那么,“先富”能“帮后富”吗?利用人的私欲来提高生产力,私欲到极致了,还会把自己的钱财能给别人吗?事实上还看不到。假如能的话,还能刺激积极性吗?这不又矛盾了吗?

  私有化引导的结果是,“先富”的、准“后富”的都“一切向钱看”、私欲膨胀,活着的似乎再无其他意义了,什么信仰、理想、奉献、主义能有吗?甚至伦理、道德、公平、正义还在吗?现实是乱象滋生,所以,“依法治国”上升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既然市场经济下 “先富帮后富”是不可能的,谁看到了吗?没有的。那“共同富裕”只可能是外星人的事了。但还不能明说出来。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改革开放”至此,事实证明,以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国内革命战争到“改革开放”前的革命和建设能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走的是正确的政治路线,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当家作主,提倡奉献精神,大家能为共同的幸福事业而努力奋斗。所以,改革要避免修正主义,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015-2-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