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
本文解析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复杂关系,涵盖宗教起源、教义发展及历史影响,重点探讨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为理解宗教文化提供深度视角。
国际战略论坛微信群6月12日课程内容
朋友们好!现在开始上课。今天的内容是悟实老师所著《犹太教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约需一个小时。
犹太教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
[1]在6月8日(周一)的课程《认识美国(一)美国是不是一个主权国家》里,我们提到了共济会,说犹太人控制着共济会,共济会控制着美国,美国霸权着世界,而美国只是共济会用以控制世界、搜刮世界财富的工具。那么,犹太人凭什么能够统治共济会?今天,我们就专门讲解这个问题。
[2]准备讲四个内容:一、犹太人与犹太教;二、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三、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四、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
[3]一、犹太人与犹太教。犹太人创立了犹太教,犹太教不外传,只在犹太人内部传播。因此,犹太教就是犹太民族的内部宗教。
[4]犹太人,是印欧语系高加索人迁移到阿拉伯半岛后形成的一个游牧民族,宗教分类中属于闪米特人(亦称塞姆人、歇姆人、闪族人)中的一支希伯来人。闪米特的名字出自《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这部书认为,“上帝”耶和华(注:犹太教称雅赫维或雅威,这是基督教称呼)用七天时间创造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并在第六天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亚当”,“亚当”的含义是“人”。
[5]《圣经》说,“上帝”觉得亚当一个人太孤独,就在他沉睡之际取下他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夏娃”,“夏娃”的含义是“生命之母”。在中东和西方人的传说中,亚当和夏娃是人类始祖。“上帝”在东方的伊甸(两河流域下游,可能已经沉入波斯湾海底)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让他们在里边生活。
[6]后来,亚当和夏娃在“上帝”的天使“路西法”(Lucifer,意为“光明之星”)的引诱下,偷吃了伊甸园里禁止他们享用的分辨善恶的果子。这是“上帝”造人以后,人第一次违背“上帝”的命令,因而犯下了必须世代救赎的罪孽,称为“原罪”。意即原初的,与生俱来的罪。作为惩罚,“路西法”的名字被抹去,成为背叛上帝的魔鬼“撒旦”(意为“背叛者、叛徒”)。
[7]因为亚当和夏娃是“上帝”自己的造物,惩罚他们的同时也很怜惜。于是用兽皮做了衣服给他们穿,接着打发他们出伊甸园,赐土地给他们耕种。亚当活了930岁,他和夏娃的子女无数,他们的后代子孙传宗接代,越来越多,逐渐遍布整个大地。但是,亚当的长子该隐因为嫉妒弟弟亚伯而把亚伯杀害。这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之后,相互厮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8]然而,还有一个义人(信守律法的人)叫诺亚,很守本分;他的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也没有误入歧途。于是,上帝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选择诺亚一家(诺亚夫妇、三个儿子及其媳妇)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其余的人都被洪水淹没。这就是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
[9]根据圣经传说,诺亚的长子叫闪米特,其后裔称闪米特人。闪米特的部分后裔后来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史称两河流域,即位于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地区,今伊拉克附近地区),几代后形成了文明发达的城邦,叫乌尔(Ur)。但那时人们信奉多神教萨比教,以日月星辰为崇拜偶像,其中太阳是最主要的神祗。
[10]诺亚的第九代孙他拉,不但自己拜偶像,而且造偶像出卖并以此谋生。然而,他拉一个叫亚伯兰的儿子声称,比太阳更伟大的造物主(犹太教之“上帝”雅赫维或雅威,后入基督教称耶和华)才值得人们敬拜,因此受到世人反对并被关进监狱,后来还被没收财产并流放。
