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鹤龄:32、33问杨继绳:你能解开“荥经死亡一半”的“人口结”吗等两篇

火烧 2017-07-07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分析荥经县1962年人口减少53.15%与2000年人口增长4.78倍的异常现象,质疑县志数据真实性,探讨人口增长速度远超全国水平的原因,引发对历史人口数据的深度思考。

 鹤龄:3233问杨继绳:你能解开“荥经死亡一半”的“人口结”吗等两篇

 

 

32问杨继绳:当时荥经县的人死了一半吗

 

杨继绳在《墓碑·第三章·天府饥魂·十、四川饿死多少人》中说:

 

“荥经县委书记说,他那个县人口死了一半……”

“死了一半”是怎么来的?杨继绳没有下文。余习广在《大饥荒下,荥经县死人一半》中如是说:

“据《荥经县志·人口变动》载:1958年荥经总人口是63717人;1962年,总人口降至29850人。三年饿死三万四千多人,人口减少53.15%以上。”

也就是说,荥经1962年比1958年人口减少33867人。

可是,1962年总人口只有29850人(3万人还差150人)的荥经,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剧增至142683人,为1962年的4.78倍,将近5倍。38年时间,净增112833人。

而全国人口的增长情况,2000年的人口,仅为1962年的1.946倍。将近2倍。

荥经县这38年的人口增长速度,两倍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山区小县,不具有任何人口增长的优势,其人口增长凭什么达到如此高的速度?凭什么远远地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如果按全国人口将近2倍的增速同步增长,1962年,荥经的人口基数就必须达到71000人以上(为2000年的二分之一)!就必须无条件地推翻县志所载的那个29850人的数据。这个数据多报了41150多个死亡人口。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推翻县志上所载的那个数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荥经县人口总数为142683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荥经县人口总数为147955人。

10年时间增加5272人(0.5万)。

再看:

1962年《荥经县志》所载,荥经县人口总数29850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荥经县人口总数142683人。

38年时增加112833人,平均每10年增加3万人,相当于后面10年的近6倍!是什么原因导致荥经县前38年的人口增速远远地高于后面十年的增速?谁也说不清它的原因。所以,我们只能认为这是荥经县人口发展出现的一种怪现象?我们要把这种怪现象纠正为常态,唯一的办法就是从“29850人身上”动“手术”,因为“142683人”是“身体健康”的普查数据。

这个“手术”必须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将《荥经县志》所载1962年全县总人口“29850人”增加41150人,改为“71千余人”。只有这样,才能使荥经人口与全国人口同步增长,到2000年达到142683人。

否则,我们就必须接受这个结论:1962年开始,荥经县又进入了另一个大跃进运动:人口生产大跃进运动!这个大跃进的成果是,使它的人口在1962年的基数上,38年时间,增长到原来的4.8倍以上!38年时间,翻了两番多!1962年的近3万人(29850人)在38年后的2000年增至14.3万人(142683人),这是一个16年翻番的人口高速增长速度(见下表)。

1962  3

1978  6

1994  12

2000  14.3

浙江省平湖市19491962年的人口增速约为46年翻番,对应的是“育龄妇女平均生育5.23个孩子”( 12问:损失7600万人是个什么概念》),荥经这个16年翻番增速对应的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孩子估计就在1314个或以上吧。这就是荥经人口生产大跃进的具体数字化和形象化!

如果不承认荥经县那38年的人口生产大跃进运动,那就必须采取一个大“清洗”行动,将荥经县2010年的142683位公民中的一半人开除县籍,请他们到别处去!

