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顽石:维稳的最高境界

火烧 2016-10-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维稳的最高境界,以齐景公与晏子的‘二桃杀三士’为例,分析如何通过名利驱动实现社会稳定,体现无为而治的智慧。

  受时势启发,顽石近来对历朝历代的维稳术颇有兴趣,略加研究之后发现,不同的统治者维稳的招术多有不同,境界自然也有高下之别。

  比如,周厉王弭谤(翻译成现代汉语叫禁止妄议),秦代、元代搞菜刀实名制,南宋打压鹰派,清代实施文字狱,民国唱黑打红……虽然这些办法都曾帮助统治者维持过短暂的稳定,取得过让老百姓道路以目的不错的维稳效果,可遗憾的是,后世之人对上述维稳绝招的评价却算不上美妙。尽管许多统治者口口声声不计毁誉,但遗臭万年毕竟不是他们的初心(事实如何另当别论),否则,拿个世界大奖或被他国媒体表扬一下就不至于那么飘飘然不知几斤几两。

  前几天,我撰文专门推崇唐太宗“端正自身,节制欲望,谨言慎行,关爱百姓”的维稳措施,可随着研究的深入,顽石发现唐太宗的办法还不是最高明的办法,齐景公和晏子的“二桃杀三士”维稳术,才真正称得上善之善者也。

  齐国当时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武艺高强,勇猛盖世,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勋。这三人意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彼此互壮声势,不把别的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对晏子也很不尊敬。晏子私下与景公计议,认为三勇士已经威胁到了齐国的稳定。怎么除掉这三个人,才能既收维稳之效,又不担杀功臣之名?通过一番顶层设计,景公和晏子巧妙地用两只毫不值钱的桃子就杀死了三个名闻天下的勇士。故事情节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在这里详述了。

  “二桃杀三士”维稳术高明在哪里?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在私有化社会,人们所追逐的无非名与利,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挣脱名缰利锁的控制。齐国三勇士再勇猛也还是凡夫俗子,景公和晏子就是利用了他们对名的追逐,也就是虚荣心而让他们互相争斗,最后三败俱伤,三败俱死。无需动用军警,不用到处拦截,所费不过是一番心思外加两只桃子,便将潜在的威胁消弭于无形;周厉王弭谤一类的维稳术招致的是万世骂名,而齐景公、晏子的“二桃杀三士”却成了千秋佳话,这难道不是维稳的最高境界?

  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维稳的最高境界是不维而天下自稳。试想,士农工商一天到晚汲汲于蝇头微 利,一年四季耿耿于蜗角虚名;不管白猫黑猫抓来老鼠就是好猫,无分天道人道弄到好处就是正道;个个热衷争名逐利,人人擅长窝里横斗;民心涣散,一盘散沙,谁还关心他人死活?谁会牵挂国家兴衰?谁去惦念民族存亡?肉食者尽可随心所欲,而不必顾忌有谁还能“唤起工农千百万”,这样的社会还用费尽心思去维稳吗?这种无为而为的维稳术不应该发扬光大?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

  2016.10.2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