[11]据《圣经》的描写,在这个过程中,亚伯兰受到了“上帝”耶和华的指使:“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去我让你去的地方。我必叫你建成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此后,亚伯兰以唯一的神El(闪语中表示最高神的一般性名称,雅赫维的同义词,后入伊斯兰教发音安拉)为崇拜偶像。这个事情大致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
[12]依照《圣经》记载,亚伯兰奉“上帝”之命占领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被称为希伯来人【意为越过(幼发拉底河或约旦)河而来的人】,与公元前4000年已经在此定居的迦南人一起生活。耶和华给亚伯兰(意为父被高举)改名为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辛,意为多国之父)。
[13]《圣经》创世纪第十五章记载:“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拉罕立约,说道‘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底大河之地。”因此这片土地被称为“上帝”耶和华对亚伯拉罕后人的“应许之地”。由于它的水草丰盛,被称为“流奶与蜜之地”。
[14]亚伯拉罕生子以撒,以撒生子雅各(阿拉伯语发音为叶尔孤白),他们是犹太人的三大列祖。除嫡幼子以撒外,亚伯拉罕还有与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阿拉伯语发音易斯玛仪)。但依据犹太教徒的见解,以及大部分基督教徒的见解,耶和华把“应许之地”赐给亚伯拉罕的子孙仅指嫡子以撒,嫡孙雅各所延续的后代,现实中指所有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而庶子以实玛利被认为是阿拉伯人祖先,不为神所赐。以撒另一个儿子叫以扫(后改名以东),他与以实玛利的女儿结婚,也是阿拉伯人的祖先,不为神所赐。所以只有犹太人是“上帝唯一特选子民”,其他人不能拥有这块地方。
[15]犹太人祖先雅各,后来改名叫以色列。为什么要改名“以色列”呢?《圣经》说,雅各在异乡兴旺发达后,率妻儿返回故乡,途中忽然有一人来与他摔跤,雅各获胜。那人实为神的使者,他便向雅各祝福道:“你的名字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角力都得了胜。”(“以色列”意为“与神角力者”。)所以,雅各的后裔就称为“以色列人”。但在雅各与神摔跤的过程中,雅各的脚筋被折断。为了避祖先的这个讳,犹太人都不吃牛羊等动物的腿筋。这种习俗后来被犹太教吸收,犹太教因此又称挑筋教。
[16]雅各有12个儿子,由于对小儿子约瑟过分宠爱,其他儿子因嫉妒将约瑟偷卖给埃及人为奴。不过,约瑟后来成了埃及首席王室顾问。雅各因此在公元前1766年带领族人迁移到埃及,并受到当时统治埃及的西克索斯人的优待,转变为农业民族。以色列人出走埃及后,居住在地中海东南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此地,与当地迦南人共同生活,并将此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但西克索人后来被努比亚人赶出埃及,以色列人沦为埃及人的奴隶。
[17]公元前十三世纪,犹太人在犹太先知摩西(阿拉伯发音为穆萨)的带领下逃出埃及,逃回巴勒斯坦。据圣经记载,自埃及逃回巴勒斯坦的途中,摩西接受了“上帝”赐予的十条基本诫律(摩西十诫)和其他诸种法律。十条基本诫律包括,不可制造并崇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的名等等,其他的法律包括内容广泛的律例典章。
[18]犹太人认为,通过领受“上帝”赐予的律法,以色列人与“上帝”之间已经确立了立法形式的永久契约。《圣经》说:我是耶和华,你们先父的“上帝”……“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以色列人的回答是:“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于是,以色列人只崇拜单一的主神雅赫维(耶和华),获得“上帝唯一特选子民” 特殊地位,犹太教随之成型。
[19]此后,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度过了40年的艰苦岁月,然后打败当时生活在迦南的七个部族,进入“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
[20]雅各12个儿子的后裔形成的十二支族,在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先由便雅悯支族中的扫罗(又译保罗,公元前1020—前1009年在位)作王,这是以色列犹太人进入王国时期的第一个王。之后由犹大支派中的大卫(公元前1009—973年在位)担任国王。大卫王时期,建立了都城耶路撒冷,确立犹太教为国教,犹太教成为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成为世界三大一神教(另两个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最早且最古老的宗教。
