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之我见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之我见

火烧 2009-10-23 00:00:00 思潮碰撞 1046
文章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本质,强调公产社会、公德观念与社会公正,分析共产主义核心价值,揭示公有制与无阶级社会的实现路径。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之我见

 

范朽仼   2009年8月  

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弄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才能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才可以此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针、政策和实践进行真伪鉴别。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7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以消除剥削的根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把话说的直白些,共产党就是消灭私有制的党,不消灭私有制,不搞共产,而大搞私有化的共产党,就不是共产党,充其量是徒有其名背叛共产主义的假共产党。  

马克思,恩格斯亲手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秘密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明确了战斗目的: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建筑在阶级对立上的资产阶级归社会,建立无阶级、无私有财产的新社会。  

从此开始,无数的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的核心,就是公有制,即共产,也即“公产”。  

探讨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先透过从理论上描述的共产主义表象,揭示共产主义的本质,且必须围绕“公产”这个核心,展开讨论社会产品,社会人员,社会公正这三大社会状况,从中扼要把握社会本质。  

(一) 共产主义社会是以公为其本质的社会  

一.社会产品状况  

共产主义的社会产品从理论上讲是极大丰富,在这极大丰富的社会财富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单一的全民所有的公产。公产是无剥削社会的基础,共产或是公产是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名称的来由。生产资料的单一公产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位的核心本质。  

二.社会人员状况  

共产主义社会有极其丰富的社会产品,显示了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第一要素的社会人才,有极高的技能素质,还有极高的劳动积极性、自觉性和极高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即对应于公产的公心品德,也就是“公德”,公德在共产主义社会人员诸多高素质中是最显要的素质。存在决定意识,公德是在公产的基础土壤中产生出来的,是公有制的产物。理想的公德表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人的精神面貌状况,公德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二项本质。  

三.社会公正状况  

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自然也就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她实行的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生产关系中三大内容之一的产品分配形式“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有高度水准公德的人群构成的社会,其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现实呈现出最理想的公平正义状况,是无阶级对立的和谐社会,是理想的干净社会。公平,正义是在公产基础上,在公德的条件下产生出来的,理想的公平、正义即为公正,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三项本质。  

公产,公德,公正,即各独其意,又互相关联,实是三公一体。公产属经济基础范畴,公德属意识形态范畴,公正属社会理想范畴。公产是社会公正与公德的基础,公德呵护公产,促进公正,而社会公正又维护着公产公德的地位,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展示这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总而言之,共产主义社会是以公(共产、公德、公正)为其本质的公有制社会,由此推论,与其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以私为其本质的私有制社会。  

人类在由原始社会步入阶级社会后,这种公与私的对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随着时代的推进文明的发展愈演愈烈,大规模的各种斗争风起云涌。却因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而没有结果。只有在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后,这种公私对立的本质才得以在理论上被揭示出来。《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使人类社会第一次诞生了以公为其奋斗目标的共产党,从而使公与私的斗争有了明确的目的性、阶级性和组织性。  

以公有制和私有制斗争为核心的为公为私斗争的观点,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种路线,两类党派斗争实质的观点,是共产党人判断大是大非标准的基本思路,是辨别真假四项基本原则的分水岭和试金石。公私斗争最为明显的斗争形式是阶级斗争,他是以无产阶级(无资本、无产业、无生产资料的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与资产阶级(有资本、有产业、有生产资料的剥削、压迫阶级)两大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方式表现出来的,也是以党派斗争、路线斗争、集团斗争,甚至是武装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公私斗争是人类社会进步到共产主义社会期间的主要斗争,他是阶级斗争的实质。  

(二)社会主义社会是逐步靠近共产主义本质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级,她是在公私斗争中逐步靠近以公为其本质的社会。她“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因此,她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存在她脱胎出来的那个社会的痕迹”。所以,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共产主义的本质,应有其相同的“三公”共性,也应有因其三公程度不同而造成本质上不同的个性。从这个认识出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讨才能有正确的结论。  

一、生产资料渐公产  

社会主义社会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不是单一全民所有的公产,而是逐渐靠近单一公产这个目标,是全民所有和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所有的公产,在社会生产资料的全部中占主导地位,对此已特将其载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中。生产资料渐公产是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期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只有保住了公产的主导地位,才会有执政的搞共产的共产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有实力才会有权力。因此说,公产的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命根子。生产资料渐公产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一位的核心本质。  

