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国会议员发公开信:绝不能把孟晚舟交给美国
加拿大国会议员发公开信:绝不能把孟晚舟交给美国
2018-12-20 19:13海外网
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8-12/13857864.html

加拿大国会议员发出公开信,坚称“不能把孟晚舟交给美国人!”(图源:美联社)
海外网12月20日电 距离孟晚舟获得保释,已经一周多。接下来,如果美国向加拿大提出引渡请求,将是漫长的引渡聆讯阶段。加拿大国会议员日前发出公开信,坚称“不能把孟晚舟交给美国人!”
据温哥华加西周末报道,此次发声的是加拿大新民主党国会议员戴伟思(Don Davies)。他在公开信中指出,“加拿大决不能让特朗普操纵我们的国家,我们必须坚定地支持法治和我们的主权。”
戴伟思认为,“加拿大政府当初应美国请求拘捕孟晚舟,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在12月11日发表的言论中称可以将孟晚舟作为与中国谈判的筹码。”,戴伟思由此判断,“孟晚舟被捕是出于政治动机。”
戴伟思依据《引渡法》分析,由于法案规定,对于任何不公正的、带有压迫性的引渡要求,或者引渡的根本原因是出于国籍或政治角色,加拿大都应该拒绝引渡。很显然,孟晚舟案完全符合拒绝引渡请求的条件。
在公开信的最后,戴伟思要求加拿大联邦司法部长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做正确的事,拒绝向美国交出孟晚舟!”
加拿大司法部发言人于5日称,孟晚舟于12月1日在温哥华转机时被捕。加拿大司法部当天以此事已发布报道禁令为由,拒绝提供其他细节。美国方面也没有第一时间对拘押理由作出任何澄清。而且不论加方还是美方,都未向中方提供任何当事人违反两国法律的证据。
经过三场保释听证会,孟晚舟于当地时间11日下午获得保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法官在当天的保释听证会上表示,拘押孟女士是基于美国的要求,但是美国方面尚未对孟女士正式提出引渡要求。加拿大法官指出,美国向加拿大提出引渡要求的期限是孟女士被捕之日起的60天之内。(海外网 姚凯红)
中方证实加公民非法就业被行政拘留,加媒:可能在几周内回国
2018-12-20 15:54环球网崔天也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8-12/13856352.html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崔天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0日证实,加拿大公民莎拉·麦克弗(Sarah McIver)因非法就业问题被中国地方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中方和加拿大就此有顺畅的领事沟通,并将为加方行使领事工作提供便利。
华春莹称,莎拉·麦克弗被行政拘留,和此前两起加拿大公民因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而被拘留不同。加拿大方面已得到中国的相关通报。

报道截图
据加拿大媒体《全国邮报》报道,周三,多名消息人士称,被中国拘留的第三名加拿大人为阿尔伯塔女子莎拉·麦克弗(Sarah McIver),她因签证问题被拘留。据知情人士透露,莎拉·麦克弗被拘留时正在中国的一所学校教书。
知情人士表示,麦基弗此前曾在韩国和马来西亚从事教育工作,随后回到加拿大工作了几年后,这次来到了中国。然而报道称,当麦基弗到达目的地时,学校负责人告诉她职位已经给了其他人,然后安排她去了另一个城市的学校。
知情人士还称,麦基弗目前受到了良好的待遇,可能在未来几周内返回加拿大。
第三名在华被拘捕的加拿大公民或为女性 加总理:与此前被拘事件无关
2018-12-20 09:39环球网左甜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8-12/13853032.html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左甜】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9日就第三名加拿大公民在中国被拘留表态:第三名加拿大公民在华被拘似乎是源于“常规”案件,与此前两起加公民在华被捕事件没有关联。加拿大媒体称,最新被拘加拿大人是一名女性,在中国任教,姓名为萨拉·麦基弗(Sarah McIver)。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特鲁多当天在年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初步调查显示,这起事件与中国国家安全问题无关,与之前的情况非常不同。有关国家安全问题的指控与常规案件及签证等问题有很大不同。”

