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施芝鸿和张维为的思想误区

火烧 2015-03-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施芝鸿和张维为对‘三个代表’的错误解读,认为其并非立党之本,而是过渡性理论。强调应关注习近平思想中的哲学观点,全面历史辩证看待问题,反对教条化和特殊化。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这句话最早见于《光明网》的一篇文章,标题就是《“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该文没有作者署名,出自哪个秀才之口也就不得而知了。这句话原本就是错的,因为共产党这个组织,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其立党之本只能是信仰共产主义,不信仰共产主义,这个国家的共产党也就不存在了。换个方式说,因为一些人信仰了共产主义思想,才建立了共产党这个组织,没有这个前提,共产党这个组织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会存在。什么叫立党之本?立党之本就是一个政党的信仰,信仰是这个政党的标示性基因,失去这个基因,这个政党的性质就会改变。但是直到目前,中共党内不但没人出面纠正这个错误,相反,有些人还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众目睽睽之下面对镜头和记者说个没完。

  “‘三个代表’是个好东西,为什么要告别?”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共与西方政党区隔了开来,虽然大家都叫“党”,但含义完全不一样,中国共产党是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政党,是“整体利益党”,西方政党是“部分利益党”,从这个意义上看,“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是“四个全面”得以提出和执行的基础所在。”这是张维为日前接受观察者网记者采访时的回答。施芝鸿前不久在接受彭拜新闻社记者采访时,虽然不似张维为讲的那么直接,但意思是一样的。据说,“三个代表”理论与这二位均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感情上难割难舍是可以理解的,但感情不能替代真理。

  客观的讲,“三个代表”仅仅是一种过渡性的治国方法,在一定时间内起作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一化”是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指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化三改”完成以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也跟着完成了历史使命,以后再没有强调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和国情,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指导改革的方法也必须适合、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和国情,正因此才有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相互之间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这些理论绝不是物理性的继承和发展,而是有极大独立性的新的理论。

  “四个全面”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都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但“四个全面”远远不是习近平思想的全部。习近平思想就笔者的理解而言,是潜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的思想体系,在宏观层面,习近平思想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对世界观的改造,从而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和理想,构筑起能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的铜墙铁壁。因此,研究习近平的文章,只注意研究政治经济方面的阐述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研究习近平思想中的哲学观点,第一、学会全面的历史的的看问题,不搞绝对化,不能在肯定一个的同时否定另一个。第二、学会辩证的看问题,不搞教条化,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讲,“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不顾及人民的福祉。第三、学会用普遍性的观点看问题,不搞特殊化。“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

  就施芝鸿和张维为对“四个全面”的解读看,这二人明显都存在着巨大的思想和认知误区,施芝鸿把“四个全面”解读成“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我注意到,有海外媒体把‘四个全面’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比照、相联系,认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也有海外网络评论家认为:‘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时代的基本路线。这样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施芝鸿对彭拜新闻社记者如是说。在这里不客气的指出,这种解读绝对是不怀好意的歪曲,“四个全面”开宗明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快实现共同富裕,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适应“尽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施芝鸿显然不同意“尽快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他就是在变相强调要优先发展经济。

  张维为的观点跟施芝鸿的观点就像一个模子出来的,当观察者网记者问到“四个全面”与以往的提法有什么不同时,张维为回答说:“‘全面’这个概念很重要,‘四者统一’也很重要。“全面”就是要考虑到事情的方方面面,比方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它意味着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横跨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地方,是一个全覆盖的目标,所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伟大而又艰巨的目标。四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自然有自己内部的逻辑关系,我个人觉得这种逻辑关系很像当年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逻辑关系,其实,‘四个全面’的内容也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这二位还真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笔者不是名人,但自认政治理论和哲学素养,绝不在这二位之下。

相关文章

  • 被出卖的美国梦
  • 张维为:西方民主的六大困境
  • 姚树:论《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指导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问题(三)
  • 张维为:反思默多克事件,探索新闻新秩序
  • 首例非典病例发现9周年转贴当年网上的一些诗文
  • 姜建清辨析
  • 我们的指导思想究竟是什么?
  •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用过的指导思想
  • 谁能代表我们的党,当然不是那些贪官污吏
  • 深圳罗湖区某些领导违背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在业委会选举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