[21]大卫的儿子所罗门(阿拉伯称为苏莱曼大帝,公元前973—936年在位)担任国王期间,以色列达到鼎盛,在首都锡安山(希伯来语,意为“神圣的安详之地”)上建造了首座犹太教圣殿所罗门圣殿,俗称“第一圣殿”。但所罗门死后,公元前935年,北部10个支族的人分离出去,单独成立以色列王国;犹大支族和便雅悯支族联合成立犹大王国。北方王国到公元前722年就被亚述人灭亡了,大部分居民被流放到远方,最后融入其他民族,消失了。
[22]犹大王国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帝国攻占,圣殿被平毁,犹太人被掳至巴比伦为奴,历史上叫“巴比伦之囚”。波斯帝国公元前539年消灭巴比伦后,犹太人被允许回巴勒斯坦,又在第一圣殿原址上修建“第二圣殿”,但犹太人后来又相继沦为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属民。
[23]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反对罗马人,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攻破,耶路撒冷和“第二圣殿”又被夷为平川,犹太人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当地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到1918年,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只有不到6万,仅占当地居民的8%。
[24]按犹太教圣经《托拉》的说法,下一步的发展只有一条路:犹太大卫王的后人中将出现一个弥赛亚(希伯来文,意为救世主,希腊文基督),他将带领犹太人以耶路撒冷为都城重建以色列,在圣殿遗址耶路撒冷锡安山上建立“第三圣殿”,弥赛亚时代来临,上帝通过自己唯一的特选子民犹太人消灭世界上所有其他民族,建立犹太世界王国,进入“上帝”的在天居所“天国”。
[25]二、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根据圣经新约,公元前后,耶稣由童贞女玛丽亚受圣灵感孕而生。后来,他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授“天国”的信息,宣扬如何进入“天国”。但耶稣传教打破了犹太教封闭的民族宗教禁忌,认为凡教徒不分民族都可以成为“上帝的选民”,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得救”、“入天国”。此外打破了犹太教的婚姻禁忌、食物禁忌和实物献祭禁忌等等,这些都为犹太教所不容。
[26]最关键的是,耶稣声称自己就是“弥赛亚”,这就直接冒犯了犹太律法,结果导致犹太人对其非常憎恨,犹太长官大希律王更是对他进行追杀。于是耶稣远走埃及,直到大希律王死后才回来。
[27]耶稣从门徒中挑选了十二人成为使徒。但犹太人收买了使徒之一犹大将耶稣诱捕,并以“自称为犹太人的王”的罪名判处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十字架成为基督教的标记。一世纪末,信仰耶稣的教徒已经将耶稣和门徒们的言行与故事记录成书,形成《圣经新约》,教徒称基督徒,基督教从犹太教中正式分裂出来。
[28]基督教虽然从犹太教分化而来,但在基督教里,耶稣被认为是犹太旧约里所指的救世主,而犹太教拒绝这种说法,不信耶稣,只信造出亚当和夏娃的“上帝”耶和华。犹太教也不接受《圣经新约》,只承认《犹太圣经》。犹太人不但拒绝承认耶稣为救世主,拒绝承认基督教徒是“上帝的选民”,还把他们列为敌人准备消灭,因此基督徒非常痛恨犹太人,这也是基督教徒反犹、一有机会就屠杀犹太人的根本原因。
[29]由于犹太人坚持只有自己才是“上帝的选民”,基本不向外族传教,犹太教也就局限于犹太民族之中,发展十分缓慢。而基督教没有民族限制,结果迅速发展,在二三世纪间逐渐形成基督教会,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敕令》后取得合法地位,380年更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逐渐变成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30]由于各自信仰的排他性,犹太教徒与基督徒不共戴天。当基督教在整个欧洲取代了多神信仰之后,犹太人成为欧洲大陆唯一不信奉基督教的民族。随之而来的宗教偏执表现为强迫人们皈依基督教,惩罚异端分子和不承认基督教为唯一正确信仰的怀疑分子。但由于犹太人数量太少,这就使犹太人在基督教狂热时期(比如11—13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处于自身难保的境地。十字军穿过欧洲,向东讨伐穆斯林,沿途时常停下来屠杀所在地区的犹太人。
