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定律是消灭资本后的新经济的自然规律
熵定律是消灭资本后的新经济的自然规律
——用《资本论》解决中国的内忧外患(53)
机械论世界观以持久的物质增长为出发点,而熵的世界观则以保存有限资源为思想基础,实现前者到后者的过渡并非易事。三个多世纪以来,是资本主义统治着全世界,资产阶级在用钱赚钱的活动中,遵守的是机械论世界观。与此同时,在用钱赚钱的活动中,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以金钱的面目出现,围绕着赚钱的目的运动,赚钱的活动是无限制的,所以,一切物质的能量的耗费,也就是无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下,熵定律的自然规律也就在赚钱的活动中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我们的周围到处是堆积如山的垃圾,无处没有污染:从地面冒出来,在江河里渗透,在空气中滞留。它刺痛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的皮肤变色,肺功能衰退。由此可见,要把机械论世界观过渡到以保存有限资源为思想基础的熵的世界观,就要消灭资本!消灭资本后的新经济就人类永恒的一直到人类灭亡的经济,这种经济就是马克思主义说的社会主义经济。熵定律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的自然规律。
第一,迎接新的经济理论
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都依赖于非再生能源基础;多亏有了它的恩泽,工业化国家才得以生存。所以,非再生能源时代的结束,注定工业时代也要结束。当非再生能源贮存器告罄,以其为基础的全部经济上层结构便将开始分崩瓦解。上层结构的各处正在出现裂痕,但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所剩的非再生能源仍然难以胜任修补工作。地球上每个人最终都得正视这个严峻的事实。在美国历史上,我们生活还从来未遇过如此严重的威胁。如果非再生能源的流动慢到使美国经济机器嘎然而止的地步,人们便会吵吵嚷嚷地呼吁立即采取行动。其时,就不会再有什么自由派、保守派与鹰派、鸽派可言了。只有几百万绝望的人们在拼死争取救济。这一天并不遥远,每时每刻都可能到来。
从狩猎-采集型生活方式到农业生活方式的过渡需要几千年。农业生活方式发展到工业生活方式需要几百年。这两者都有足够的时间使世界观发生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必要转变。今天,我们正被迫从以非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时代,过渡到一个新型的、尚待下定义的、重新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时代。而且,我们必须在我们这一代完成这项任务。为了这个过渡,人们必须在一夜间转变他们的世界观。我们无暇敷衍塞责、讨价还价,或是暂时推诿责任。成功需要决心——狂热的战斗精神。
从长远看,就象我们的时代不同于中世纪一样,未来的太阳能时代也将不同于我们的工业时代。从眼前看,如果我们要成功地从这个时代过渡到下个时代,有几个基本过渡步骤是至关紧要的。
第二,第三世界步美国后尘的后果
第三世界的人们普遍认为,工业经济越发达,世界其它地方受惠就越多。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是,我们越快地将自然资源转化成经济产品,世人便可多地分享到我们创造的永久价值和财富。既然把这当做国际经济发展的中心原则,那么,把技术进步视做创造更多“永久”财富的基础便不足为奇了。然而,热力学定律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参照物。其实,工业化国家越快地把自然资源转成经济产品,其它国家和后代从自然宝库中得到的就越少。技术进步至多能加速资源的转化,使自然贮存涸竭,而且,在这过程中,制造出了更多的垃圾和更大的混乱。
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到这种现实,还要看到,尚未开发的现有非再生能源的大部分还在第三世界贫穷国家的手中。如果他们的国家想和工业化国家达成更公平的财富再分配交易,那么,这些资源就是他们唯一的王牌。我们中的多数人根本不了解第三世界的现实情况。当我们大谈南半球的贫穷、饥饿、人口过剩等不幸情景时,我们实际上并不知道半个多地球上的悲惨生活。有整整8亿人口正在勉强度日,他们靠200美元以下的年收入过着世界银行称之为“极端贫困”的生活。世界人口中少数富裕者煽起了一场关于世界有限资源的歇斯底里,他们呼吁为后代树立起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的道德观;还是这些人,他们一起阻挡那些与富裕无缘的人过上哪怕是勉强过得过去的生活。人民无须具备神学家的眼光就可识穿他们的真正目的。很不幸,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正在利用新发现的财富走上美国等所谓发达国家的经济工业化老路。由于熵过程加快接近分界线,这些国家的经济政策失误只会把自己国家和整个星球引向灾难。很清楚,第三世界国家应当寻求不同于工业化西方的发展模式。高能、集中化的技术应让位于中等技术。那种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可用于乡村,因此毋需人们从农村社会集体迁徙到肮脏、拥挤的城市里。农业将是第三世界的社会基础。
