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什么在资本市场里,充斥对鋰矿、锂盐的种种流言蜚语,进而干扰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

火烧 2022-08-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资本市场中关于锂盐锂矿的种种流言,如供需过剩、囤积居奇等,指出这些言论误导市场,影响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强调真实供需关系与资本运作的重要性。

  一、资本市场里关于锂盐鋰矿的奇谈怪论、流言蜚语、谎言阴谋

  1:锂盐供需将会严重过剩?我在前面已经剖析过,始于高盛的谎言,已经在美国拨乱反正,但在中国还很有市场,譬如中信证券三贱客、譬如很多证券网站上,许多著名分析师、......;

  2:碳酸锂价格是因为囤积居奇吗?这是两位秘书长的众口一词,但这是谎言,囤积居奇绝对不是碳酸锂价格暴涨的主要因素:

  a)试想在碳酸锂价格暴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在十几万元/吨附近,那么一旦达到了心理预期,一般的投机客应该会落袋为安,谁能预判后来还有几倍的狂飙,试问还会有多少投机客能够有如此定力和预判?

  大家都是在股市里混的,如果股价经过暴涨达到预期见顶,走出调整行情,还会有几人能够囤积居奇?

  b)囤积居奇是原罪吗?资本市场往往就是囤积居奇,达到赚钱的效果,何错之有?譬如我最近在13元/股买了200股ST未来,现在还在手上,其实也可以理解是囤积居奇,如果判断失败,可能股价腰斩,如果重组成功,10倍收益大概没有问题。所以资本市场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囤积居奇构成的交易,判断成功赚钱,判断失败争取满血复活;

  c)众所周知,新能源产业链正在中国大地方兴未艾,交货量正在突飞猛进;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在制定狂飙规划,宁德时代2025年有500GWh规划、而比亚迪和蜂巢能源规划600GWh;2021年重点锂电池企业产量600多GWh,而2025年这些企业规划产能达到3000GWh,试问这些规划如果能够实现,那么锂盐的需求会是多大?锂盐的需求量妥妥是原来的5倍,锂盐企业能够完全这个小目标吗?2021年囤积的锂盐能够解决2025年5倍的产能需求吗?

  锂盐供需严重过剩是彻头彻尾的谎言、锂盐囤积居奇是彻头彻尾的误导,最终伤害的是新能源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锂盐供应确实存在严重的困难,但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而不是欺骗、误导、谎言、阳谋;如果2025年锂电池产能3000GWh是确定的,那么锂盐的供应没有最紧,只有更紧!

  2:资本市场供应锂盐供需关系有一股势力在操纵:宁德时代的舆情,都是企图抬高宁德股价、打压其他鋰矿企业股价!

  a)有分析师“宁德时代10倍规划与锂盐严重过剩”,是否很不专业?按照正常逻辑,10规划锂电池,需要10锂盐支撑!试问10倍锂盐怎么能够被鋰矿企业开采出来和加工成为锂盐?就算鋰矿企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搞出来了,锂盐严重过剩的可能性又在哪里呢?

  b)中国最好的证券公司是谁?中信证券!结果中信证券三剑客竟然会低能到如此程度,别人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结果中信证券是三个臭皮匠还是一堆臭皮匠。中国最顶尖的证券公司分析师都是如此尸位素餐,中信证券堪忧、中国资本市场堪忧!

  c)最近关于宁德的利好又有一个,在江西宜春投资20万吨碳酸锂项目,结果我们在网上可以随时发现,被人为夸大,感觉好像2023年就能够达到20万吨产能,进而彻底解决锂盐紧缺状况,难道宁德是神仙,一年就能够大跃进了?就能够让20万吨碳酸锂唾手可得?我想只有网络水军才有如此执迷不悟;

  d)锂盐价格暴涨是因为配置错位吗?错!是中国政府对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战略的必然!是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必然!试想我们如果国家在政策上要延缓新能源汽车的步伐,譬如取消优惠政策、譬如减税政策取消、譬如车牌正常收费、譬如延缓充电桩配套、......,碳酸锂还会价格暴涨吗?国家其实有N种方法把碳酸锂价格打下来!

  中国汽协、乘联会、政府部门理应为中国汽车产业链弯道超车献计献策、贡献聪明才智,结果却发现它们都成了资本的乏走狗,成了新能源产业链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3:数字陷阱和谎言误导

  a)碳酸锂价格从4万/吨涨到了50万/吨,50万/吨的碳酸锂价格,我们知道不正常,但这是中国必然的选择、这是中国弯道超车的天赐良机;而4万/吨同样不正常,要知道那时的鋰矿企业有多惨吗?4万/吨可持续吗?江特电机被ST、股价最低跌倒1.25元/股;天齐锂业把最好的锂资源出让,以求能够活下去;......。记得2020年石油期货曾跌到了负-40美元/桶,你们说,这样的价格有什么客观参考价值吗?用这样的数据来蛊惑人心,那么本身就是别有用心,是一种另类的谎言和数字陷阱的误导;

  b)新能源汽车都让上游企业赚走了,好像挺客观的,但其实是无知,野人献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当下是资源为王时代,上游赚钱很正常,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

  (1)表面看钱确实被上游企业赚了,譬如江特电机,终于ST摘帽了,因为赚钱了,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被ST的那段不堪日子,企业是怎么熬过来的?知道赣锋锂业为什么被处罚?因为江特电机差一点被收购了。什么是红眼病,只看别人吃肉,却没有想过曾经的九九八十一难;西藏珠峰砸锅卖铁,现在还在想赚钱的路上,你们怎么就不去替这些勇士们想想?如果上游不赚钱,那么何来产业链的健康繁荣发展?

