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公告:8月28日14点国内非主流经济学家将集体回应支持郎咸平先生

火烧 2004-08-26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8月28日将举行非主流经济学家集体回应郎咸平,讨论国有资产流失与国企改革,涉及多个议题,包括国有经济发展与资本运营,多位经济学家参与,展现不同观点。

2004年8月28日星期六下午2:00国内经济学家将在建内大街7号长安大剧院内长安大厦2座15层召开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集体回应支持郎咸平先生,郎咸平先生也将参加,届时将有十数家媒体出席。支持郎咸平先生的国内经济学家将有左大培、杨帆、杨斌、韩德强、卢周来、侯若石、程恩富等。

郎咸平不再孤军奋战 国内经济学家将集体回应
 
BUSINESS.SOHU.COM 2004年8月26日07:25 [ 王磊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本报北京8月25日电 郎咸平可能不会再“孤军奋战”了。记者今天得到消息,国内多名经济学家计划8月28日在北京举行研讨会,集体回应郎咸平近期发表的一系列案例分析及观点。


  据悉,目前可能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包括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左大培、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周力群、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王东京等10名左右国内经济学界研究人员。

  本月以来,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对“国退民进”进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了评析,并且认为目前我们所采取的“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和方向有待商榷。但是,近期国内经济学界对他的研究和分析却应者寥寥。

  郎咸平驻北京的秘书张琳女士说,这次讨论会的主办方是媒体,目前还在积极筹办中。张琳表示,虽然到今天研讨会的地址还没有最终确定,但郎咸平届时会到达北京。

  左大培研究员说,他支持郎咸平的调查和观点。他说,郎咸平分析的案例主要是上市公司,而他了解,国内一些非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也存在大量“通过产权改制瓜分国有资产”的现象。

  左大培说,他已经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了回应郎咸平的“个人声明”,并提出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警惕出现像俄罗斯霍多尔科夫斯基那样的权贵资本家。

  杨帆透露,他很早就想与郎咸平进行对话。这次研讨会,他计划与郎咸平做面对面的交流。以杨帆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曾被称为“非主流经济学家”,他们经常对国内外经济现象发表与主流声音不同的看法。

  记者获悉,有关本次研讨会暂定名为“资产流失和国有经济发展研讨会(草案)”。主要设置的议题包括:1、“和平崛起”视野下的国有经济发展;2、大国战略与国有资产重组;3、资本运营与国企改革;4、企业文化与国企治理;5、国有资产流失的忧思;6、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结构;7、经济安全和国有经济布局等。

  具体负责联络和执行的邵振伟先生对记者说,因为时间比较紧,届时会有哪些经济学家到场还不能最后确定。研讨会地点这并不重要,实在不成就在某个大学找间教室就可以了,关键是大家能凑在一起真诚地谈些问题。

  目前,有关郎咸平的讨论,国内经济学家的“集体失语”似乎比郎本人的观点更引起人们关注。经济学家赵晓最近曾公开称,“郎咸平对格林柯尔集团的分析报告是花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的。我们当然也不可能在一两天之内对这份报告作出评议。”他说,“我们至少要在一个月以后才可能对郎咸平的报告发表看法———前提是,我们要比他聪明3倍。”他认为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对此更有发言权。

  最近几天,一些来自经济学界的评论陆续出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张文魁则认为,郎咸平的分析和观点并不能否定和改变国家产权改革的大方向。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汪康懋博士则表示,“学者不能把企业家作为敌人。”他认为,郎咸平的做法有失偏颇,郎咸平对我国企业家的定位———职业经理人——并将其比喻为企业“保姆”的说法不准确,“比如张瑞敏等,这一批人应被视为‘创业者’,而非‘职业经理人’。”他认为,这些“创业者”靠实力和本事调用各种资源,做的是把“茅草房”变成“高楼大厦”的工作;而职业经理人则是企业做强后聘用的人。

  显然,对于郎咸平观点及其本人的争论,继在网络上获得巨大反响之后,在经济学界也处于不断升温的状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