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改良医疗措施,促进医疗业发展

火烧 2022-03-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提出改良医疗措施,通过培养养生专家、普及健康理念、创新体检制度等方式,推动医疗业发展。强调成分说、限盐、脱脂牛奶等科学理念,引导人们关注健康,增加医疗业务量,促进市场繁荣。

  几千年中国医疗模式一成不变,以至于到早四十年,我国医疗还是几个门诊医生管好一大片区域,病人极少,致使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一个医生不但要门诊,还有时间出诊,让那些病得不能上医院的人在家也能治病,这么一来,我国经济怎么不是死水一潭呢!再者病人也是“久病成良医”,所以一个病人他最后就不会依赖医院,他自己就能调理,同时还能告诉近邻和朋友,这样医疗业的业务怎么能开拓呢!

  鉴于此,我们必须改良医疗措施,进一步发展我国医疗业。

  一是要培养一些养生专家,普及现代新的健康理念。专家们要用世界最新研究成果,也就是新名词术语,以成分论告诉我们身体是由各类成分组成,不能多不能少,用指标确定身体健康状态,不要认为自己感觉好就是身体正常。这样一来,人们会自觉地用指标来衡量自己的身体,从而认为无病早防,小病大治是一种时髦和现代进步的观念,是对身体的关爱,也是一种时尚,或是只有高层人士才能享受的待遇。过去我们缺少盐就会带来许多身体的不适,如浮肿无力等。但我们今天可以将盐与高血压联系起来,要人们限盐,尽管给身体带来一些副作用,但这是科学的,符合成分说。绝对不能让人们认识到高血压是营养过剩和年龄有关,这样就可导致人人有病或疑病,那么何愁医疗业不发展呢!我们完全要忽略身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更不要说什么特异体质的人。如我们吃咸了,身体就自然要多喝水,也会多排尿,达到身体的平衡。如果人们有这个观念,病人自然会减少,医疗业怎么能发展。并且成分说,让许多甜美可口的东西失去甜味,说这是为了降低血糖。牛奶也是脱脂的,这是为了降血脂的需要,于是可以引导人们吃这种没营养的垃圾东西趋之若鹜。还会让盐可以分解为多种类型,如低钠盐加碘盐等,牛奶也是全脂脱脂,这样也多了一些生产部门,让市场繁荣起来,也多了掠获人们口袋里钱的路子。

  二是开创体检路子,让人人疑病。我们可以政策规定体检是对在职人员的关心,是一种人性化管理。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体检是为了无病早防,小病早治,让人一听就感觉这是人文关怀,这样一是可以让医院开辟创收的门路,二是可以产生隐性的医患效果。我们许多人都知道,要么体检没有作用,如我单位一人,与医院关系密切,元月17日体检结论是一切正常,过年后因为咳嗽,再去检查就是肺癌晚期,四个月后去世。要么就是让人人疑病,或这个指标高于正常值,或那个指标低于正常值,这不得不让人们多跑医院去确诊,这样医院就可以由原来的门可罗雀,到今天的门庭若市。《大自然的游戏规则》认为:不主张无厘头去体检,因为有时的不正常只是身体运化的一个过程,过了这个过程可能又恢复正常了。如果体检,就会将一个暂时的不正常无意中定格下来,由于心理和意念作用,从而让病情固定并恶化。