唯独实行生产资料渐公产的公有制,人民大众在公有制企业里联合劳动,才会有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更好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唯独逐渐消灭私有制,才能先是消除阶级对立,进而消灭剥削,再是避免两极分化,最后才是逐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人民大众的共同富裕和小康生活。这美好的憧憬不是单靠军警维系的,也不是单靠口号能实现的,必须从根上用心,用力逐步消灭私有制,而不是加速大搞私有化才能实现的。公有制下私有化的斗争,是当今中国问题的根结之所在,核心之所争。在狼与羊的动物世界里,永远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在阶级对立的人类社会中,始终没有普世的和谐观。  

兔子蹬鹰的动作,鹰认为是不和谐的行为。“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压迫者认为是不和谐的吼声。当弱者不堪忍受反抗时,强者总是劝说要以和为贵。就这样强者忽悠弱者上千年,好在历史也以此起彼伏的阶级斗争方式回应了和为贵的理念上千年。跪地求生,屈辱偷生;奋斗求生,尊严人生。这是常识。在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公产的管理权、经营权、处分权并非都掌握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干干净净做事”的真正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正如毛主席所说:所有制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有的当权者靠权势,给自己加薪,为亲属封官,用公款私费,靠干股分红等等手段肆意进吞公产。他们把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变成了鱼肉关系。那些所谓的企业家残酷剥削职工的剩余劳动价值,他们不谋公产谋私产,热衷于用私有化取代公有制,从而使私产份额大大超过公产份额,从根本上撼动社会主义公产的主导地位,他们冒犯违宪违章之罪把中国拖向资本主义道路,这种倒行逆施的罪行,必遭历史的追究和清算。公产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社会风气重公德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员主要指维护公有制的工农兵及知识分子劳动大众,他们的精神面貌公心品德是与公产的程度相适应。注重公德的社会风气,需要执政的共产党在严酷的公私斗争中以德为先做师表,着力倡导培育,使公德意识成为人们崇尚的社会风气,全社会注重公德,使公德逐步靠近共产主义水准。  

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大量能发明,能创新,懂科学,有技术的人才。人才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掌控科技的人才不是老二,而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其中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诸多素质中的维护公产的公心品德即公德素质则是关键素质。所以说社会风气重公德是社会主义的第二项本质。  

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先后涌现出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大量的具有高尚公德的先进人物。他们的事迹传遍神州大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他们能够成为那个年代的英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风亮节的熏陶感染,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高尚公德为他们作出了榜样。  

 2008年9月12日 ,《报刊文摘》转载了吴连登“给毛主席当官家”一文。文章谈到了在困难的1958年,毛泽东将自己的每月610元的一级工资降到了三级404.80元。在后来的十八年并一直到逝世也没有再给自己增加一分钱。除了这404.80元外,他没有任何津贴。毛泽东的工资只相当于那个年代一个二级工工资的10倍。他每月的固定支出是房租84元,取暖费30元,孩子的学费15—30元,亲戚的生活费30元。剩下的200多元主要用于吃饭,吸烟,喝茶和待客。这和如今那些每月拿的月薪是工人的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更多倍的也在说为人民服务的人来说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吴连登在文章中提到毛主席在外面开会,如果吴连登没带茶叶,在人民大会堂就是喝一杯茶他也要付2角钱的茶费。这与现在吃满汉全席也不花自己一分钱,允许用公款吃喝每年要花掉六千亿元人民的血汗钱的状况形成了多么明显的对比!毛主席的一生,是为强国福民呕心沥血操劳的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的七个亲人先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毛主席逝世之时没有自己一分钱的存款,这与当今那些把大量的钱存到国外,或是让其子女携巨款改国籍跑到国外定居的人又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毛泽东就是伟大,他留给全国人民的是永放光芒的毛泽东思想,他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这是当今那些为富不仁者花多少钱都办不到的事情。  

