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何东平教授的“压力”由何而来?

火烧 2010-03-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何东平教授因揭露地沟油事件数据而承受的压力,分析其来源及社会影响,强调公开问题的重要性,呼吁政府支持真相披露。
何东平教授的“压力”由何而来?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3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否认自己曾提及“全国每年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作为采访何教授并报道此数据的记者,我并不感到惊讶。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稿件见报后的第二天,何教授就给我打来电话,语气急促。他说这一天当中有50多家媒体在找他,各级各部门领导也打来电话,他说自己“压力很大”,甚至担心会影响到自己作为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的正常工作。核心问题在于“200万~300万吨”这个数字,他说,报道本身还可以,但“这个数字太敏感,不该以我的名义讲出来”。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3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关于“地沟油事件”,已经吵了很长时间了,因为它关系到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的确十分敏感。但对于何东平教授的“压力”我就不明白了,究竟有何而来?从法理、民理、公理来说,何东平只要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不是造谣诽谤随意编造,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有意陷害别人,而是凭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一个公民的责任,一个从事粮油研究的专家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揭露了这件事,就无疑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做了一件大好事。起码有有利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利于制止这种不法行为,有利于社会和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怎么刚刚说过这件事后就感到“压力很大”了呢?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我们不妨分析分析这个“压力”的由来。按照何东平的说法,该消息见报第二天,他这一天当中有就接到50多家媒体电话,各级各部门领导也打来电话,核心问题在于“200万~300万吨”这个数字,他说,报道本身还可以,但“这个数字太敏感,不该以我的名义讲出来”。这真是匪夷所思了。以他的说法,一是媒体找他,二是各级各部门的领导找他。媒体找他一定是想继续采访,深入揭露这件事;而各级各部门领导找他有为什么呢?我想无非就是,一,想让他隐瞒这件事;二,请注意社会影响和国家形象;三,尽量清除影响,不要承认所说数字。当然最后不免会说,你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闹不好就会被撤销职务,或者还会有人说,你要坚持这个说法,教授的职务恐怕也难保。这当然是我自己狐猜,但我们又能想出什么理由来解释何教授的压力呢?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我们这些年出了很多问题,一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一些问题是偶尔出现的,但无论出了什么问题,总有一些人想在那里封锁情况,掩盖事实,想方设法捂盖子;更有一些人,生怕影响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总是想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为这样就社会就稳定了,政府形象就好了。岂不知,很多问题总是欲盖弥彰,越捂越黑、越捂越烂,最后捂到问题多的难以收拾。就以地沟油这件事来说,老百姓其实并不在于是200万吨还是300万吨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回流到餐桌上的问题。如果有,即使一斤也不应该,也说明我们的监管不力、监察不严,必须严加管理,彻底杜绝,而非捂盖子。但可惜的是,直到如今还有人给何东平施加压力,让其“封口”,这就不仅仅使人遗憾,而是令人可怕了。须知,如此捂下去,受害的不但是百姓生命和健康,而且是国家和政府的信誉。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敬请我们的各级各部门官员,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给人施压,掩盖或掩饰问题。要知道很多问题是必须见阳光的,一见阳光就好,不见阳光就会溃烂。在这里我倒想奉劝我们的官员们,给何东平们更多的话语权、揭发问题权,那倒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