“被拘捕的其他(加拿大)人...被指控有严重罪行,是与国家安全有关的问题、情报问题,因此那些案件更为严重,”特鲁多还提到,“我们目前正在关注这些事件”。

加拿大外交部表示,正对其家人提供帮助。报道还援引加拿大总理办公室的消息称,最新在华拘的加拿大公民是一名女性。消息人士还透露,她当时在中国任教。
加拿大外交部18日证实,第三名加拿大公民在中国被拘留。在1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询问此事。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你说的情况,我没有听说”。华春莹说,之前有两个加拿大公民因为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被中方有关部门依法拘留。
社评:美《西藏旅行对等法》是干涉新招
2018-12-20 16:58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
http://opinion.huanqiu.com/editorial/2018-12/13856911.html
特朗普星期三签署了《西藏旅行对等法》,该法要求中国政府允许美国记者、外交官和游客不受限制地前往西藏,还要求美国国务卿每年向国会递交报告,指证涉及相关限制政策的中国官员,这些官员将被限制进入美国。
该法案的逻辑乍一听挺唬人:中国人在美国各地可以自由旅行,美国人为何不能在中国享受自由去西藏的权利呢?既然你限制我,我就也限制你好了。
而实际上,这是美国为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祭出的新招。不错,中美外交上一直不对等,这种不对等就是中国从没有试图干涉美国内政,从没有用国内法对美国搞长臂管辖,而美方却一直试图影响中国的国内政策,替中国人做决定。
相信从事西藏事务的中国官员,去不去美国对他们并不重要,美方的新法所能产生的实际冲击将很有限。但这是美方以国内法干涉中国民族地区事务的又一先例,它打破了以往只是动嘴指责的做法,表现出“上手段”骚扰中国的新意向。
这一次针对了西藏事务,下一次美国国会可能会搞新疆,以及中国的其他事务。美方的《西藏旅行对等法》只是禁止中国相关官员进入美国,今后通过的法案说不定就会加码制裁。
美国对一些国家的官员实施了制裁,现在这种方式也开始针对中国官员了。如果美国真将该法付诸实施,中国势必采取某些相应的报复措施,从而开启中美博弈的新游戏。然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长期办法是中国更好地发展起来,中美相互交流的需求在双方之间变得更加平衡,甚至美方有求于中国的地方逐渐超过中国有求于它的地方,这显然是个漫长的过程。
就当下来说,美方在西藏、新疆等问题上施压,中方要在舆论上更加积极主动。《西藏旅行对等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美方的一个舆论攻势,而他们的道德依据其实很苍白,西藏的现实情形与实际治理方式的高契合度足以驳倒西方借助达赖集团所构建的对西藏事务的叙事方式。
在新疆等其他问题上,情况非常类似。中国推行的治理方式无论从法治还是人权角度都有强大的逻辑。问题在于,我们的讲述有些单调,各种顾虑比较多,没有能够真正放开了与美国及西方论辩。美西方的攻击往往采取新闻叙事方式,变着花样地带舆论节奏,是进攻型的。中方总体上是防守姿态,很看重避免说错,不给对方制造借口,并未就道义和气势上压倒对方下功夫。
其实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地区长期或间歇性严重动荡,导致民不聊生。中国民族地区能够在这一全球性问题集中爆发的时期守住安宁,维系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面貌,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也是对当地居民人权的最大捍卫。美西方的指责是高度不负责任的,既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也部分包含了不惜搞乱中国民族地区的恶意。
西方人向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药方几乎都是失败的,带来了动荡与无数人死亡,他们根本就没有对中国指手画脚的资格。
围绕中国民族地区事务的斗争恐怕要长期在中美之间以及我们同西方一些激进势力之间持续下去。中国赴美人员今后的风险看来会逐渐增加。赴美留学被很多家庭视为孩子出国留学的首选,这方面的评估今后恐怕要多一些谨慎。
非媒:美国新非洲战略,一心想遏制中国
2018-12-20 02:21 环球时报 约翰•斯特里姆劳,陈俊安
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8-12/13851009.html
南非《邮政卫报》12月19日文章,原题:特朗普的非洲战略应把中国作为伙伴,而不是全球竞争对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终于批准“新非洲战略”。12月13日,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在华盛顿的保守智库传统基金会谈到这项战略。他的发言起初是积极的,称“非洲大陆持久的稳定、繁荣、独立和安全,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但接着,他只字不提非洲为解决这些大挑战所付出的努力。相反,博尔顿的讲话充斥冷战意味。美国的新非洲战略表明一点:特朗普真正关心的不是非洲,而是如何遏制和抗衡中国。
从非洲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反应与其说令人惊讶,倒不如说让人困惑。特朗普对非洲表现出毫无兴趣或同情,对中国(在那里)倒是敌意很大。他的非洲战略,忽视了撒哈拉以南地区对中国(存在)的正面反应——对于中国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及主要援助和投资来源,非洲地区的反应尽管复杂但总体是正面的,而特朗普政府对此却佯装不见。
美国前几届政府基本上欢迎中国在非洲的活动。但博尔顿声称“中国使用贿赂、不透明的协议和战略性利用债务,迫使非洲屈从北京的意愿和要求”。
但真的需要如此吗?我认为不必。非洲为中美提供(合作)机会,向世界及彼此展示他们的竞争具有建设性,非洲能撮合三方议程从而发挥调节作用。
探索如何促进非中美之间的合作,首先要考虑非洲伙伴的利益。未来三方合作有几个重点领域。比如不久前在亚的斯亚贝巴建成的疾控预防中心总部,该项目由中国出资。另一重点是扩大经济援助、贸易和发展。这可以通过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美国的“建设法案”框架下出资的三方项目实现。当前,在许多非洲人正讨论如何建成能干政府之际,与美中都往来将为促进非洲的集体自主和发展带来重要洞见。(作者约翰·斯特里姆劳,陈俊安译)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