  三是否认或淡漠中医的性质平衡论,倡导成分说,让人们依赖医和药。中医认为身体健康与否就是看平衡,因此中药往往不是标注成分,而是说性。如温性、寒性,或性平、性凉。如果你是受寒感冒,则是用温性的药物给你平衡,如果你是火气导致,则用凉性的药物去平衡。如夏天多火易生疮疤,则医生叮嘱多吃苦瓜等。身体闭感导致体热,则用发散性药物,所谓解表清热。还如消渴症是糖尿病的一种,而高血压糖尿病都是营养过剩,是补太过所致,也就易成为火性,也就是所谓的“富贵病”。清朝著名中医叶天士就有个故事,多吃泻性的梨子,这样治好了病。但由于今天科学的发展,成分说占主导,梨子有甜味,不能吃,因此人们只能依赖药物,这样医药业也就发展了。而绝对的成分说常导致人们不是节食就是滥食,也就是某营养超指标,就节食,某营养低于指标,就滥食。也就是宣传上说的不好的就节食,宣传说好的就滥食,以至于有些有疗效的药物凉到一边,而有些普通药物价格一下子就飚升得让人难以承受。而无论是节食还是滥食,都会导致更多的疾病,这样医院形势不看好都难。

  四是用成分说来确定药物的科学性,加强药监部门的权力,让西药替代中药。西药因为有成分说明而成为了科学的代名词,哪怕西药导致许多不良后果,可以堂而皇之地说这是副作用。而中药哪怕有效果,却因为没有成分说明,只有性质的说明,是不科学的,有打击的必要。如我身边几个类风湿病人,痛苦不已,他们曾经在外地邮购中药,能让病情有明显的改善,但后来买不到了,因为没有批文,定性为非法,受到了打击。而现代医学则堂而皇之地说,类风湿目前还没有有效控制的药物,这样就形成了西药的垄断。中药几千年都是大自然的那些物质,结果被淘汰了。而西药则不断翻新,一代代新药替代,让人无法熟悉,只能受舆论的引导,不管药物好不好,只要说明说有效果,就会盲目去使用,从而药物产业的兴旺也就势在必然。

  五是政府不再搞医疗补贴,或是只给少量的财力让医院自行创收,以激活广大医务人员的创收能力。过去因为医疗是事业,政府对其盈利不足部分给予财政补贴,确保医疗事业的正常运行。这样医务人员旱涝保收,就不会主动想办法找门路,扩大医院创收的路子。如果取消了政府补贴,那么就会各显其能,都会争当好猫。于是一个局部病需要做全身检查了,一个感冒也要小心可能引发许多并发症,不得不大治了。于是乎,一个按传统看病的医生在医院就不合流了,一个不忍心让一个小病就搞得别人家破人亡的良心医生,就无立足之地了。这种现象虽然在社会上有所议论,但主流媒体不发话,政府不发话,这些议论是没用的。我们只知道这样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且医院生意好了,医生待遇高了,这就是成绩,这证明了我们现代医疗的发展日新月异。

  六是普及医保,激活人们误以为小病大治是一种享受的潜意识,反正有报销,有病不住院治疗就是白不治疗,全然不知道有些疾病只是身体运化的一个过程,是不需要治的,有时治多了还会导致更大的隐患。过去我们一个感冒几毛钱,或今天几十元钱就能治好,这样不利于医院的发展。如果有医保,治病有报销,就可进行拓展性治疗,即使一个病多用了十倍以上的钱,病人心中也乐意,因为报销了一部分,享受了国家福利,这是一种荣耀。哪怕还多花了钱,但满足了一种虚荣。因此今天医生看病首先问你有医保吗?进医院一个小病不花上你上千元钱,你能出门吗?有些人买医保,对于不断提高的投保金,也抱怨说,我没有住过院,没有报销过,或是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大有必须生病去享受,才能获得心理的平衡的心态,这样医疗业就自然发展了。

  以上这些措施的改良,有效地改变了医疗现状。过去要倒闭的医院红火起来了。大医院更是门庭若市了,一个小病不让你花上成千上万元,就是医院运作有问题;一个大病不让你倾家荡产,这就是医院没尽力。在城市,药店比商店多了,买药品可以买一送几了,可以成会员了,可以优惠了,这些看起来是滑天下之大稽,但确确实实让我们的医药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看来这些措施是十分有效的,是医疗业振兴的法宝,国家应该为这些作出贡献的人颁发荣誉勋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