从上述事实即可看出,以毛泽东为首的这些老革命家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最有公德的共产党人,他们用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模范表率行为赢得了全国人民无限爱戴和信任,他们靠相信、依靠和服务于人民大多数的原则法宝,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领导得万众一心,欣欣向荣,就连世界上那些敌视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也不敢轻视,都纷纷与中国建交。以德育人,以德服人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者治好国家的 前提条件。不用公款吃喝,控制官民财差,是对当权派最起码的公德要求。对执政者来说,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尤为重要。以公德为先,以洁身做事,其服人效果远胜于千百个反腐败说教文件的作用。  

当权执政的共产党,必须一手抓公德倡导,典型引路,另一手抓贪腐苗头,惩治贪官。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建国初期中央对原长征干部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的处理就是典型的实例。刘青山临刑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死了比活着的意义大。果真不假,党中央毛主席收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控制和预防了腐败的蔓延,挽救了成千上万个可能会发生问题干部的政治及肉体生命。从此往后,中国上头廉洁下不贪的局面竟然保持了二十多年。从这一点来看,刘青山、张子善死的好,死的应该,党中央对贪污腐败分子的处理正确及时,英明果断!中央的反腐行动在党内产生了很大的廉洁风气的惯性作用,直至到了中国已经特色社会的第二年(1980年),还会有姚依林副总理在江苏常熟县调研时补交伙食费的故事发生,当时规定伙食标准是每餐四菜一汤,而在最后一餐时,食堂给他另加了二个地方特色菜,受到了姚副总理的批评,并用个人的钱补交了伙食费。那时的干部把吃饭自己掏钱,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用公款吃喝人民的血汗,认为那是不可思议的丢人事情。  

曾几何时,中国从社会主义社会转入到特色社会后,私有化加速取代公有制,社会风气急转直下急剧败坏,中国成了世界上唯一允许用公款吃喝的国家,即使每年查处,关杀成千上万“以钱为纲”路线的牺牲品或叫倒霉蛋的贪官污吏,也仍然遏制不住腐败泛滥的势头。而那些“以钱为纲”路线的受益集团权贵资产阶级,却依然在享受腐败,鱼肉人民。特色社会的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充斥着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的丑事。看见老人跌倒不敢扶(怕沾包),看见地上有钱包不敢捡(怕陷阱),看见有人干坏事不敢管(怕招祸)。特色社会成了好人不敢做,家家都装防盗门的社会。这是一个缺乏诚信、缺失公德的社会,缺失公德的社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当今世间最为流行的一句话是:腐败官员最企盼的就是升官,发财,死老婆三件事。我们不妨就从这三件事入手,查他们买官、卖官的政治问题,查他们贪污受贿的经济问题,查他们玩女人包二奶的作风问题,发动群众与纪检专职部门相互结合,清除那些腐败官吏,以纯洁党的队伍。  

当前急需采取晾晒当权官员及其亲属家产与官位状况等措施,这项措施是鉴别真假共产党员的试金石,是铲除腐败癌瘤的手术刀,是暴露腐败分子的照妖镜。制定以公示官员家财及亲属官位状况为核心内容的反腐败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即得利益集团终究阻挡不了的时代潮流,非如此不能恢复到三十年以前的廉洁局面。  

据说,在全国超亿元家产的富翁都像是其他暴发户及被查处的腐败分子一样,都搞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头衔,富翁们在人大及政协中占据了多数,他们是为私有经济保驾护航的卫道士,能让反腐败法通过吗?(据说正在酝酿制定通过什么《动物福利法》)。即是迫于国际国内压力,猴年马月后通过了反腐败法,那些托共产党腐败之福,而暴富起来的即得利益权贵们,能认真执行吗?但愿不再是作秀行为。有人预测目前正处在腐败与反腐败的相持阶段,这个阶段大约是二十年,反腐败胜利阶段也大约是二十年,四十年以后的事有谁知道。但是我们却知道,腐败风从特色社会大搞私有化始,也只能随公有制的胜利才结止。  