 

33问杨继绳:你能解开“荥经死亡一半”的“人口结”吗

 

杨继绳在《墓碑·第三章·天府饥魂·十、四川饿死多少人》中说:

 

“荥经县委书记说,他那个县人口死了一半……有的一个村死得一个人不剩,连埋的人都没有了,只得派另外一个村的人到这个村来埋人,这些埋人的人没有吃的又要挖坑,是重体力劳动,结果埋人的人也死了,只好再从其他的村调人来埋这些埋人的人。”

这句话的随意性显而易见。我们不妨钻一下牛角尖:按照这个县委书记说的,再调来的人应该又会“也死了”,又得他再调人来埋。……这无穷的“也死了”和“再调”,最后就会把全县的人都调到“这个村”,全部死在这个村。全县就剩下他这个“调人”的人了。

可能是担心读者没看清或是没看懂的缘固,紧接着杨继绳又借廖伯康的嘴巴把这句话重说了一遍:

“时任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共青团市委书记的廖伯康在回忆中写道:

‘在省委工作会议期间,雅安地区的荥经县县委书记说他那里人口死了一半,……’”

这位县委书记“死了一半”的人口数据是怎么来的?廖伯康没有问,所以也说不清,干脆就不说。不过,廖伯康只是把它引进自己的“回忆”里,大家也不会把它太当真。

一个如此耸人听闻的饿死人数据,“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杨继绳把它引进“史”里,也不对它是怎样来的作个交待,读者就有理由怀疑是在欺骗人糊弄人。

不过,没关系。有一位比“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上了几个档次的自号“当代中国有良知的共和国史学家”余习广先生发觉了杨先生这个纰漏,赶紧为他采取了一个补漏措施,于2010121日发了一篇《大饥荒下,荥经县死人一半》。文中说:

 

“在这场大悲剧中,四川省,最终以廖伯康等人依据省委正式文件向中央汇报的1200万死难者,写出了有史以来中国历史上省份死难之最。而荥经惨案,又以其史载人口死亡率53.15%以上,在四川勇夺其冠,成为当代中国地方志所载大饥荒中人口死亡率之冠,并因此永志史册!”

“据《荥经县志·人口变动》载:1958年荥经总人口是63717人;1962年,总人口降至29850人。三年饿死34千多人,人口减少53.15%以上。”

 

“史学家”毕竟胜过了“新闻工作者”。余习广一出马,就替杨继绳把这个漏补上了。《荥经县志》“证实”,不止饿死一半,而是饿死百分之五十三!

201262日,我发现了这篇补漏文章,即发《荥经县难解的“一半人饿死结”》(附后)予以驳斥。

荥经1962年人口剧降至29850人,可是,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38年时间,又剧增至142683人,为1962年的4.78倍。

而全国人口同期增长情况,2000年的人口,仅为1962年的1.946倍。荥经这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山区小县两倍于全国人口增速的人口生产大跃进,动力是哪来的!?

这是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

余习广解不开这个“结”,删除了博客中的《大饥荒下,荥经县死人一半》(但李平律师的博客里还保存了转载帖可以查到),又发一篇《粮食关,鬼门关:荥经大饥荒实录(1)》(发表于2012-12-02 ),将“史载人口死亡率53.15%以上”,改为“史载人口减少43.7%”。

就这样,由荥经县委书记放出并传给廖永康又由廖永康传给杨继绳,杨又通过《墓碑》扩散到全世界的“荥经饿死一半人”的天大谎言,在被余习广“证实”半年以后又被余习广无情地“揭穿”了!

后来,我又将《荥经县难解的“一半人饿死结”》发往余习广博客的《粮食关,鬼门关:荥经大饥荒实录(1)》里,连发三次均被删除。201621日,我将《请余习广解开荥经县的一半人饿死结》的标题及网址发在余习广的博客《大饥荒死难之最:荥经惨案调查》中,直接向他发起挑战。也是连发三次均被删除。这个结果说明,余习广解“结”确实无能为力!因此,希望杨继绳先生能助他一臂之力,杨先生也有责任助他一臂之力。因为,荥经这个“饿死一半人的‘结’”,是在你这位“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大发“良知”从廖伯康的嘴里引进《墓碑》中才得以广泛传开的!余习广只不过是将你传出的这个谣言翻炒了一遍而已。

所以,依理而论,解结的应该是你!

 

 

附:百问杨继绳·前言与目录

http://www.wyzxwk.com/Article/lishi/2017/06/380363.html

已发帖:

http://www.wyzxwk.com/e/DoInfo/m_listInfo.php?mid=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