第三,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要求财富再分配
在美国历史上,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个政治和经济的根本问题——财富再分配。过去,这个问题总是排在我国议事日程的末端。只要经济还在继续扩展,我们就有足够的边际收益(或叫残羹冷菜)用来安抚、收买那些位于经济金字塔底层的人们。由于经济正在紧缩,要求重新分配剩余能源的呼声将来自四方:除穷人外,工人阶级和中层阶级也有可能加入要求重新分配财富和权力的浪潮。
在自然界,由于生态系统某部分的增殖发展,它与其它各部分之间的原有活动关系便失去了协调,这时该部分便会掠夺其它形式的生命赖以生存的负熵(可用能源)。这样,它也威胁到整个系统的继续存在。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当某些人或组织夺得了过多的社会能源时,他们就通过积聚财富和权力而剥夺了其他社会成员赖以生存的可用能源。历史告诉我们,每当社会能源(财富)集中在一些人或组织手中时,社会其他成员的生存便因能源丧失而受到威胁。社会要么土崩瓦解,要么就向革命发展,或者两者同时发生。自然界恢复平衡要靠生物规律作自我调节;而社会要达到同样的目的,则必须依靠协商达成公平的经济原则。为了使熵过程减慢到更适应其性质的速度,我们就要尽量减少能量流通,并且,在所有社会成员中,更加公平地重新分配已减少了的能量。如果我们不能同时完成这两项工作,社会秩序在向新能源基础的过渡中就难免遭到破坏。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重新分配财富,那么,我们的有关降低能量流动,注意星球生物限制的讨论就只会帮助富人把穷人永远地固定在附庸的地位上。
第四,新经济的新能源是太阳能
太阳能动力要比其它任何能量形式都优越。而且,经济现实情况也确保世界将不可避免地向太阳能时代发展。然而,只有为数极少的人分析过这种能源基础变化的深远意义。许多人似乎认为太阳能时代除比较清洁以外,和我们的时代大同小异,有了电动汽车,也就没有了烟雾。城市的运转将依靠太阳能收集器,住宅取暖和降温可用上廉价的太阳动力。生物垃圾工厂将把固体垃圾转化成酒精汽油*燃料。奇形怪状的风车将点缀田野,把我们带回到更加宁静的昔日;无污染的工业机器也在运转,无声无息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消费商品。在太阳能时代,人们好象能够两全齐美了。事实却远非如此。向太阳时代过渡的时期里,我们必须在美国社会的各级,重新组织经济活动。一旦扩散能源(太阳能)将取代集中贮存(矿物燃料),成为社会的能源基础。我们会清楚地发现,现行工业体系完全不适应太阳能时代的要求。
太阳能的利用有各种不同的技术方式:太阳能发电站、光电池、风力、生物量转化,还有从复杂的高技术系统到古老的反射装置的许多收集能量的方法。但是,方法虽多,都以开发散射能流为基础,而不是集中贮存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流具有明显优点,它干净,充足,而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直到几十亿年后太阳自行烧毁)。
我们的未来是太阳能的未来,对此无人怀疑。问题在于,我们是继续旧的思想习惯,枉费心机地企图建立一个加速地球衰落的高技术耗费大量能源的太阳能基础。还是建立一个在其形成和使用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使能源、资源流动降到最低限度的能源基础。无论我们走哪条路,将来的过渡时期一定会伴随着痛苦和牺牲。但我们别无选择。其实,如果我们现在就深思熟虑地,有条不紊地,而不是今后才惊恐万状地完成从现存能源基础到新能源基础的过渡,我们就把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我们正在很快地接近矿物燃料能源环境的极限。如果我们坐以待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根本没有剩余能源可用来度过难关。
第五,旧经济的人是奴隶,新经济的人是主人
现在,我们的世界观和社会传统正在经历一场作茧自缚的痛苦。极目四望,世界的熵已增大到惊人的程度。在日趋复杂的混乱中,我们挣扎着保全自己。我们天天都感受到生物学家早就知道的真理:生物体不能在自己的污物环境中长久生存。毫无疑问,我们势必要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制度改革。适合最大能流的社会结构已不能再维持下去了。我们的制度及其形式、目的和运转方式都将发生急剧的转变。
在高熵社会里,人生的首要目的便是利用高能流创造物质财富并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如此,人类解放就等于聚敛财富。人们尤其注重转化环境,从中获得财富。高熵与实利主义的价值体系把上帝从社会中驱逐出去后,试图建立一个人间的天堂。这样做,我们就把人当作了宇宙的中心。而且,我们把生存的根本目的解释成满足所有可能的物质需求,而不管这种需求多么无意义。
在低熵社会里,人应过节约或斯巴达式的生活,由于消费不再被看作人类生存的目的,它恢复了最初的生物职能。在新的时代,为维持健康和体面生活而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是越少越好。