那些每年仅吃喝就挥霍掉百姓的血汗钱六千亿人民币的”公仆”们,那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权贵们,嘴里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心里却想着怎样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到自己家中,供子子孙孙享用继承,仅管是家财万贯,还不忘给自己带上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桂冠,以妄想名利双收。但是人民是不会为其树立贞节牌坊的。因为他们是最缺公德的人。这些人即使再一意孤行,也该顾忌其子孙后人的感受。正如秦桧的秦氏后人在岳飞墓前所云:宋之后人少名桧,我在墓前愧姓秦。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乏那些受人敬仰可歌可泣的历史名人,他们所以名扬古今,都是因为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都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强国福民者万古流芳;平庸无为者稍纵即逝;而祸国殃民者,则遗臭万年。凡是具有高尚公德的人,在人民心中就树立了一面永远的丰碑。  

三、社会现实愈公正  

社会主义社会是愈趋公正的社会,所谓社会公正指的是一方面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中法定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指的是社会生活现实中,表现出的公平正义。  

在中国,在现阶段,人们因其经济地位(主要是家财状况)和对待公有制态度的不同,而被划分在不同阶级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包括公正)的立场,观点,态度都不会相同,什么阶级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从来就不存在普世的公正观。  

例如,私企老板说:工人给我干活,我给他们工钱,这是公正。工人说:老板侵吞了我们的劳动剩余价值,成了大款,这是不公正。  

再如,穷人和富人同样的过失犯法,被罚相同的20万元,这对穷人来说,将意味着即使砸锅卖铁也还不上全部罚款;而对富人来说,这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丝毫影响不到他那花天酒地的豪华生活。面对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站在穷人的立场上看这是法律本身的不公正,只有按其家财多少的比例进行罚款才算公正。我们需要的是站在维护公有制和劳苦大众立场上看的社会主义公正,不是两极分化受益方的公正。  

单就其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原则来说,这一是社会主义社会产品还不那么丰富,对社会成员只能是按劳分配,这二是社会成员的公德水准还达不到都自愿各尽所能为社会做贡献的程度,这三是人们的才能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不同,其收入也就不同。共同富裕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弄好了能达到有差别的共同富裕,这是公正;弄不好实行以按资分配、按官位分配为主的做法,则必定造成比旧社会的两极分化还要严重的两极分化,这就是不公正。  

我国是搞共产的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执政党必须站在维护公有制的劳苦大众一边实现社会主义的公正。对公有制不利的公正,不是社会主义的公正。  

对此笔者认为政府至少应该做到:  

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主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严格限制企业主肆意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行为,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实行广义的均富限富政策:  

限定薪酬级差率,以防官民财差失控  

限定个人所得(包括遗产及馈赠收入)级差税率,如收入一千元者交税1%,每增1千元收入增税率1%,最高个人所得税率应暂定在51%为妥,以防加大两极分化及贫富世袭化。  

限定企业、行业法定利润率,以防垄断暴利损人。  

扩大大众福民面,让劳苦大众能共享社会主义优越性成果,如把每年用于吃喝旅游的巨额公款改用到百姓住房、就医、子女入学、交通等方面的减免费,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学者有其校,彻底改变目前劳苦大众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忧心忡忡而挣扎在贫苦线上的惨状。这些都是明显的不公正现实,缺失社会主义公正的社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实行上述福民政策,实现社会主义公正,对于那些两极分化的收益集团来说,这是他们不愿意的事,但却是中国亿万劳苦大众翘首期盼的事。  

当然,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正,主要是通过生产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的。而维护社会主义的公正,则要靠公德引导和国家机器的作用来实现。  

所以,相对的公正,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的公正,在维护公有制的人民大众立场上的公正,逐步愈近理想的共产主义水准的公正,是社会主义的第三项本质。  

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模式,看作是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模式,看做是资本主义特征之一,这都是偏见,其实,计划经济是按经济规律的要求,由人为计划来管理的经济,在操作中,经济规律不是那么好把握的,因此,会出现一些纰漏。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需求、商品价格为导向的经济。在操作中,市场经济常变成是不管黑钱赃钱,只要能赚到钱就是好钱的“猫论”经济,猫论经济就是事实上的私有制经济,是以钱为纲的经济。  

市场的需求能影响计划的制定,而计划的制定又能影响市场的需求,两种经济模式各有利弊,对两种经济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扬长避短,相互调剂补充,用好市场经济的长处,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经济模式不能全表达社会本质属性,唯有“公”字确切些说是三公(公产,公德,公正)最能表达社会主义本质。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社会,是经过公私斗争(其核心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斗争),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逐步靠近以公为其本质的社会。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公正民公德,生产资料渐公产是社会主义本质。  

(三)“指鹿为马”式的本质论  

搞共产的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逐步靠近以公(公产、公德、公正)为其本质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理论。是围绕公有制公产为核心的理论,是以“消灭私有制”为其精髓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资改派认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这其中不谈公有制公产这个核心根本,尚谈社会主义本质就离题了。众所周知,发展生产力是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的举措,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生产力,如果把发展生产力说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那岂不是说世界各国都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包括美英法德日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早就都是社会主义了?  