[31]基督教教义认为,耶稣12门徒之一犹大为了30块银币而出卖了救世主耶稣,又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所有这些造成基督徒对犹太人有着难以化解的历史冤仇,在情感上很难接纳犹太人。基督徒家庭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犹太人是邪恶的化身。
[32]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西方文化中,犹太人自古就被认为是不洁的人、出卖救世主耶稣的人、贪婪、阴险的投机商人、“企图控制世界”的集团,需要对世界一切政治和经济问题负责的“幕后黑手”等,所以一直存在反犹主义。
[33]二战结束后,基督教世界与犹太民族开展了对话与和解。由于目前它们的共同敌人还很多,很强大,而且暂时也都无力消灭对方,于是便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在承认基督教源于犹太教、“共同拥有一个上帝(耶和华)”、“共同拥有一部圣经(旧约《犹太圣经》)”的前提下,说他们共同创造了西方世界的“犹太—基督”文明传统。这巩固了信仰基督教的盎格鲁·撒克逊政治权力与犹太资本“神圣同盟”的宗教信仰基础。
[34]今天,这个“神圣同盟”主要表现在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和美国对以色列承担的安全义务上。根据《圣经新约·启示录》,犹太人全部回归复国,定都耶路撒冷,在锡安山建立“第三圣殿”是耶稣再来的先决条件。随后的世界末日之际在以色列境内爆发的人类善恶总决战(希伯来语“哈米吉多顿”之战)中,损失惨重的犹太人最终在耶稣和基督徒的帮助下打败了魔鬼撒旦的军队,剩下的犹太人接受了耶稣是自己的弥赛亚,和基督徒一起进入千年王国和“新天新地”天国。
[35]这就是说,犹太人已经取得进入“天国”的通行证,基督教徒还在争取获得进入“天国”的通行证。
[36]三、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
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国家。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古莱什部落的穆罕默德·哈希姆,由于早年跟随亲属外出经商曾经到过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区,对当时阿拉伯地区的多神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有较深刻的了解。40岁的时候(610年),穆罕默德宣称,得到宇宙中唯一存在的最高主宰真主安拉的启示《古兰经》文,并被真主命令为人间使者传播伊斯兰教。
[37]612年,穆罕默德开始公开号召麦加居民放弃多神教,归顺并敬畏唯一的天神安拉。622年,穆罕默德应麦地那人的邀请迁移麦地那,在那里制定了各氏族集团共同遵守的公约以巩固团结各氏族。之后,他建立了一个以伊斯兰教信仰为共同基础的政教合一的穆斯林政权。
[38]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当地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到1918年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只有不到6万,仅占当地居民的8%。
[39]穆罕默德宣称,他是真主安拉派遣的最后一位使者,真主启示的《古兰经》中对《圣经》有重大修正,即亚伯拉罕与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阿拉伯语发音易斯玛仪,被认为是阿拉伯人祖先)的后代,以撒另一个儿子叫以扫(后改名以东,他与以实玛利的女儿结婚,也是阿拉伯人的祖先)的后代,只要信仰真主安拉也可以成为“上帝选民”。但在《圣经》新约和旧约中,他们是不能成为“上帝选民”的。
[40]穆罕默德的这个说法,与犹太教只有犹太人是“上帝唯一特选子民”的说法不一致,所以犹太人坚决不承认伊斯兰教教徒为“上帝选民”;因为基督教里也有阿拉伯人不为神所赐予说法,基督教徒当然也拒绝接纳穆斯林为“上帝选民”。
[41]四、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由上面已经清楚,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一样,也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是犹太教在公元一世纪和七世纪派生出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是兄弟关系。它们和犹太教一样,都奉旧约中的亚伯拉罕为他们的先知,所以一些宗教学者将它们通称亚伯拉罕诸教,也是世界三大一神教。
