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国家终于要鼓励生三胎了!可是国家提供了生三胎条件了吗?

火烧 2022-08-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国家鼓励生三胎的政策背景,分析年轻人不愿生育的原因,包括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下降、市场经济压力及生育意愿低等问题,反映当前社会生育困境。

  一、我们的人口结构为什么会越来越不健康

  1:据说2022年上半年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已经被逆转,死亡人数超过了出生人数;

  2:我们的人口结构还有更大的问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3:现在的年轻人不愿结婚、不想生小孩了。据说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一线城市,剩女特别多!不想生、不愿生、不敢生,奉行三不原则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二、我们的运气为什么这样差

  1:记得小时候,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们曾经感觉好幸福。但我们却经历了太多太多了:我们有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苦难、我们也有过文革的辍学、终于赶上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好时光了,结果却又被拐上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改开特别是的年代:那里企业破产、被迫下岗、隐形退休、只能独生基本国策、......。经过这么些年折腾,国家又告诉人民,要多生小孩了?这是哪门子的专家折腾出来事?只生一胎好,我们接受了一大推牵强附会,今天看来是多么荒谬、多么坑人、多么祸国。

  2:相信因果循环报应吗?

  a)今天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不愿意生小孩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今天的孩子就是最疯狂的只能独胎环境里出生、成长、耳濡目染、她们接受的教育大概:多生就是罪恶、对于生育观非常负面;也没有兄弟姐妹的概念,我的感觉好像是:为了应付父母、生孩子很委屈;而我们也喜从天降,感谢上天恩赐,什么时候人伦颠倒如斯?

  b)我有兄弟姐妹六人,确实小时候的生活很艰难,可我们的父母们为什么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敢生一大推,而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的孩子们却不敢生了呢?针对这种现状,很多专家们开出的药方大致都是提高补贴、降低房价、提高福利、......,但这些都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c)实际问题就是——市场经济的竞争越残酷,孩子们的生育意愿就越薄弱;看看世界:德国、英国、法国、......,我们普遍有个感觉,它们的移民特别多、也有很强的接收移民意愿,为什么?大概就是这些国家的孩子们生育意愿大幅度降低;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它们同样饱受生育率大幅下降的困扰、老龄化同样是这些国家的顽疾。市场经济越成功,竞争的压力越大、家庭经济朝不保夕的境地越难摆脱、那么生小孩的意愿就越是镜花水月。

  大概生孩子的今天经济学与市场经济学是两个极端,如果只生一个孩子,那么社会就必须提供超过20年的家庭计划经济保障;而市场经济就是反人性的,怎么可能为社会提供20年的家庭经济保障呢?譬如现在有些公司招聘员工的年龄上限已经是35岁了,想想这样的用工环境,是多么的荒唐,是否就是灭绝人性?

  3:我们父母的超能力与经济样式

  a)据说清朝雍正时期,对老百姓生育搞了鼓励政策,家里人丁越兴旺,分配到的土地越多,结果生育的愿望得到彻底迸发,人口一下子从6000万跃迁到了四万万,今天的中国,显然已经无法效仿雍正帝的做法了。毛泽东时代,也鼓励生育,人们生育意愿又得到了迸发,人口又从四万万跃迁到了十亿,而十四亿人口规模也是那个政策的拖尾效应;

  b)分析毛泽东时代,人们为什么敢生?多几个也不怕?我记得好像是1970年在父亲单位打工,有个工人师父已经有五个女儿了,结果又生了个儿子,因为那时国家已经提倡计划生育了,所以也被作为违反计划生育的典型,大家也会常拿他开开玩笑。

  c)这些现象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难以想象收入那么低微的家庭,却愿意负担如此沉重家庭责任和社会奉献。因为那时最大的优越性就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也让每个家庭经济是有计划消费,而不是寅吃卯年;还有就是那时的福利是真正能够解决一些问题的,譬如那时的教育几乎是免费的、也是大众化的;那时的医疗费用是非常廉价的,也能帮助解决大部分家庭这方面问题。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绝大部分的人们对于家庭收入是有预期的,也是能够确定性的,并且也能有计划生儿育女,并且把这个能力发挥到极致。

  三、现在年轻人的困惑

  1:当下年轻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市场经济导致的家庭经济不确定性

  a)突然感觉毛泽东时代是物理学的经典时代——确定性,那么当下市场经济就是物理学的量子时代——不确定性!