另外,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公产公德公正本质的表证,但不是本质。再者,从社会现实来看,改开三十年以来,官员腐败了,剥削加重了,贫富两极分化了,社会风气变坏了,……,这些事实怎么就那么准确地被邓公的“如果论”所恰恰言中呢?预言乎,预谋乎。现实的中国,外资、私企与国企已呈三分天下之局面,本来占主导地位的公有制企业,还在继续被私有化的浪潮冲击而萎缩,使剥削更是加剧,共同富裕没有实现,反而因私有化的加速,更促进了贫富的两极分化,造成了社会的更大不公正。  

资改派本质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理论。不谈公有制公产这个核心根本,不讲消灭私有制,谈何消灭剥削;不讲公产的主导地位,不强调有公德的主人翁人员的社会作用,不利用社会主义公正的保障作用,谈何共同富裕。离开公产、公德、公正这社会主义的三公本质,谈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共同富裕是理论上的本末倒置。  

由此可见,某些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根本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质论,与逐步靠近以公为其本质的社会主义论述相悖理。  

中国公私斗争的现实是,私有制大进,公有制大退。在这种大背景下,社会的丑恶现象丛生,经济犯罪,刑事犯罪案件年增长率,大大高于被引以自豪的GDP年增长率。广大人民群众对官员贪腐、医生黑心,教师逐利,富人贪欲的社会现实不满,对具有讽刺意味的反贪局长贪污,司法局长犯法,纪委书记违纪的现象更是愤恨。追根究底这些社会丑恶现象,我们会发现都是一个“钱”字在作祟,这都与实施私有化大搞私有制的现实有关。在私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在“”猫论“观念的支配下,在“先富论”的期待中,便应运而生成了以私为核心的,以各顾各为表征的,以以钱为纲的特色路线。而以钱为纲则是诸丑恶之根源。总的路线不改变,即是发布一万个纠歪文件进行修补,也是无济于事的,是仍不能制止住层出不穷的歪风邪气的。透过各地频发的如通纲、林纲等群体事件现象观察其本质,无不都是因为国有资产即公产的流失,资改派们公德的丧失,社会主义公正的缺失而造成的。致使工人阶级为生存而愤起,对倒行逆施的私有化进行抗争。公有制与私有化的斗争是当前阶级斗争的焦点,群体事件的实质就是阶级斗争。资改派奉行的就是以钱为纲的总路线。  

(四)马列毛论真理在,社会主义艳阳天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在人民的心中已经牢牢扎根,我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闪烁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之间是互为依存关系的,这其中之一的社会主义道路,若脱离“三公”本质,其他三项就必然会被修正。我们要坚持的是真正的四项基本原则。我们还认识到,大搞私有化、侵吞国有资产、撼动公产的主导地位对工人阶级,对四项基本原则来说是最大的犯罪,是最严重的缺公德,是天大的不公正。真正的共产党人及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一定会捍卫公产,倡导公德,维护公正,坚定逐步靠近以公为其本质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实行有原则有前提的改革开放,即谋公的改革,利公的开放举措,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总之,只有走逐步靠近“三公”本质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挽救中国,发展中国。搞共产的共产党,会取得最终胜利。我们坚信,只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在,就会有社会公正民公德,生产资料渐公产的科学社会主义艳阳天。  

共产党人德为先  

共产党人德为先,共产主义方向坚;  

强国福民为宗旨,上头廉洁下不贪;  

以德服人人心得,依法行政政不偏;  

以德育人人才出,依法治国国兴安;  

科学发展扬国威,成果共享民心欢;  

稳定民心保和谐,官民财差是杠杆;  

社会公正民公德,生产资料渐公产;  

马列毛论真理在,社会主义艳阳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