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城镇化与拉美陷阱之间只隔着一层纸

火烧 2017-06-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城镇化与拉美陷阱的关系,分析不同国家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指出城镇化并非越高越好,强调农业化水平对工业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城镇化的真实情况与资源承受能力。

  地球上,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不在欧美,而在拉美。

  城镇化就是城市化,两者说法不同,实际上是一回事儿。关于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比重),世行等专业机构给出了具体数据,网上找到了2010年的资料,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城市化率100%91%的,有新加坡、以色列和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前两者是袖珍小国,没有丝毫参考意义;后两者的城市化绝对是登峰造极出类拔萃,如果你认为后两者因此而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你就不是地球人了。

  城市化率90%81%的,有英国、美国和巴西等。如果你认为巴西因城市化而终于与英美处于相同的段位,巴西就和英美并驾齐驱了,那只是你个人的幻觉。

  城市化率80%71%的,有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等都是欧洲国家。如果你认为欧洲的城市化还不如南美洲,因此欧洲的生产力也不如南美洲,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以上看一个时点,再来看一个时段。

  一些国家,城市化年年有进步。比如美国,2000年城市化率为79.1%,至2010年城市化率已达82.3%,美国并没有因为城市化程度提升而麻烦减少,2010年美国正值次贷危机,社会失业状况严重,失业属于非农就业人口的问题,农民是没有失业的;美国的城市化要不是“年年有进步”,估计非农就业人口总量就不会增加那么多,失业人口也不会相应增加那么多。

  还有一些国家,城市化原地在踏步。比如德国,2000年城市化率为73.1%,至2010年城市化率还是73.8%,德国经济却显得比较健康。

  坊间人们可以得出结论了,城镇化与经济发达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城镇化程度也不是越高越好的。

  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程度,是受制于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非要倒着干,让城镇化带动工业化,让大量贫困人口涌入城市以后形成大量贫民窟,这就是“拉美病”的典型症状。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又是受制于这个国家的农业化水平,当人们吃穿不愁(农产品过剩)以后,才有了安全感,才肯花些心思去制造、去创造。地球上,有些国家可以轮耕,每年都让部分田地闲置以积蓄肥力,还照样维系着大量粮食的出口;有些国家只能套种,每年一块田必须种几茬作物,才能勉强自给自足,甚至还需要进口粮食作为补充。各国的人均可耕地面积条件是不同的,而各国人民需要吃饱饭的生理需求是相同的,在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也包括土地资源的城镇化问题上,国与国之间是不能照搬经验和互相攀比的。

  世行给出的中国2010年城市化率为44.9%,这个数据还没有中国人自己搞的人口普查2010年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49.9%数据来得靠谱,考虑到有数亿农民工与数千万失地农民已经在各个城镇中工作和生活,现在的中国真实城镇化率可能已经企及70%至61%的段位,已经接近中国资源禀赋所能承受的极限,连天雾霾可以作证。

  城镇化与拉美化之间只隔着一层纸,非要捅破这层纸,会掉进“拉美陷阱”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