  b)儿子在上海打拼,前段时间,我非常关心上海疫情,为什么?因为儿子在私企上班,我非常害怕因为疫情,老板遇到困难?因为困难而企业倒闭,那么他们就会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而我们也会无能为力。那么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家庭、......。我都不敢想。最后非常侥幸,他们的企业都是熬过了最困难时期。试问你们,我们还敢动员他们生二胎吗?更别奢望生三胎了。

  c)生儿育女是一个家庭,甚至是她们的双方的父母非常重要的家庭经济规划,在当下市场经济竞争是如此剧烈和残酷,她们中间甚至有很多朝不保夕,譬如最近很多地方经济遇到困难,导致很多企业解聘员工,结果市场上有许多法拍房,据说价格甚至会压得非常低,为什么?还不是社会不能给这些人提供有保障的那份收入、她们虽然有家庭经济的小目标,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大潮里是多么不堪一击。

  d)计划经济能够给人们提供确定性非常高的收入,那么她们可能生育的意愿也能多一份确定性;而市场经济始终无法给以人们提供确定性的家庭经济来源,国家救济往往也是杯水车薪,鼓励生三胎,我感觉没有相关的国家救济的和解决确定性问题的情况下,是难以想象的!

  四、国家应该做些什么

  1:我们会实事求是吗?那么我们就应该清除独生子女基本国策的余毒。基本国策不知道是哪些专家搞出来,但对中华民族的传承已经造成了灾难性后果。而我的感觉就是美国人对我们的忽悠搞出来的!为什么?因为那时也有很多人对那时的基本国策执行中的大量违法乱纪事件有上访,甚至状告到法院,法院从来没有受理这方面的案件,这些都是很严重的人权事件,可是那时的美国多么配合,从来没有在这方面对我们进行这方面的人权责难。难道不奇怪吗?

  2:最近有个新闻,好像中国的独生子女人数不到两亿,说明了我们的独生子女政策所产生的效果,也就是不到两亿。那么如果不搞独生子女式的计划生育,我们的人口大概会到16亿左右。那么我们可以解决多少问题?那么我们可以避免多少困惑?那么我们的人口结构的合理性,会让我们的国家可以避免多少形形色色的问题?

  3:崇尚实事求是的党,不应该回避因为独生子女错误政策,以及错误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

  a)过去我们崇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今天我们同样应该提倡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自己,多生优生?

  b)移风易俗,我们的父辈们,结婚成本很低,我们那时结婚的成本也蛮低的,那么今天是否应该花大力气,让结婚成本降下来,只有这样,结婚年龄也才会降下来,那么生育率就能够扭转颓势,重新走上健康上升趋势。年纪越小,越感性,冲动是魔鬼;反之七七八八的条件,最后拖成了剩女剩男,人越来越理性了,生孩子的事业黄了;应该生孩子时,他们在拼搏;而应该拼搏时,他们已经包袱太大了,已经不能承受之重;

  4:鼓励家庭经济具有确定性群体多生

  a)公务员序列和事业编序列:譬如公务员招聘的体检中,可以淘汰生育能力底下的(女性输卵管堵塞、男性少精);父辈生育能力底下,而对他们可以鼓励多生,因为他们家庭经济有确定性;

  b)现在很多单位女性45岁就隐形退休,这些家庭经济也具有确定性,是否可以考虑鼓励他们搭乘末班车?譬如在25~35岁左右时储存她们比较健康的卵子和精子,在她们即将退休时,也好多多发挥余热;

  c)是否限制网络经济?现在的网络经济,已经效率非常差,而且伪劣产品泛滥,限制它们网上交易,多来些实体店,那么这些实体店就能够多安置一些家庭妇女就业,增加家庭经济的确定性,那么是否可以鼓励这些家庭多生?还可以辅导她们增加投资能力,平时炒炒股票之类的金融衍生产品。随着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的应用,增加广大群众的投资能力一定是必由之路。

  c)国家和社会应该为普通人提供保障机制,最近西安的保障房做得很好,所有人在城市打拼,让他们有安身立命的立锥之地,应该是这个地方政府的最基本职责、也应该是国家的基本职责;

  d)国家和企业应该有保障人们的工作权利和工作机会,至少应该让这些家庭能够担负起养儿育女的最基本能力。有些企业用工,已经到了35的用工线了,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最大化没有任何问题,但对于社会来说,这就是灾难性的试问一些大城市,35岁甚至有可能还没有结婚,就要面对失业问题,试问他们敢结婚吗?试问他们敢生育吗?企业有企业的追求,但企业同样有社会责任!国家是否制定劳动法,保障有子女家庭在她们成人前,父母的工作权利?哪怕已经50岁了,也应该享有平等劳动的权利和机会。至少应该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

  e)现在老年人特别多,那么是否可以发挥她们的余热,帮助照顾年轻人,譬如帮助他们带带孩子、接送上下学,帮助他们减少即将压力。

  计划经济最重要的场景就是孩子的整个培养,培养孩子成才需要计划,可是当下却是最没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主导人们的生活、主宰人们的命运,现在又要鼓励多生快生,真的是勉为其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