  (2)鋰矿企业终于赶上了好时代——中国要在新能源产业链赶超世界;中国要在新能源产业链实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创新,那么中国必须掌控锂盐的定价权、那么中国必须让锂盐企业赚钱,这样锂盐企业才能走出去,获得资源、获得市场、获得话语权、获得定价权;掌控锂盐话语权和定价权,这是中国的战略目标,我们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

  (3)我们的目标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我们就从锂盐这个最有优势的环节突破,这是鋰矿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当企业利益得到保障,它们才会有动力和能力去实现国家利益;

  (4)产业链铁律:上游企业赚钱,其他企业赚钱必须要有创新和垄断性优势。譬如石油好像最赚钱的是沙特,成本大概是7美元,不知道抱怨上游赚钱的闲人们,会否去沙特去接受教育?譬如铁矿石好像澳大利亚最赚钱,据说推土机就能推出高品位的铁矿石,你们是否也到那里去接受再教育?在资源紧缺时代,上游不赚钱,天理难容。

  (5)每天在哭爹喊妈钱被上游赚走了,这次半年报宁德时代Q2净利润66.75亿,似乎宁德也很赚钱!说明只有上游赚钱又是谎言!

  c)借用基辛格名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能控制世界”,

  (1)“谁控制鋰矿,谁就控制世界”,旧汽车时代,控制石油可以控制世界;那么新能源车时代,是否同样有控制鋰矿和锂盐,谁就控制世界。可能有点夸张,但控制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一定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我们应该非常庆幸有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西藏珠峰、中矿资源、......,这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在最困难的时刻还不忘初心。中国锂资源只有6%,但我们的企业家却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撑起了锂资源安全的天空;如果国家让他们还在亏钱赚吆喝,于心何忍?还有天理吗?

  (2)曾经的茅汉奸忽悠我们粮食安全的15亿亩红线,今天又有人对中国新能源 制造生死攸关的锂资源安全说三道四,希望决策人们不要被这些汉奸忽悠、误导。

  二、新能源2.0时代也是宁德时代垄断产业链的2.0版大展宏图之时吗

  1:新能源1.0时代,锂电池企业群雄逐鹿,最后仅宁德时代硕果仅存,而新能源产业链也是哀鸿遍野,譬如比克电池打入地狱、譬如江特电机被ST、譬如国轩高科断臂求生、譬如天齐锂业出让核心资产、......;

  2:新能源2.0时代了,宁德想干什么?

  a)宁德时代周围有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譬如高盛、譬如中信、譬如徐翔、譬如政府官员、譬如半官方机构、......,当然还有非常多的水军在哪里摇旗呐喊;

  b)我想通了一个问题:它们拼命打压锂盐价格,为什么锂盐价格还很坚挺,却把锂盐企业的股价打的非常凄惨。这次看了江西的那个锂资源方面的会,我明白了——宁德下一步大概率是收购锂盐企业!那么宁德时代想收购谁呢?我想从垄断的角度看,应该目标很多,不过最先收购的应该是天齐锂业吧?

  c)收购天齐锂业:第一股东持股4.16亿股,港股1.64亿股,大概收购成本是122亿,持股10%;230亿收购20%A股,那么持股量超过,也就是说350亿就能够成为天齐锂业第一股东;

  d)收购西藏珠峰:第一股东持股2.45亿股,大概收购成本是70亿左右;

  e)收购赣锋锂业:第一股东持股2.70亿股,港股2.88亿股,大概收购港股成本是184亿,达到超过原来第一股东;

  收购天齐、赣锋、珠峰的总成本为600亿元,控制锂资源量超过亿吨、权益量超过8000万吨,所以今天鋰矿企业为什么走势如此疲软,应该可以预判有势力在做收购锂资源企业美梦,故意打压鋰矿企业股价,达到最低成本收购目的,进而控制世界的野心;

  3:这股势力所图甚大,高盛应该是其中一员吧?否则怎么会如此不珍惜羽毛;徐翔也应该是吧,否则徐夫人怎么会连连在锂盐和新能源上犯错呢!大家想想天齐锂业现在这个位置是双击?还是双杀?如果是双击,那么它应该上攻;如果是双杀,那么试问双杀如何判断?如此低的市盈率、如此确定的高成长性、如此确实的产业前景,试问市场怎么双杀天齐股价?至于徐夫人对新能源的误导,不值一提;而中信三剑只能充当三贱小丑,所以想想这股势力应该非常强大,这也是为什么鋰矿企业如此优秀,结果市盈率甚至不如煤企股价;越反常里面往往越有确定性——有势力在操控鋰矿企业的股价、那么打压股价,收购鋰矿企业就呼之欲出。

  这股势力在收购鋰矿企业上简直是有恃无恐,表面是徐夫人,难道大家不知道实质是徐舵主,好像舵主已经被禁入,怎么还如此明目张胆?各种势力对鋰矿企业股价的打压也是有恃无恐,理由是那么的蹩脚、说辞是那么的苍白、我想连它自己都骗不了,但还是无畏无惧、振振有词、狂妄无忌;资本市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这批人屡屡犯禁、操纵市场、干扰国家经济,结果屁事都没有。真的是不敢相信,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怎么了?

  曾经的徐翔操纵几个股票牟利,结果被判刑、市场禁入,结果现在徐翔又回来了,还在干比过去更大的操纵,结果市场监管却麻木不仁,是市场变了?还是徐翔的背后太强大了?

  4:如果宁德时代2.0实现了,那么3.0就呼之欲出——收购比亚迪!彻底掌控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产业链。如果通过收购港股,大概需要1200亿,很多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