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马格宁思文集》(第一卷)

火烧 2012-02-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马格宁思文集》第一卷涵盖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社会问题及战略决策等多领域研究,内容涉及财富分配、医疗卫生、住房问题等,展现深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分析。

《马格宁思文集》  

(第一卷)  

马格宁思  著  

 二〇一二年二月六日   

   

献 辞  

谨将《马格宁思文集(第一卷)》  

献 给  

我的母校:清华大学!  

我的学院: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序言  

作序原本就是一件难事,而然,给“马格宁思文集”作序则是更难之事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该文集涉及到中国,乃至世界之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法律、金融、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不仅如此,该文集之文章几乎皆为制度层面、战略层次、理论深度之顶层研究。涉及范畴之广、触及领域之多,实为不多见也。  

马格宁思的文章,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观点明确,旗帜鲜明,文皆出自其心,均为用心之作。二是、说理充分,自成体系,自圆其说,所提问题皆有解决之方案。三是、结构严谨,段落有序,层次清楚,脉络明晰。四是、语言文字运用娴熟,文章带着激情,带有气势,且有理想主义色彩。  

行文至此吧,至于马格宁思之文章,具有的理论价值及其实际意义和作用,待由世人乃至后人评说吧。  

   

欧文圣傅  

 二〇一二年二月六日   

   

   

目 录  

   

一、国家制度篇  

1、《中国共产党“禅让制”》——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典型模式  

2、《中国社会财富的六次分配》——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尖锐矛盾

3、《中国“国之大计”之忧思》——写在中国彷徨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之际

4、《“中国共识”:暨对“中国模式”之共识》

5、《毛泽东与刘少奇邓小平的根本分歧》

6、《“中国模式”论》——美国、苏联、中国模式比较研究

7、告慰邓小平在天之灵《再论“中国制度论”》—“新政治经济学派”的诞生

8、《中国制度论(纲要)·续篇》——揭示当今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9、中国制度论·子篇(之四)《中国医疗卫生制度问题》

10、中国制度论·子篇(之三)《中国的住房问题归根到底“疑似”为“阶级斗争”问题》

11、中国制度论·子篇(之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再认识》

12、中国制度论·子篇(之一)《中国政府根本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性战略决策》

13、《中国制度论(纲要)》

14、《诏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基业”》——寻觅破解中国数千年发展藩篱之秘笈

15、《中国中央政府“组建房地产业国家队》——解决中国“房地产”顽疾之必由之路

16、《中国政府“并购掌控”“家乐福”》——创举实践“家乐福”模式构建国家宏观调控制度  

二、国家战略篇  

17、《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演义》——中国将如何应对美国和俄罗斯的联手挑战  

18、《中国“狼性”的呼唤》——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二周年的日子里

19、中国崛起之路·子篇(之六)《警告:台湾!》——中国大陆“二十四”问台湾

20、中国崛起之路·子篇(之五)《中国迎接外蒙古回归之战略纲要》

21、中国崛起之路·子篇(之四)《中国对日本之战略问题》

22、中国崛起之路·子篇(之三)《中国与美国之战略角力》

23、中国崛起之路·子篇(之二)《中国大陆武力统一台湾与反美国日本介入之战争韬略》

24、中国崛起之路·子篇(之一)《中国与南海之战略问题》

25、中国崛起之路·姊妹篇 《中国崛起之战争宣言》

26、《中国崛起之路》马格宁思

三、住房制度篇  

27、《“商品房”制度将注定毁灭中国》——将“住房”定性为“商品房”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28、《中国住房制度的“第三条”道路》——“非市场化半市场化和市场化的统一”

29、《清华大学向“高房价”打响了第一枪》——创新构建中国住房制度的契机和机遇

30、《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纲要(之终结篇)》“房子让全社会都在流血”

31、《助纣为虐的“住房按揭贷款”,万恶之源的高房价之帮凶》——一个看似“合理合法”的嗜血制度

32、《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纲要(之二)》——重新根据中国住房制度

33、《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纲要(之一)》——扼杀高房价之宣言

四、台湾专题篇  

34、《致:中国台湾各政党国军将领工商领袖的信》——台湾前途命运之分析

35、《致: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先生的信》

36、《致: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先生的信》

37、《告全球全中华56个民族之全体华人书》

38、《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和平统一纲要》——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之构想

五、金融制度篇  

39、《面对疯涨的高房价,国家对“商业银行”该警醒啦》

40、《致:中国国务院并中国人民银行的信》——创新构建三大国家政策性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之构想

六、法律教育篇  

41、《中国无意识的“跨社会性”教育》——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教育与“中国模式”的吻合

42、《中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管理体制》

七、社会人性篇  

43、《人性论(上)》——从人类性本能的角度剖析人类社会  

44、《人性论(下)》——从人类性本能的角度剖析人类社会

八、驳论笔伐篇  

45、《驳:周有光、吴敬琏、秦晓、茅于轼、张维迎、许小年、姚洋、秦晖、陈志武、资中筠等否定“中国模式”之谬论》

46、《驳秦晓“中国模式论不可取”之谬论》

47、《对资中筠“中国模式”是个伪科学之谬论的批判》

48、《驳吴敬琏“不改革国有经济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之谬论》——对中国改革发展之路的确立

49、《中国的成就即“中国模式”制度性的胜利》——驳陈志武“没有中国模式这回事”之谬论

九、书信题材篇  

50、《致: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并总参谋的信》

51、《致:中国国务院并卫生部的信》——对中国现行医疗卫生制度的批判

52、《致:外蒙古国大呼拉尔的信》——外蒙古回归中国之问题

53、《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信》

十、纪念随笔篇  

54、《纪念“马格宁思”诞生一周年》—写在马格宁思文集(第一卷)即将出版的日子里

55、新编相声:《扼杀高房价(之一)》《房地产大亨改行记》  

56、马格宁思博客开通的第一天(2011.2.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