高熵文化和低熵文化在对待劳动和生产方面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在高能环境里,人类劳动缺少真正实在的价值。这个系统的宗旨是,通过消除人类劳动和实现生产过程各环节自动化而增加能量流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成为经济的唯一目的。在那种缺人不可的商品和劳务生产中,科学管理和生产方法标准化被用来磨灭人的创造性和决策能力。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被视为有失身份,应尽力逃避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到处是“节约劳动力”的设备,使人们难于插手任何劳动。工资级别也反映了我们对劳动的态度:那些胼手胝足的体力劳动者总被归在最低一档;那些坐办公室的白领经理人员则高高在上。
低熵社会里的劳动如同睡眠、思考和游戏一样,被当作生活必需的正当调剂活动。没有劳动,人就不为全人。那种一味“省力”、纵情行乐的人和其他迷于消费、财产的幻想家们一样,理解不了现实的本质。但是,并非每种劳动都是合适的。首先,劳动需要给予劳动者尊严和目的。“为了使人能利用和发展他的才能”,劳动必须遵守人道原则,还要有某种组织形式。在实践上,这意味着,劳动使用的技术类型已成为热力学和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熵定律告诉我们,机器、工厂等劳动工具越庞大,所需资本就越多,能源耗费也越多,它们的熵就会增大。从形而上学的参照点出发,劳动工具的规模也很重要。工具越大,越集中,人类作用就随之降低,变成生产中的一个因素。比如,在汽车装配线上,由于生产过程以机器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所以,从根本上说,工人必须听从机器“使唤”。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无足轻重,而且,正因为如此,人类自给自足的能力也就降低了;工人的温饱必须取决于机器。
在低熵社会里,把一切现象都看作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论理解方法取代了我们脱离生态系统活动的现代人类观。低熵文化强调男人和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局外人。自然不是一种可供操纵的工具,而是在全部自然活动中必须得到保存的生命之源。
在低熵社会里,人类与其它动物以及整个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取代了“征服”自然的概念。如同所有其他形式的生命一样,人类作为个人也是地球上的过客,所以有责任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这样,后代们(包括人类和其它形式的生命)也能在将来享受到生活的甘美。
第六,新经济社会的生产方式
在太阳能时代,农业将被改造成多种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相反,它依靠自然肥料和害虫天敌。有机农业与化学农业之间的比较研究表明:在每英亩产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有机农业能耗量要少三分之二。有机农场生产出1美元的产值要花6,800B.T.U.;而普通农场则要花18,400以上的B.T.U.。
由于将农产品运到美国各偏远市场的能量成本不久将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地方、区域性农业中将出现一种较经济的替代办法。全国城镇里曾有过的农民市场正在卷土重来。农民和消费者由于在食品加工中不断收到中间人的盘剥,所以,他们也开始进行直接交易。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农业将迫使人们离开城市,重返田园。这个变迁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发生的,而是一个缓慢、持久的过程。如果人类生活是为了生存,那么,农业和城市的人口比例最终将会发生逆转。劳动密集型的有机农业完全负担不了那些建立于高能矿物质燃料时代的、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如同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田园生活方式将统治未来的太阳能时代。
尽管城市生活不会消失,但特大城市地区将不再占有支配地位。“大”城市将重新恢复工业时代前5万至10万市民的规模。这不仅仅适合周围环境提供粮食和太阳能的能力;而且,最近几年内无数研究已表明,中心城市的市民增至10万以上后,混乱也以惊人的速度增加。除城市缩小规模之外,交通系统在未来岁月中也将发生巨变。能量成本高涨将使旅行方式发生根本变化,人们将从利用汽车、卡车转而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和长途铁路运输。自行车和步行也将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旅行手段。由于交通发生变化,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也将发生急剧变化。
