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高殿杰:从学生作文看当前的教育、家庭和社会问题

火烧 2016-06-0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学生作文反映学习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和社会问题,揭示教育、家庭和社会多重困境,呼吁关注青少年成长环境。

 

 

  日前给学生进行一次作文,题目是:“我渴望 ”。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在批阅的过程中,感慨良多,整理分析,也得以一窥当前的教育、家庭和社会问题。

  粗略地分一下,就学生所写的对象来看,包括老师、同学、父母、爷爷奶奶,还有清洁工、乞丐等;就学生所写的内容来看,涉及学习、考试、活动、旅游、交友等诸多方面;就学生所写的主题来看,反映的问题不仅是教育上的,更是家庭和社会上的。

  乍一看,学生的选材好像挺广泛,反映的主题也挺深刻,生活该丰富多彩很快乐了吧?其实不尽然,恰恰相反,流露出来的是另一面,颇引人思考和深深地忧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反映学业学习情况的。如《我渴望有个星期八》、《我渴望自由》、《我渴望成功》等篇什,看看题目就知道了,学生对自身现状的不满、无奈和挣扎。一周七天,五天是上学时间,两天是休息时间,怎么还会渴望有个星期八呢?原来两天的双休日,学校不上课但布置了一大堆作业,还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打乱了孩子成长的时间表,额外给报了各种补习班。不仅补专业课,还有钢琴、书法、绘画等。负担沉重,简直压得透不过气来。可怜的孩子!于是就自我比作被关在笼中的小鸟,渴望飞出去,飞向自由自在的广阔天空。这是不错的,是发自学生自身的呼声。我们知道,新课改实行十多年来,减负、素质教育一直在轰轰烈烈地推进,然而吊诡的是,应试教育也一直在扎扎实实地进行。不仅学生苦不堪言,老师、家长也不堪重负。那么,问题来了,孰之过?

  其次暴露出的是家庭、社会问题。如《我渴望幸福》、《我渴望得到关心》、《我渴望得到父母的爱》、《我渴望家庭和睦》等。列夫·托尔斯泰借安娜·卡列尼娜之口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诚然,学生感觉不幸福,得不到父母的爱、关心,家庭问题也是多样的。一类是单亲家庭。据统计,我国离婚率逐年攀升,连涨30年,最近几年更是呈加大趋势。单亲家庭增多,遭受痛苦最大是孩子,这都反映在作文中。一类是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农民工子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本地农民工10863万人,增长2.7%。”父母外出打工,自己跟着爷爷奶奶;或者父母也两地分居,自己跟着父母其中的一人。有的尽管跟着父母亲,但由于他们早班晚班,见到父母一面竟也成了很奢侈的事情。一类是家庭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这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抹上了伤疤。再者由于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沟通方面存在障碍,自己也经常遭受父母打骂。还有一类更加特殊,现在放开了二胎政策,在以前计划生育时,有的父母为了要两孩,先生的大的就送出去了。即便没送出去的,由于父母的偏向,宠着小的,于是也就感觉不到幸福了。

  第三我们也能从作文看出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如《我渴望有一个知心朋友》、《我渴望得到理解》、《我渴望回到童年》、《我渴望时光倒流》等。在他们的笔下,我们看到的不是高兴、快乐、幸福、自由等字眼,而是与他们年龄不符的少年老成,愁苦、烦恼、郁闷。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子,应该是欢蹦乱跳的,而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未老先衰,一派暮气沉沉。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通过对上面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很清楚了,造成这样的原因,除了教育本身,还有家庭和社会上的问题。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诚哉斯言,在250年后的今天在另一个国度也同样适用。

  该怎么解决呢?正如发现了一个人的病症,也找到了病因,那么药方何在呢?

  我一直认为也多次说过,教育问题不只是教育本身问题,“功夫在诗外”,甚至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是更重要的。破解之道,不仅要从教育本身着手,更要从家庭、社会上去改变。在教育层面上,我常举的一个例子,是以开车为喻。人人都想飙150、180甚至200码,的确很危险。于是就有了限速、红绿灯等各种交通规则的设置,普通公路80、100,高速公路120、150,使得车辆运行有序,各得其所。教育也是这样,人人都搞提前量,不想输在起跑线上,结果是双输。凯恩斯说:“从长远看,我们都已经死了。”在家庭、社会层面上,其实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近年来农民工问题较为突出,外来务工子女上学是个大问题,在北京、上海尤为严重,最近因高考问题还引发了“阿拉”上海欠不欠谁的争论。有争论未必是坏事,不争论也未必是好事,把问题说出来,摆在明面上,不要等到矛盾积聚到一定程度上爆发。当然,具体的更为详尽的措施要靠那些有识之士了。

  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救救孩子吧!这是鲁迅百多年前就发出的呼吁、呐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