[42]实际上,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是就是希伯来语的E1,指的是犹太教的雅赫维或叫雅维,基督教的上帝耶和华。所以,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信仰的是同一个神祗,其先知也都一样,只不过后来的宗教承认以往宗教里的说法,信仰原来宗教的人却不承认后来宗教增加的部分。即犹太教得到三大教共同认可,犹太人却不认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也认可基督教,但基督教也不认可伊斯兰教。
[43]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认为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是正确的,信我的就对,不信我的就是异教徒,异教徒就需要消灭。这就是历史上基督教多次发动十字军东征要消灭穆斯林的原因。
[44]可以说,正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上帝选民”神学思想,给整个西方文明注入了这个重大的褊狭因素,导致人类许多灾难。伊斯兰教虽然相比之下比较包容,不是要主动消灭犹太教和基督教,可犹太教和基督教要消灭自己总是不能接受的,这就需要反抗;而且他们也把人分为正统教徒穆斯林和异教徒,异教徒就是“哈尔比”,即敌人,不受法律保护。这一点在穆斯林和异教徒之间也造成了经常互相敌视的状态。
[45]实际上,这种情况还在继续。比如,2010年9月,美国福音派教会领袖琼斯声称要焚烧伊斯兰教圣经《古兰经》,把9月11日定为焚烧古兰经日,后虽因各方劝阻被搁置,但受其“启发”,美国不同地方都出现焚烧和亵渎《古兰经》个案。而这又导致伊斯兰教国家的反美情绪持续升温,阿富汗反美示威者与警方冲突,3人死亡。
[46]2012年7月,一名加利福尼亚房地产商上传了一段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13分钟视频,结果引起埃及等中东阿拉伯国家民众的愤怒和抗议。9月11日,美国一家电视台又播放了这部反伊斯兰影片,掀起伊斯兰世界反美浪潮,其中美国驻利比亚大使等4人被抗议者杀死,。然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却坚定地宣布:美国还将“一往无前”地这么做!
[47]2015年1月7日,法国杂志《沙尔利周刊》办公室遭到袭击,12人被杀,11人受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报刊讽刺伊斯兰教告知穆罕默德,而且曾几次受到袭击警告,但这个报刊置若罔闻,甚至变本加厉,终于导致惨剧。
[48]我们必须认识到,宗教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是先哲们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探索。各种宗教相互区别的信仰理念和行为规范,在团结教众、共同战胜自然和敌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49]然而,由于宗教只能借助当时和以前的科技成果来解释社会和自然现象,无法解释的就猜测,而科技发展是无限递进性前进的,后来的科技成果总是能够在以前的成果之上更进一步,或者纠正以往成果中的错误,否定以前的探索成果。这就使得宗教对社会和自然的解释不可避免地产生滞后性,与科学发展产生矛盾。
[50]但是,宗教组织为了维护宗教律条,却利用它的权威消灭怀疑宗教律条的任何言行,并称之为“异端”,结果科学家成为首当其冲的打击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在中世纪的欧洲,各类宗教裁判所先后残害了至少50万名主张思想自由的人士与科学家。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1483年至1820年,判处的异端份子就达38万多人,被火刑处死的达10万余人。
[51]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由于因否定天主教会使用的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而担心教会迫害,直到临死前才决定将其著作《天体运行论》出版。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接受他的“日心说”思想被教会诱捕,并于1600年2月7日被烧死。
[52]随着各种文明的交汇,各种宗教之间特别是一些具有互不兼容理念的宗教之间的区别可能成为人类文明进一步融合和发展的障碍,甚至引起矛盾,导致冲突,给文明发展造成破坏,甚至毁掉人类本身。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就是例证。目前,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这三种宗的互不兼容的问题,也是现代世界战乱不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下面大家自由讨论。谢谢大家,下次上课!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