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朱永杰:我们的恐惧,跟嫖娼无关,跟拆迁无关   我们的恐惧,跟嫖娼无关,跟拆迁无关

火烧 2016-05-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雷洋之死背后执法问题,质疑便衣执法与暴力执法,反思法治进程,强调程序正义与证据重要性,引发对警察执法规范的讨论。

  我们的恐惧,跟嫖娼无关,跟拆迁无关

  朱永杰

  2016年5月16日,北京市昌平区29岁市民雷洋“一七”刚过,郑州市惠济区36岁市民范华培“一七”将至;5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五一· 六通知》通过,提出向党、政、军、文各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开展彻底批判,夺取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文革”被定性为动乱,早已盖棺定论。但是,雷洋之死还在雾中,范华培被击毙之后的葬礼也是众说纷纭,一时间,各种论调聚集网上,何去何从,大有莫衷一是的荒唐局面。

  先说雷洋之死。

  说雷洋必提嫖娼。虽然雷洋戴套“打飞机”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且是在昌平警方的严密监控之下,但彼此都有所失算。雷洋没想到这点小爱好会引来杀身之祸;昌平区东小口派出所的警察没想到雷洋会反抗如此强烈。在雷洋看来,便衣警察真假难辨(协警哪里会有警察证?),万一是黑社会被绑架呢?也有可能,他料到一旦被捉,轻则罚款五千被拘半个月,重则收容教育半年,这意味着多年奋斗前功尽弃,为躲避惩罚,不得不拼死一搏。在昌平警察的预料中,捕捉卖淫嫖娼违法分子,基本上都是手到擒来,一抓一个准,就像路边捡钱一样,这是个十足的好差事。一边是便衣执法,一边是到足浴店停留十分钟就告辞,然后一个逮,一个逃,赤手空拳,寡不敌众者落败后一命呜呼。

  换做一般人,或者前些年,这种在警察面前死人的事情极有可能连个泡都不冒一下,各自相安无事。道理极其简单,你一个嫖娼者,死在警察手里,活该。警察抓你,你反抗啥?一比六,警察不用开枪,你还能逃脱吗?再说了,遇到这事,自古以来都是自认倒霉,屈死不告状。

  然而,时代变了,人也变了,法治的车轮滚滚而来。雷洋以为,执法者必须具备程序正义,否则接下来的实体一定会远离正义。你是警察,也要亮证执法,没有直接证据不能随意限制任何一个公民的人身自由(当时满大街又没戒严)。更何况,你是没有警察证的协警呢? 你让我怎么相信你是警察?更没想到,我一旦拒绝,你们接下来的制服竟然是如此惨无人道,我不得不大喊“救命”。(要知道,这“救命”二字可是这辈子我第一次呼喊啊。)我实在没想到,我越反抗,你们越怀疑我有作案嫌疑,更加不计后果打倒我。我暴力抗法了吗?我没有;倒是你们这些便衣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暴力执法!

  法治的惊雷警察当然听得到。警察执法要带执法仪,证据为王,有了证据,谁违法谁犯法,就会一目了然。惊雷之下,就有警察装睡不醒。昌平区东小口派出所的这六名警察(两名警察四名保安员)就没把法治当回事。他们说便衣打击,可以不带执法仪,可以不开警车。这种说法不知道有没有明文的法律规定?既然没有执法仪,后来用于拍照的手机又被雷洋打落摔坏,于是乎,雷洋怎么死的,就只能听凭在场的警察一面之词了。他们说,雷洋先嫖娼,后被抓,再三反抗,再三被制服,于是心脏病死了。错不在警方,谁叫他嫖娼又反抗呢?

  雷洋“嫖娼死”被不少糊涂蛋国民叫好。因乎此,新华社才及时评论说,雷洋案之所以备受关注,“在更深层次上,还是对自身安全和执法公正的关切”,“即便一个人私德不检,哪怕是犯罪嫌疑人,其基本的人身权利和生命安全也应受到保护,不能不明不白死去。如果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每个人都会有安全焦虑”。

  著名评论人童大焕感慨地说,今日程序正义高于实质正义的理念,规则重于道德的理念,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悄悄在国人心中落地生根。比如,雷洋妻子的理性堪称伟大。她在第一时间明确表示:不考虑雷洋是否嫖娼,只在意执法是否有问题。是的,我们不能不对雷洋妻子这个普通的女性,致以深深的敬意。

  雷洋之死,童大焕说,让中国人开始追求免于恐惧的自由。《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说,让祖国的天空不再飘过惊惧着的身影。难道不是吗?让我们为此鼓与呼,哪怕以死抗争。

  再说范华培的“葬礼”。5月10日,范华培被击毙之后,他的“葬礼”很不一般。据称,他被视为反抗拆迁的“英雄”,收到不少捐款。通过网络,笔者读到一些有关范华培杀人和被毙的细节,众说纷纭的背后,笔者以为,酒后的范华培血刃三人,的确罪不容赦。但是,且慢,在范华培的亲属执意前去做工作,不让武警开枪的那一时刻,让人恐惧的一幕发生了,先是范华培的亲属被粗暴地拦住、驱赶,甚至差点被射击,接着是八声枪响,范华培倒在了车旁。目击者称,范华培当时不在车里,意欲挥刀自杀。就是说,拿着冷兵器的范华培,因为在车外,旁边又无群众,在危害公共安全方面,根本不具备武警开枪击毙的条件。然而,枪声还是响了,范华培死了。这一幕之所以恐惧,是因为在我们看来,范华培完全可以被捉之后交给法庭,如果能够依法判处他死刑,这也是他的必然归宿。

  从雷洋到范华培,之所以引发社会公众的巨大热议,从根本上说,跟嫖娼无关,跟拆迁无关,跟我们感受到的恐惧、惊惧有关。“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是一种幸福。但是,如果“不做亏心事”,偏偏鬼叫门,就是不幸。更为糟糕的是,如果做了亏心事,连命也被公权力生生剥夺,那就是大不幸了。习近平曾指出,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史,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驶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驶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他还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目前来看,在雷洋死因不明、范华培反被称作“英雄”的具体案例中,我们的恐惧绝非空穴来风。敬请记住,凌辱公民的公权力,不管凌辱的程度是深是浅,都是一种“恶”。如果不加倍警惕,包括警察自己,永远不会有一个胜利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