在未来的低熵社会中,工业生产和服务行业的规模也将受到大幅度缩减。这是由于必须将大量劳动力转至粮食生产,而且,我们不可能再保持工业服务基础结构所需的高能流动。
低熵经济是必需品的经济,而不是奢侈品和鸡毛蒜皮的经济。遵照这一格言,生产应以维持生存必需品为中心内容。应继续下去的生产必须遵守某些指导方针,适应于低熵模式。首先,生产应分散化,地方化。第二,公司应以工人管理形式民主化地组织起来。第三,生产应将非再生资源利用降低到最低限度。所有这些都和熵世界观的能源和道德要求保持一致。当然,遵守这些方针必然意味着我们不能生产某些产品。低熵经济的发展将宣告多国公司统治的结束。这些巨头公司之所以经不起能源环境变化是有很多原因的。它们过于复杂,而且它们的生计完全依赖从全世界榨取非再生资源。多国公司是我们能源环境里的恐龙。由于它们过于庞大,能源消费过多而且过于专门化,它们将随着生产的地方化、小型化的倒退而自告消亡。
第七,新经济社会人口将减少
最后,我们即将进入的低熵时代要求我们大幅度减少世界人口。只有从热力学原理上看,我们才能理解人口激增。想象一下生命开始发展、进化之前的最初世界。这个星球充满了海洋、高山和峡谷。然后,30亿年以前,生命开始了——它的成长发源于土地里的能量和来自太阳的能源。300万年以前,当人类出现在地球上时,如同其它生命形式一样,它们靠获取太阳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量才得以生存。由于生命以这种分散化太阳能流为基础,活下来的人的绝对数字依然较低。人口密度增长极慢。人类生存经过了漫长岁月后,1800年世界上才第一次有10亿人口。
从那时起,人口激增便真的开始了。我们知道,仅在100年间,世界上便有了20亿人口。1930年至1960年的30年里,世界上有了30亿人口。此后只用15年世界上就有了40亿人口。照目前增长速度,到2015年,世界人口将翻一番达到80亿,到2055年,将达到160亿。这种人口激增是同世界从农业经济(以太阳能流为基础)到工业体系(以掠夺地球资本中非再生能源贮存为基础)的变化完全一致的。换句话说,不光是我们的住宅、汽车和其他产品是由矿物燃料和非再生资源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地球上还有45亿人口也产生于这种大规模的贮存能源转换,即:贮存了几十亿年的能源的转化引起了人口的大量涌现。毫不奇怪,建立在非再生资源上的工业时代的时间还不足人类历史的0.2%,然而“80%的人口增长却发生在这个时期”。
我们必须记得,不光是实际存在的人数很重要,每人消耗掉的能量数量也很重要。我们知道,在美国,我们对地球固定资源的利用量相当于220亿人口的利用量。一张基于能源消费而不是基于人口数量的世界人口图将显示,从能源涸竭意义上出发,今日世界的最大人口问题正好出在美国。因此,我们不仅要限制美国人口的绝对数字,还要大量限制能源的消费。
第八,彻底消灭资本接受新型的熵的世界观
在当前帝国主义经济中,高熵社会体系和低熵社会体系是矛盾的。这些相互矛盾的高熵、低熵社会体系还可列出很多。在我们对显露中的熵社会的普遍性质做简短考察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巨大的变化已迫在眉睫。从我们的观点来看,将来的变化未必能尽如人意。让我们正视现实吧。我们中多数人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物质产品及其丰富的时代,并受到了教育、电视和广告的熏陶,我们多少都是享乐主义者。尼古拉•乔治斯库-罗伊根很怀疑我们是否能摆脱现有的世界观:“人类会听从任何限制肉体享受的方案吗?也许人生来就是要过一种短暂然而又是疯狂、激动和奢侈的生活;也许他们生来就不适合过那种漫长、平衡和呆板的生活。让其它物种,如没野心的变形虫去继承一个阳光充沛的地球把。”
假如面前的任务完成不了,唯一的原因便是我们依然用牛顿的观点来看待该做的事情。由于我们现有的世界观受到了现有资源环境的束缚,所以他不足为我们提供克服当前历史危机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利用熵模式这把刀,我们才能从这种垂死文化的废墟中开辟一条通道并为新时代的到来开辟道路。
我们只有彻底清除掉机械论世界观的毒素,我们才能做些实事。我们本身的转化是头等的大事。我们只有永远抛弃旧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接受新型的熵的世界观才能前进,重建我们的文化。新的时代秩序必须以科学、教育和宗教的革命作为开端。每个领域里,适应第二定律要求的新产物必然要代替旧的机械论产物。
劳动者2017年2月13日
- 上一篇
梦见下雨是什么意思?梦见下雨周公解梦是什么征兆?
梦见下雨是什么意思?下雨的场景一年四季我们都常常看见,除了白天看到下雨所以晚上就梦到了雨景,其他情况下梦见下雨是什么意思?梦见下雨是吉兆还是凶兆,梦见下雨打伞是什么意思?我们的小编今天就为你解答梦见下雨是什么意思?梦见下雨周公解梦是什么征兆?梦见下雨是什么...
- 下一篇
老干妈陶华碧为何退股?陶华碧身价多少(70亿)?陶华碧的孩子现状?!
老干妈陶华碧悄然退出老干妈公司股份是怎么回事?老干妈在中国有着“国民老干妈”之称,她的老干妈辣酱也夺得好评,那么至今老干妈陶华碧身价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小编将为你解答老干妈陶华碧身价多少(70亿)?老干妈陶华碧为何退股?陶华碧的孩子现状?老干妈陶华碧身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